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莒南县石莲子镇新庄小学 聂其超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教学提问的效果。有 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提问的方法与策略研。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教学,教学提问
一、有关“问题”的解释
在解释“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问”的含义,何为“问”? “门”内一个“口”字,即只有开口问才会打开知识的大门,有不 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时就必请人解答,而所谓的不知道或不清楚的 事情就是我们所讲的问的内容,即“问题”。有关问题的解释主要 有这两种:第一,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 平兴国八年》:“进士免贴经,只试墨义二十道,皆以经中正文大 义为问题。”第二,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鲁迅 《三闲集?怎么写》:“写什么是一个问题,怎么写又是一个问题。”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 思考源于问题,有问题才有思考。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 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教学提问的效果。
二、有效提高教学提问效果的方法与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水平的方法
不仅仅教师在课堂上提问问题的类型重要,教师以什么样的 方法也很重要。在研究课堂提问时,教师们可以采用以下这些策 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以下几种策略来提出普通的问题。
1、向学生群体提问。向学生群体提问即向全班学生提问, 到回答的时候由学生自行决定是否作答。学生们可能会争相举手 或者大声的喊出他们的答案,从而吸引教师的注意。教师也可以 鼓励那些不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想想为什么他们觉得自己不能 回答这个问题。也许他们是知道答案的,只是不愿意在大家面前 回答而已。
2、个别提问有效教学,先叫学生的名字后提问题,教师可 以先点名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这样可以提醒学生有个问题正等 着他回答,教师也可以提问题后教学生的名字,这样学生不知道 老师会叫谁起来回答问题,他们就会一直跟着教师的教学活动, 那么教师用这种方法就能驾驭跟多的学生了。
(二) 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问”。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天生是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的和求知欲的,但由于受长期以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 传统教学观的影响,学生在上小学数学课的时候往往过于依赖教 师和教材,教师讲的,学生就一个字不差的记在笔记本上,书上 写的,学生就按要求练、读、背。长期下去,她们在不知不觉中 失去了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质疑的能力。当他们考上大学以后, 在大学教学模式下,要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向老师提出问时, 他们这才发现自己没有提问的能力了,老师要求提问题也提不出 问题,这应该就是当代中国教育的悲哀吧。因此,为了提高小学 生在小学数学课上的问题意识,提高问题教学的效果,首先应从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入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权威观,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 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强调老师要站在三尺讲台上,强调 老师高高在上,而学生在下,而我们今天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 则要求教师走下讲台甚至蹲下来与孩子讲话,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取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敢于向老师 提问。首先,在小学数学课上老师要鼓励孩子提问,对于提出问 题的学生,不论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思考价值都要给与她们一 定的肯定和鼓励。其次,对于不敢提问题的学生,老师要寻求机 会让他们提出问题,并对他们的提问行为给与及时强化,帮助他 们建立自信心。
(2)教师要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真正的 课堂主人。虽然,新课程理论的目标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建立教师 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 手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观念的影响,老师还是习惯于以自己为中 心有效教学,不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 师要注意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缓解课堂的紧张气氛是学生 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敢于思考,敢于提出疑问。
2、创设合适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想问”。
(1)、巧妙介绍问题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在讲解到一些重要问题时,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映象和理解,可以通 过介绍有关问题的一些背景知识,一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 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学习数学的兴趣。但在介绍有关知识的同时 我们要注意介绍的方式方法以及介绍的摘要通过他们主动的提 问而作具体介绍,从而分清主次和把握重点难点,做到因材施教。
(2)、巧设问题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所谓问题悬念是 指在人们对问题的兴趣正浓迫切想着到下文的时候戛然而止,就 如我们经常在一些电视,书籍中所看到的“欲知后事请看下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的数学老师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是学生面临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感觉到已有的知识不够 用,引起概念冲突造成认知失衡,从而及其学生的疑惑,产生积 极主动探索的欲望。如引导学生运用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去解释一 些社会现象,让学生对比一些词语的古今意义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等方法巧妙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3、启发诱导,使学生会问。
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心的特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时候不是学生不敢问也不是他们不想问,而是应为他们把握不住问 题的重点和要点,不知道该如何“问”,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 师应进行适当的启发诱导,使学生会问。
(1)教会学生常用的提问方法。让学生了解一些常用的提 问句型,如侧重于理解寻求原因的问题应用“为什么”,侧重于 知识的问题应用“是什么”,应用型的问题应该用“怎么办”有 效教学,而评价性的问题则应用“好不好”,“怎么样”等等。 通过这些常用提问方法的讲解,学生在遇到疑问的时候就知道该 怎么去问了。
(2)使学生了解数学教学各阶段的重点。小学数学老师在 教学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不仅要老师自己知道每一单元, 每一小节,每一节课的重难点,还要在课堂上充分的体现出来, 使学生明白、清楚,从而使他们清楚他们所应思考的角度和问题, 为更好的提出疑问打好基础。当然,我们在教学中也不能为了问 题而提问题,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及问 题意识,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基础。
论文作者:聂其超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老师论文; 方法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课堂论文; 教学中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