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论文_陆秀芬,李水明,邱峰,曾国,杨智旭,廖汉青

陆秀芬 李水明 邱峰 曾国 杨智旭 廖汉青

深圳市龙岗区平湖预防保健所,广东,518111

【摘要】目的:对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检测和中毒原因分析。方法:依据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2012年版),参照GB4789.4-2010对所采集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分别在1份剩余食品、6份患者的肛拭子中检出肠炎沙门氏菌。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此次事件是一起由肠炎沙门氏菌污染蛋糕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关键词】 肠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2017年5月9日晚16时11分,深圳市龙岗区平湖卫生监督分所接到辖区市民曾某的报告:称5月6日晚有13人在其家里聚会,5月7日早上6时30分至5月8日18进00分,先后有8人陆续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已有多人分别到医院就诊。接报后,我所立即组织应急调查人员前往现场及患者就诊的医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1.1事件发生经过

2017年5月9日晚16时11分,深圳市龙岗区平湖预防保健所接到辖区市民曾某报告:称5月6日晚有13人在其家里聚会,其中有10人共同进食当日晚餐,另外3人是晚餐后才来参加聚会。约10点,有 9人共同进食了从某西饼店网购回来的蛋糕, 5月7日早上6时30分至5月8日18进00分,先后有8人陆续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根据病人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调查及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认为此次事件是由于患者在2017年5月6日晚进食了从某西饼店购买的被肠炎沙门氏菌污染的蛋糕引起的中毒事件。

1.2 临床症状

8名患者临床症状以发热、腹痛、腹泻为主,发热最高为39.5℃,腹泻次数最多者48小时内腹泻36次,为稀水样便(详见表1)。首发病例患者为68岁的曾某,于2017年5月7日 6时30分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37.8℃)。临床实验室检查,有7名患者做了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4名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升高,最高达14.58×109/L;7名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最高值达89.7%;7名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最高值达290.2mg/L;2名患者大便常规检测可见白细胞。患者经对症、补液治疗后,病情稳定,无重症和死亡病例。

1.5食品卫生学调查

经调查,可疑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因当天制作的师父为临时顶替人员,该人员对蛋糕制作操作工艺不够娴熟,在蛋液打发及进行巴氏消毒时没有依据流程使用湿度计把控,使蛋液消毒不彻底,导致了蛋糕被污染。

2 样品采集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现场共采集到患者肛拭子8份,从某西饼店网购的吃剩蛋糕1份,冰箱及门把手涂抹棉拭子1份,厨房砧板涂抹拭子1份,厕所涂抹拭子1份;在加工现场某西饼店采集了西饼痁工作人员肛拭子及手拭子各1份,台面拭子1 份,食品加工材料7份,送实验室检测。检测项目分别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变形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空肠弯曲菌等10种致病菌的培养检测,结果显示:送检的吃剩蛋糕检出肠炎沙门氏菌,8名患者中有6名患者的肛拭子检出肠炎沙门氏菌;其余样品均未检出致病菌。

3 调查结果分析

现场采集剩余食品和患者肛拭子经实验室检测均检出了肠炎沙门氏菌;病人发病潜伏期为8.5~44小时,中位数发病时间为18.9小时,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腹泻一日数次,最多的36次;血象有升高的表现,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临床表现和潜伏期相符。综合判断此次中毒食品为某西饼痁网购的蛋糕。

4 结论

本次事件病人有共同的进餐史,发病症状基本相同,主要为腹痛、腹泻、发热。但人与人之间不传染,停止食用及采取控制措施后无新增病例,符合食物中毒特点。依据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2012年版)及《沙门氏菌食物诊断标准处理原则》(WS/T13-1996),综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等进行分析,认为这是一起因食用被肠炎沙门氏菌污染的蛋糕引起的食物中毒。

5 预防措施及建议

  由于沙门氏菌容易在禽蛋类及相关食品中存在,如果在加工或流通等环节操作不当,容易引起沙门菌污染而导致食物中毒,需要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

建议蛋糕店及相关门店要严格做好食物在储藏、运输、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卫生管理,规范操作过程,加强管理者、员式的卫生意识及食品加工操作规范的培训,避免类似食物中毒的发生。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市民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使群众了解沙门氏菌等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有关知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S】GB4789.4-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S】(2012年版)。【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沙门氏菌食物诊断标准处理原则》【S】(WS/T13-1996)。

论文作者:陆秀芬,李水明,邱峰,曾国,杨智旭,廖汉青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  ;  ;  ;  ;  ;  ;  ;  

一起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论文_陆秀芬,李水明,邱峰,曾国,杨智旭,廖汉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