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成就精彩——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论文_刘海平

有效提问成就精彩——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论文_刘海平

摘要:一位教师能够在课堂中提出有效且具有实际性思考意义的问题是一门学问。初中数学课堂已经开始脱离小学阶段只要求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性数学教学,逐渐开始引入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初中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面对课堂有效提问的实践意义及其相应对策展开讨论。

关键字:初中教学;数学教学;有效提问

1.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教学的实践意义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提问的实践意义有三:其一,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其二,有利于教师更加重视提高自身素质,注重教学设计过程中课堂问题设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三,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深化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拓展。因此,教师应当引起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视,切实有效的发挥课堂有效提问的实践意义及作用,成就学生的精彩课堂。

2.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教学的对策浅析

在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内,教师能提出并被学生讨论解决的问题少之又少。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拟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质量要求非常高。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具备一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为科学性,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科学的,有教材依据且具有思考价值的,要求学生能够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中获得课堂知识,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二为时效性,教师应当在上课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时间及合适的机会提出有效问题,不能出现整节课都在提问或者整节课都没有提问的情况;三为实际性,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应该注重问题的实际性特点,尽可能的结合生活实际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贴近生活实际内容。

2.1科学设问,准确提出核心问题

在课堂的宝贵时间中,学生解决问题的数量是极其有限的,这就要求问题质量必须有所保障,应当注意能够做到一针见血、一语中的、直指靶心。课堂中的问题设置应当坚持多个辅助问题围绕一个核心问题的原则,以多个次要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逐一击破之后,最终回到核心重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上。此时,这个核心问题的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当在课前设计时,纵观整节内容,针对整节课程的核心内容提出核心问题,再根据课堂流程逐一设置引导问题。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内容的时候,就应当首先设置核心问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哪些?”在进行引入之后,逐个设置“判定方法”的辅助问题:在讨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三角形哪些要素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要讨论这些要素的关系?等一系列辅助学生理解和深化“判定定理”分析的问题。如此而来,教师的提问便符合了课堂知识由简及繁、由易及难的基本学习规律,更有利于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的深入理解和灵活掌握。所以,进行科学提问教师需要首先考虑到所提问题的科学性,应当遵循课堂教学基本规律,准确提出核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再由各个紧扣核心的辅助问题进行进一步解释,就能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听课效率,进而提升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适时设问,及时集中学生注意力

一节课四十分钟的时间应当科学分配,在每一节课的不同时间,所需要达到的课堂效果也是不同的。在课堂之初,需要教师通过课堂引入,让学生快速收心集中注意力融入课堂,达到将学生代入课堂学习的效果;在课堂学习之中,教师要通过课堂提问并开展问题解决思路探索,达到让学生理解课堂问题,学习课堂知识的效果;在课堂末尾,需要教师进行课堂总结,辅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达到学生对整个课堂知识有清晰思路和明确认识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也应当注意提问的时效性,才能够发挥出课堂提问的最大效益。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分式方程”一节内容时,提到整节课的重难点“分式方程的增根”问题时,就应当抓住时机,提出问题“分式方程增根的求解方法及其意义”,让学生自行思考并分组讨论,最终得出“分式方程增根的计算方法和应当注意的问题”的相关结论,从而巩固学生对于分式方程的理解,让学生在分式方程的计算中,注意舍去方程增根,避免计算出错。试想,如若教师在这一重要时间节点没有提出这一问题,将会影响学生对于分式方程的理解,这是教学过程之大忌。所以,教师必须注意课堂提问的时效性,在合适的时间提出有效的问题,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

2.3实际设问,注重课堂与生活的双向联系

课堂中所提出的问题都被称为“例题”,“例题”二字的核心在于,其代表性和标志性,要能够让学生在解答完这一“例题”之后,都能游刃有余的解答同类题目,这才是课堂提问的精髓所在。所以,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应当注重生活实际,将所提出的问题生活化、实际化,引导树立学习数学就是在辅助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观念,注重课堂与生活实际的双向联系。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章节内容时,就可以与生活实际中的“经纬网”联系起来认识,可以将“经纬网”中0°经线和0°纬线的交点看作是坐标系的原点,将地球表面看作是一个平面,这样就能通过经纬度坐标便利的确定地球表面的任意位置。而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相同的道理,在任意平面选择一个原点,选择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作为正方向,再以单位作为基本刻度,就建成了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使用方法与经纬网一致,能够便于解决数学问题,便于在一个平面中实现准确定位。由此总结,教师的提问内容应当准确结合生活实际,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3.小结

众所周知,任何问题只要上升到了思维层次,就会开始变得复杂和难以理解起来。那么这个阶段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在课堂中尽可能的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将数学课堂塑造为更加精彩的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提问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这也是众多初中数学教师总结出来的具有实际效果的授课方式。

参考文献

[1]徐丽花.有效提问 成就精彩——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149-150.

[2]李军. 有效提问 成就精彩——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与研究[J]. 学周刊, 2012(14).

论文作者:刘海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8

标签:;  ;  ;  ;  ;  ;  ;  ;  

有效提问成就精彩——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论文_刘海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