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辉对分裂主义的批判_李登辉论文

李登辉对分裂主义的批判_李登辉论文

李登辉分裂主义批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李登辉论文,分裂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李登辉上台后,推行了一系列全新的大陆政策和“外交政策”。这套政策被人们冠之于“独台”之名。“独台”显然源之于“台独”,它的词意含糊不清,或许是如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李登辉这套政策模糊不清的认识。如今,李登辉的访美,自己为自己的政策下了个准确的脚注:分裂。正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一评李登辉的题目“一篇鼓吹分裂的自白”所点明的:李登辉这套政策的本质就是在搞分裂。既然李登辉的企图已如同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么,这个既不规范、又含糊不清的“独台”之词就应该让位给另一个既明确、又一针见血的词:分裂。而且,李登辉的政策,从理论到实践都已初具系统,因此,应该可以将李登辉那一套东西正式命名为:分裂主义。

一、李登辉分裂主义的理论要点及其本质

从“国统纲领”到“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到今天的“中华民国与联合国”白皮书,李登辉分裂主义的理论可以说是日臻完善,其理论要点为:“中国”为一历史、文化及地理的中性名词,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从一九四九年起,“中国”就以台湾海峡为界,同时并存“中华民国在台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大陆”这两个“互不隶属的对等政治实体”,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治理其各自的管辖范围,形成分裂分治之势,“中华民国”仍然拥有国际人格,自始至终即为一“主权国家”,因此要求国际社会的承认并加入联合国。

为支持这些论点,李登辉又编造了一大堆的根据:从历史上看,中国历来就是分分合合,分裂后再统一;“中华民国”已有八十四年历史,“主权独立”的性质没变;从现实上来看,两岸政府各自管辖不同的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管辖权从未及于台澎金马,其对外签订的条约协议对台湾也从未产生效力;而任何国家处理台湾问题都是向“中华民国政府”申请;“中华民国政府”与30个国家有正式邦交,与140个国家保持经贸、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实质关系; 就主权性质来说,根据主权在民原则,台湾已经是“生命共同体”,台湾应该属于台湾人的台湾;在国际惯例上,有现在的东西德模式、南北朝鲜模式,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仍固守“过时的主权观”;联合国第二七五八号决议是冷战时期意识形态对抗下的产物,只是解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席位,却剥夺了“中华民国在台湾”的二千一百万人民参与联合国的权力;从台湾自身来看,经济发达、愿为世界作贡献,政治民主化,西方社会应当肯定和保护;台湾民众有参与联合国的强烈愿望……。

总之,李登辉费尽口舌的,就是要为“两岸是互不隶属的两个主权国家”辩护,这已是公开的“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论调,只不过李登辉自己不好意思或不愿意或不需要把这个字眼说出来而已,其本质就在于:把当前两岸所处的暂时分离状态彻底地合法化,而使中国处于永久的分裂状态。因此,他的理论可以定名为“分裂主义”。这种“分裂主义”从根本上来说,与“台独”并无太大的区别。因此可说是“实质台独”或“中华民国式台独”。

二、李登辉分裂主义之特征

李登辉分裂主义常被人们称为“形统实独”,或者说是“假统真独”。这正是李登辉分裂主义的主要特征。

与“台独主义”比较,李登辉分裂主义是个实质“台独”,也就是说,分裂主义与台独主义在本质上是完全趋同,但在表现形式上,则迥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台独主义者是自始自终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认为台湾人是中国人,并把台湾独立视为自己公开号召的目标,人们对之一目了然,无须煞费苦心去辨别。

李登辉分裂主义则是以统一作为其公开的号召和目的,他始终不忘在关键时刻、场合喊两句“反台独、要统一”的口号,也表示自己已经说了不下一百三十多次反“台独”的话,只是人们仍然不相信而已。李登辉分裂主义从头到尾都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统一主义”者,在他的理论里,过去中国是统一的,未来也还是统一的,但是现在必须是“分裂”的、或“各自独立的”。不过这样的“分裂”目的还是为了统一,也有利于统一,如此等等。显然,李登辉是用统一这块糖衣,把台独这付苦药、毒药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然后要求全体中国人民舒舒服服、和和气气将它吞下,真是“药苦口甜”。

李登辉分裂主义的用意就是要以和平的方式走向分裂,或者说,以和平的方式走向“台独”,这与台独主义者可谓是殊路同归,手段虽然不同,但目标和效果则是完全一致的。正因为如此,李登辉分裂主义多能博得岛内外台独主义“同情般的解释”,而有“李登辉情结”弥漫于民进党之中,甚至许多台独主义者也在悄悄向李登辉的分裂主义靠拢。如最近施明德的“不宣布台独说”以及彭明敏的“维持现状就是台独说”。李登辉的分裂主义也从台独主义中吸取了不少的营养,而成为分裂主义的一部分,如“台湾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命运共同体”、“总统直选”,“加入联合国”等等,因此,李登辉的分裂主义与台独主义可以说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二者款曲相通,相互配合支援,而结为盟友。

与统一主义相比较,李登辉在表面上似乎有几分相象,但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二者的南辕北辙。不管是反共极右的统一主义者,还是拥共左派的统一主义者,都以“一个中国”作为其不可动摇的基础。不管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中国都只有一个。改朝换代,改变的只不过是代表中国的政权机构,是政府间的更迭变迁,却从不改变一个中国这个事实,只有在一个中国之中,在一个主权之下,才有中国统一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因此,凡统一主义者,一定是“一个中国”的坚定支持者。

李登辉分裂主义,就其理论结论,已是直指“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完全违背了一个中国的根本原则。中国分裂成两个主权国家后,统一就完全丧失了其必然性和正当性,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说法而已。从实际行为看,李登辉分裂主义以民主为名,纵容“台独”、包庇“台独”、扶持“台独”则是有目共睹,因而使得岛内“毒(独)气冲天”,“台独横行,统一受压”。如岛内的统一大本营之一的“统联”,则形同非法组织,在公开媒体中消声匿迹,奄奄一息。而岛内的“台独”组织则正如“正义之师”般,狂噪叫喊,谬论如潮,狂妄至极。在“外交”上。李登辉不惜重金,不惜名声地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战”。为达目的,他不惜一切手段,投靠外国主子,引狼入室,出卖民族利益,做了一切让“独者快,统者恨”的事。反之在两岸关系上,则不顾民众呼声和历史潮流,设置了种种障碍,阻挠两岸的正常交流,对于两岸事务性谈判则虚应以事,故意拖延、消极应付。对于两岸的和谈,更是全无诚意,设置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要求中共让步,为统一主义者感到气结与无奈。

因此,李登辉最恨的不是他的对手民进党,而是一切的统一主义者,二者如同“水和油一样不能相溶”,如同水和火一样不共戴天,足见其统一之虚伪与无聊。

三、李登辉分裂主义之危险性和危害性

台独主义之虚妄,绝对不见容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球华人,终无得逞之日。但是,李登辉分裂主义则有所不同,由于它的面目的多样性和欺骗性,在许多人的眼中,它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⑴李登辉分裂主义颇能满足台湾民众维持现状之心态。由于历史及现实的诸多原因,台湾一般老百姓多数希望两岸能维持现状。李登辉分裂主义以统一为号召,试图将两岸的暂时分离状态合法化,对台湾民众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安排。而且,在台湾主流媒体的鼓噪之下,他们很难看出其中所暗含的可怕后果,因此李登辉分裂主义在岛内确能迷惑人心,占有相当的市场。这也使李登辉分裂主义蒙上一层“民意”的遮羞布而有恃无恐。

⑵李登辉分裂主义完全符合美国利益和企图。长期以来,美国即以和平地达到“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作为其对华政策的根本目标。两岸的长期分离,对于美国“以台制华”的企图,起着关键的作用,李登辉几乎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按照美国主子的要求去做,当然获得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支持和鼓励。虽然至今为止这种鼓励和支持尚不敢明目张胆,但是,李登辉访美以及美国不愿承诺此事不可再现,就是一个信号。美国是“得寸守寸”,下一步大概就要“得寸进尺”了,有美国等西方列强的撑腰,李登辉分裂主义更是狐假虎威,敢于“草蜢弄鸡公”地与整个中国大陆相抗衡,这增添了李登辉分裂主义的冒险性。

⑶李登辉分裂主义不但能欺骗台湾民众,也常常使全世界的华人感到迷惑不解,对他的真实目的难于辨清,许多人甚至深陷其中而不知李登辉的庐山真面目,甚至因此可能间接或直接地、有意或无意地影响到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另一方面,对于对台用武的问题,我们曾明确开列的条件是“台独”及外国势力的介入。李登辉分裂主义是以统一为号召的分裂,既是在实际上搞着“台独”的把戏,又不愿给我们对台采取军事行动带来口实。李登辉分裂主义的“台独边缘政策”,在“创造性模糊”的掩护下屡屡得逞,一步一步地把中国推向了分裂的边缘。

危害性与危险性是成正比的。李登辉分裂主义企图以和平的方式走向分裂,走向“台独”,并且渐成气候,可以说是与我们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针锋相对的,这就是它的危害所在。我们的对台政策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如果不能及时瓦解李登辉分裂主义咄咄迫人的攻势,那么我们的对台政策将难于取得有效的、实质性的进展,甚至可能功亏一篑。我们应该认识到,只有李登辉的分裂主义才应该是我们真正的对手和直接的威胁。

标签:;  ;  ;  ;  

李登辉对分裂主义的批判_李登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