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柱后光衍生荧光法测定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量论文_刘兴国,刘广洽

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卫生院 250113

摘要:目的:使用HPLC柱后光衍生荧光测定研究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残留情况,探究该测定方式的可行性及中药饮片毒素残留的情况。方法:提取样品溶液后使用免疫亲合柱净化后使用HPLC柱后光衍生荧光法测定其中的黄曲霉毒素残留量。结果: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残留的概率为9.2%左右,其中以种子类中药饮片的污染的最为严重。结论:HPLC柱后光衍生荧光测定法能准确监测出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量,值得推广与应用;因种子类的中药饮片污染最高,应扩大监测中药饮片的范围。

关键词:HPLC柱后光衍生荧光法;中药饮片;黄曲霉毒素残留

黄曲霉毒素是由真菌黄曲霉和计生曲美所产生的类似二呋喃香豆素类代谢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若中药饮片中残留大量的黄曲霉速毒素,不仅会影响药效的发挥,甚至会对服药者造成严重的生命威胁。为有效测定中药饮片上黄曲霉毒素的残留情况,故本院进行此次试验,现总结如下:

1.实验器材与实验方法

2695e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公司生产的配置为2475荧光检测其,LC Tech公司生产的配置254nm紫外线和一组反应线圈的光衍生器UVE,黄曲霉毒素混合对照品(其中的B1的浓度为1.0μmg/ml、B2的浓度为0.3μmg/ml、G1的浓度为1.0μmg/ml,G2的浓度为0.3μmg/ml,免疫亲合柱,色谱甲醇和乙腈及市面上常用的中药饮片作为样品。

2.实验方法和结果

2.1样品的提取

将样品过筛取粉末5g,加入50毫升的70%的甲醇溶液,使用超声(超声功率为150W,频率为53kHz)处理0.5小时,离心设置为3000r/分钟,时间为5分钟。精密量取上清液5毫升放置在容量为50毫升的量瓶中,加入5毫升的70%的甲醇溶液,摇晃均匀,用清水将溶液稀释到刻度,继续摇晃均匀;如果溶液还是混浊,可以加入1毫升的10%的吐温-20溶液加入溶解,过滤;精密量取25毫升溶液,以2毫升/分钟的流速通过免疫亲合柱,用5毫升的蒸馏水洗脱,用空气压出柱中残留的蒸馏水后,用1.5毫升的甲醇洗脱;将甲醇洗脱液放入2毫升的量瓶中,加水稀释到刻度,摇晃均匀,备用[1]。

2.2色谱

色谱柱为Aglient公司ZobaxSB-C18(4.6nm×25nm,5μm);流动相:乙腈(A)→甲醇(B)-水(C);梯度洗脱为0~20分钟,17%A→20%A,17%B→20%B,66%C→60%C;20~25分钟,20%A→17%,20B→17%B,60%C→66%cC,流速为10毫升/分钟,柱温为30℃;柱后光化学衍生波长为254nm,荧光检测的激发波长λex为360nm,发射波长λem为450nm[2.3]。黄黄曲霉毒素混合对照样品经HPLC-荧光检测,及HPLC-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检测结果为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与相邻风的分离度均高于1.5,且理论版指数大于7000,光衍生后黄曲霉毒素B1和G1的峰面积均有明显提升。详情见图1.

2.3黄曲霉毒素残留量的测定

所准备的中药饮片中有39种根茎类药物,共为66个批次,其中包括党参、牛膝、防风黄连、百合、桔梗、当归、山药等;果实类的药物8种,共13个批次,其中有枳实、山茱萸、麦芽、五味子、陈皮等;种子类的药物有9中,共11个批次,其中有槟榔、车前子、薏苡仁、天仙子等;花类药物3种,8个批次,其中有金银花、玫瑰和菊花;全草类4种共7个批次,其中有益母草、薄荷。麻黄和白花蛇舌草;叶类药物有2种,共2个批次,其中为紫苏叶和大青叶;发酵产品2种,共2个批次,其中有淡豆豉和六神曲。各中药饮片中的黄曲霉毒素残留测定结果见表2.其中种子类黄曲霉毒素残留量最高,其次是根茎类和果实类的中药饮片,详情见表3.

3.讨论

中药饮片在生产、加工、运输、贮藏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温度、空气湿度或存放不当等原因产生或污染黄曲霉毒素[4]。黄曲霉毒素具有不溶于水、耐高温的特点,一旦污染是很难去除的。鉴于该毒素的毒性非常的强烈,因此监测从出中药饮片中的黄曲霉毒素就显得非常重要。

HPLC柱后衍生荧光测定法具有很强的敏感度,且操作性强,非常具有使用价值。实验中采用该测定方式,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其自身良好的可操作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实验的效率和实验结果的精确度。

结合实验结果,中药饮片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率为9.2%左右,种子类的中药饮片的黄曲霉毒素阳性率为35.71%,超限率为21.44%,远远高于国际安全标准。而根茎类和果实类的中药饮片中的黄曲霉毒素阳性率也高于5%。但由于我国目前仍是根据2010年版本的《中国药典》对中药饮片进行黄曲霉毒素的测定。但该药典当中只收录了疆蚕、酸枣仁、桃仁、胖大海和陈皮五种,与实验结果大相径庭[5]。进一步扩大对中药饮片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综上所述,本院认为HPLC柱后光衍生荧光测定法能准确监测出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量,敏感度和准度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种子类的中药饮片污染最高,但我国目前并没有完善相关的研究,应扩大中药饮片黄曲霉毒素测定的范围,尤其是种子类、根茎类和果实类的中药饮片。

参考文献:

[1]郝爱鱼,赵丽元,刘英慧,王戈,金红宇,毕秀玲,门启鸣.HPLC柱后光衍生荧光法测定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量[J].药物分析杂志,2012,12(32):2203-2207.

[2]郝爱鱼,赵丽元,刘英慧,王戈,金红宇,毕秀玲,门启鸣.HPLC法测定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量的假阳性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3,03(14):458-464.

[3]朱迪,谭丹,向文英,孙佳,李勇军,王爱民.免疫亲和柱-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法测定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的含量[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08(21):843-847.

[4]朱迪,谭丹,向文英,孙佳,李勇军,王爱民.免疫亲和柱-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法测定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09(11):1-5.

[5]魏莹,李文东,杨兰,李红君,陈光华,刘福.高效液相色谱法柱后衍生法测定陈皮中黄曲霉毒素[J].中国药业,2015,24(3):160-162.

论文作者:刘兴国,刘广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3

标签:;  ;  ;  ;  ;  ;  ;  ;  

HPLC柱后光衍生荧光法测定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量论文_刘兴国,刘广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