北约“全球化”质疑_全球化论文

北约“全球化”质疑_全球化论文

北约“全球化”质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世纪90年代初,由于苏联的解体,华沙条约组织自然消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便成为世界上唯一影响巨大的政治—军事联盟。这几年中,北约启动了“东扩”进程,引起世人瞩目。

1996年,美国有人提出使北约“全球化”,其理由是,只有当北约能够在海湾地区或东北亚的军事危机中采取军事行动时,才可能得到美国的持久赞同,如果其它伙伴不肯承担这种全球角色,那么从长远看,这个跨大西洋联盟就会解体,将失去其存在的理由。

这一说法当时在美国政界并无多大反响,但现在有迹象表明,扩大北约职能,在全世界进行军事干预的想法在某些美国决策者中得到了积极响应。有人称,使北约具备在全世界保卫美国和欧洲利益的能力是“战略的要求”,有人要求把对付“流氓国家”列入北约计划之中,有人要求在讨论北约的“战略目标”时把海湾或台湾海峡的危机考虑进去,等等。

上述种种尽管还只是言谈,但正如德国安全问题专家坎普所说,这些言论里包含着相当多的炸药。

人们首先会想到,美国某些政要要求北约担任全球角色的动机是什么?作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认为自己具有全球利益并应拥有全球事务的主导权,因此也需要一种实力政策工具。从美国角度看,北约最适合做这样的工具。

使北约“全球化”可能会引发什么问题呢?其一,美国的全球利益考虑和北约欧洲成员国的利益考虑不会完全一致,在具体操作中,如力量使用的优先考虑上、负担分摊上均有产生矛盾的可能。其二,北约“全球化”实质上就是美国主导北约充当“世界警察”,势必引起世界各方面的反弹,如北约东扩即引起俄罗斯的反弹。这种方式也将加剧南北矛盾,甚至导致南北对抗。

历史上,一个国家的“利益考虑”扩张往往导致侵略性行为的扩张,如二战中的德国和日本。德国向西占领了西欧大部分,同时又向东发动对苏联的战争,日本则在侵略中国的同时又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本来,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但“利益考虑”的膨胀往往会压倒一切理智。美国在进行北约东扩之后又出现了北约“全球化”的说法,令人感到有“利益考虑”无限膨胀的迹象。

目前,北约“全球化”在美国还只是一些人的说法和想法,但即使只是说说和想想,其中也透出不合时代潮流的霸气。

标签:;  ;  ;  

北约“全球化”质疑_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