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克利特“灵魂”新解_灵魂论文

赫拉克利特“灵魂”新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灵魂论文,新解论文,赫拉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中,“灵魂”早有定论:那就是火。而本文通过对赫拉克利特残篇的挖掘,特别是对其理论中元素生成规律的考察,揭示出“灵魂”的观念虽与火相关,但并不是火,而是气。文章这一新的见解,对我们更准确地把握赫拉克利特的整体思想也许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是摆脱神话宗教意识羁绊,否定神话文化的积极成果。虽则如此,但神话中的一些概念,在哲学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术语前,还被广泛的使用着。“灵魂”的概念就是其中之一。那么这些概念的内含到底是什么,这影响到我们对其整体思想的正确把握。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中,“灵魂”早有定论:就是火。这固然有引自残篇的根据,更多的却是对一种体系不完整性的偏好。赫拉克利特的理论根基在于火是万物的始基,那么用火去解释一切,似乎是顺理成章的。如果我们对赫拉克利特的残篇作一番忠实地分析,不难发现,灵魂的观念与火确实有关,但并不就是火。

一 灵魂是气

在赫拉克利特的残篇中涉及灵魂的一共有13句,而直接与灵魂的源起有关的是如下两句:“……灵魂也是从湿气中蒸发出来的。”〔1 〕“对于灵魂来说,死就是变成水;对于水来说,死就是变成土。然而水是从土而来的,灵魂是从水而来的。”〔2〕从这两句中可以得到:(1)灵魂是一种气,不过比湿气干燥。(2)灵魂参与了和水、 土有关的相互生成过程。

赫拉克利特的理论中确实存在一个元素生成的规律,这在残篇中描述得很清楚,“火生于土之死,气生于火之死,水生于气之死,土生于水之死。火死则气生,气死则水生。土死生水,水死生火,气死生火;反过来也一样。”〔3〕这段话似乎十分混乱难解, 实际上只有一种元素循环生成的规律,图示为:

对照原文,很容易将此规律得到证实。由图示,我们不难看出赫拉克利特的元素生成规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事实上赫拉克利特的循环论思想在其它地方也有表露,“从一切产生一,从一产生一切。”〔4 〕“一切事物都换成火,火也换成一切事物,正象货物换成黄金,黄金换成质物一样。”〔5〕但我们必须注意, 循环论中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四大元素按规律相互生成、转化(元素的含义在此仅指代赫拉克利特的水气土火)。在这样的规律中任何一种元素都可以充当始基。赫拉克利特指定火为始基,可能由于火是四大元素中最活跃的,较之其它三种元素具有更鲜明的运动、变化的特性,因此用它来象征一切皆在流逝之中。所以火并非是元素中最高贵的,它在循环过程中起着起点和终点的作用,“在圆圈上,起点和终点是重合的。”〔6〕仅此而已。

将赫拉克利特的元素生成规律引入上文曾出现的残篇“对于灵魂来说,死就是变成水;对于水来说,死就是变成土。然而水是从土而来的,灵魂是从水而来的”,我们可以得到:灵魂就是气。因为只有使原句成为:“对于气来说,死就是变成水;对于水来说,死就是变成土。然而水是从土而来的,气是从水而来的。”这样才符合元素生成规律。下面两则残篇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灵魂在地狱里嗅着。”〔7 〕与嗅觉有关的应是气态:而“从湿气中蒸发出来的”,则说明灵魂是气,但脱离了水性,干燥而纯净。

有趣的是赫拉克利特显然注意到了自己规律中的循环论特点。因为如果只列出两种元素的生成,即只写出灵魂死则水生,灵魂又来自于水,那么是无法确定灵魂是什么的。因为根据规律,能与水相互生成的除了气,还有土。所以此处赫拉克利特用了三种元素的相互生成关系,来确定灵魂是气。既说明了灵魂是什么,又表明了自己的循环论立场。

二 驳灵魂是火

国内学者一般认为灵魂是火。其依据(1 )从残篇“干燥的光辉是最智慧,最优秀的灵魂”〔8〕。认为干燥的光辉是火,再推出灵魂是火。(2)认为万物生成过程包括“上升的运动”,土—水—火;“下降的运动”,火—水—土〔9〕。再根据上面所引有关灵魂源起的残篇,得到灵魂是火。

1.错误的万物生成规律导致结论的错误。学者们所用的元素生成过程是来自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转述。但是明显与赫拉克利特本人所清楚表述的规律不同:A.非循环论;B.缺少气。且艾修斯的转述旁证了赫拉克利特的规律的存在、构成和顺序:“最初,火的最浓厚的部分浓缩起来形成土;然后,当土为火所融解时,便产生出水,而水蒸发时,空气就产生了。整个宇宙和一切物体后来又在一场总的焚烧中重新为火烧毁。”〔10〕

2.“干燥的光辉是最智慧,最优秀的灵魂”可以说是“灵魂是火”最有力的证据。笔者不否认“干燥的光辉”是火,但残篇的意思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火是灵魂”则“灵魂是火”。

灵魂在此不是元素的含义,而是伦理的含义。(1 )赫拉克利特认为,“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11〕“如果你不听从我本人的而听从我的‘逻各斯’,承认一切是一,那就是智慧的。”〔12〕可知智慧就是对于“一”的认识。“从一切产生一,从一产生一切”这句话说明“一”就是产生于它又复归于它的始基,即火。智慧就在于对火的认识。(2)赫拉克利特认为,“最优秀的人宁愿取一件东西而不要其它的一切,就是宁愿取永恒的光荣而不要变灭的事物。”〔13〕“永恒的光荣”成了理解“最优秀”的关键。在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中,永恒的只有不断运动着的火,“火产生了一切,一切都复归于火。”〔14〕所以最优秀的人就是明白“永恒的光荣”——火的真谛的人。

可见灵魂在此指具有价值取向的人的精神,主要指认识方向。灵魂的这种含义在赫拉克利特的残篇中并非只此一处,又如:“眼睛和耳朵对于人们乃是坏的见证,如果他们有着粗鄙的灵魂的话。”〔15〕

综合上文,“干燥的光辉是最智慧,最优秀的灵魂”应理解为“认识‘火’的灵魂是最智慧,最优秀的灵魂。”

顺便提一句,残篇中出现了“最…”的表述,这表明灵魂在此分了等级,有了比较。如果认为灵魂是元素的原义,则是与其元素生成规律的循环论思想相悖的。

注释:

〔1〕《古希腊罗马哲学》之赫拉克利特残篇,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三联书店1957年版,P12。

〔2〕〔3〕〔4〕〔5〕〔6〕〔7〕〔8〕〔11〕〔12〕〔13 〕〔15〕同上P36、P76、P10、P90、P103、P98、P118、P41、P50、P29、P107。

〔9〕〔10〕〔14〕同上P15-P16、P16、P15。

标签:;  

赫拉克利特“灵魂”新解_灵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