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中国人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家系KRT9基因突变的研究

4个中国人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家系KRT9基因突变的研究

刘琴[1]2007年在《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一家系的基因突变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epidermolytic palmoplantar keratoderma,EPPK,OMIM:144200)是一组复杂的手掌和足跖过度角化的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临床特征表现为整个手掌和足跖的角质层增厚,多在出生后或幼儿期发病。该病最初由德国医生Vorner在1901年报道,1992年Reis et al对1例德国EPPK大家系进行遗传连锁分析,将EPPK的候选基因定位于17q12-q21上,1994年确定KRT9基因为EPPK的致病基因,并检测到一个点突变R162W。1996年有学者将突变的KRT9基因cDNA载体和正常的KRT9基因cDNA载体分别转染正常角质形成细胞后,发现只有包含突变体的角蛋白网络受到破坏,从而进一步证实了KRT9基因的致病意义。K9属于Ⅰ型角蛋白,其表达有组织和细胞特异性,仅分布于掌跖部表皮。KRT9基因含8个外显子,但只有1~7号外显子编码KRT9基因的623个氨基酸。迄今,各国学者已经在不同EPPK家系的KRT9基因中检测到20种不同的突变,但是尚未发现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明确相关性。目的检测一中国汉族人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EPPK)家系KRT9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分析中国人EPPK的临床及遗传特点,进一步探讨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该病发生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1)收集1例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家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直接测序的方法对该家系中6例患者KRT9基因进行突变检测,以家系中的14例健康者和100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作对照;(2)通过CBM数据库,对1980年以来国内报道的弥漫性掌跖角化症(DPPK)和EPPK家系进行检索,对其临床及遗传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家系中6例患者KRT9基因的1号外显子第485位碱基鸟嘌呤G被腺嘌呤A替代,导致第162位的精氨酸被谷氨酰胺取代(R162Q),而家系中14例正常人和家系外100例正常人未发现此突变;(2)所有报道的DPPK家系都符合常显遗传模式,患者表现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不同家系或同一家系不同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3)EPPK基因型和表型之间无明显一致关联性。结论(1)KRT9基因的错义突变c.485G>A (R162Q)是导致该家系临床表型的主要原因;(2)DPPK患者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不同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3)尚未发现EPPK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明确相关性。

何新辉[2]2004年在《4个中国人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家系KRT9基因突变的研究》文中认为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epidermolytic palmoplantar keratoderma, EPPK),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它的临床特征是,掌跖表皮有弥漫性过度角化,病变部位周边有明显的红斑缘。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表皮上基底棘层和颗粒层的角质形成细胞的核周边形成空泡及细胞裂解,电镜下可见角蛋白纤维的异常聚集物。EPPK患者出生后数周到数月即有表征,并持续终生。我们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采集到4个EPPK家系,包括48例患者和106个正常成员。患者都具有典型的EPPK临床表现。我们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DNA测序技术,检测到这4个家系的角蛋白K9基因的第1外显子第497位核苷酸的1种新的碱基插入/缺失突变(497delAinsGGCT),导致K9分子第166位酪氨酸缺失并插入色氨酸和亮氨酸(Y166delinsWL)。片段特异性PCR证实:(1)Y166delinsWL突变型与4个家系中所有EPPK患者的表型完全共分离;(2)EPPK患者为杂合突变。我们认为,该突变可能是导致这4个中国人EPPK家系患者的致病突变。这是在K9分子杆状结构域高度保守的螺旋起始基序中首次报道的插入/缺失突变,已被国际中间纤维突变库收录。以上研究结果,将为EPPK的发病机制、疾病亚型的分子分类、分子诊断、产前诊断、新药研制和基因治疗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另外,通过EPPK患者KRT9基因的497delAinsGGCT杂合突变,我们证实,PCR产物中既包含了野生型和突变型的纯合双链DNA片段,又存在2种杂合双链DNA片段。因此,在运用DGGE、TGGE、CSGE、DHPLC和HA等进行杂合突变检测时,不需要预先进行加热、冷却处理。

张静[3]2016年在《论文一、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家系突变鉴定 论文二、成骨不全家系致病突变鉴定 论文叁、Wilson病家系致病突变鉴定》文中指出背景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EPPK)是遗传性掌跖角化病的一种亚型,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掌跖角化过度,在病灶周围有明显的红斑缘,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皮肤病,近年来研究表明绝大部分表皮松懈性掌跖角化症是由KRT9基因突变引起,小部分是由于KRT1基因突变所引起目的发现叁个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家系的遗传病因,为该病的诊断、预防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个EPPK家系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样本,采用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对其中一大家系进行微卫星标记连锁分析确定候选基因,对3个家系的先证者进行Sanger测序筛查突变位点,随后针对所检变异进行家系致病突变验证。结果家系1通过经微卫星标记连锁分析和单倍型分析,确定KRT9基因为该家系候选致病基因;在先证者KRT9基因第1外显子检出一错义突变c.491T>C(p.L164P),利用限制性酶切分析对家系成员基因分型显示该家系的患者均携带该突变;对家系2和3先证者KRT9基因测序,分别在第1外显子区检出一杂合错义突变c.488 G>A(p.R163Q)和c.482 A>G(p.N161S)。结论确定KRT9基因变异c.491T>C(p.L164P), c.488 G>A (p.R163Q)和c.482 A>G (p.N161S)分别为这叁个家系的致病突变;3个突变均位于KRT9基因第1外显子区,分别为KRT9基因第1外显子c.491T>C(p.L164P), c.488G>A (p.R163Q)和c.482A>G (p.N161S),其中c.491T>C (p.L164P)为新生突变,而c.488G>A (p.R163Q)和c.482A>G (p.N161S)这两个突变已被HGMD数据库收录,为已知致病突变,本研究扩充了EPPK致病突变数据库并进一步证实该区域是EPPK突变热点区域。目的在叁个中国人成骨不全家系中进行致病基因突变检测,明确致病原因。方法酚-氯仿法提取叁个家系先证者及家系成员外周全血基因组DNA, PCR扩增I型胶原基因COL1A1和COL1A2编码区及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PCR产物直接进行Sanger测序;通过PCR-高分辨熔解曲线法进行家系样本突变鉴定。结果在叁个家系的先证者的COL1A1基因序列中分别检测到突变c.2560G>A (p.G854S), c.358C>T(p.R120*)和c.814G>A(p.G272S),其中c.358C>T(p.R120*)和c.814G>A (p.G272S)为新生突变;HRM家系突变验证发现每个家系内的患者均携带相同的突变,但家系非OI患者和群体正常对照不携带突变,HRM基因分型结果与测序鉴定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发现了两个新生突变c.358C>T (p.R120*)和c.814G>A (p.G272S)并建立基于PCR-DNA测序和PCR-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的成骨不全症基因诊断技术平台,为突变的家系验证和产前基因诊断奠定了基础。目的:在一个肝豆状核变性(WD)家系中进行致病突变鉴定,为该家系提供产前基因诊断。方法:酚-氯仿法提取外周全血或妊13周胎儿绒毛组织基因组DNA;利用PCR-Sanger测序技术对先证者ATP7B基因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衔接区序列进行突变分析;针对先证者携带的突变位点,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高分辨熔解曲线(HRM)方法对先证者家系4名成员进行突变鉴定,并在此基础上为患儿母亲提供产前基因诊断。结果:先证者ATP7B基因第8外显子存在纯合致病突变c.2333G>T(p. R778L);该家系5名成员和4名群体正常样本分属于3种不同熔解曲线。HRM分析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即:患儿本人为R778L的纯合子,其父母、姐姐和母亲产前诊断的胎儿均为突变杂合子,4名群体正常对照为纯合野生型。结论:在一个WD家系中检测到ATP7B基因热点突变c.2333G>T(p. R778L),并针对该突变建立了一种基于PCR-HRM技术的快速突变鉴定方法,成功为家系提供产前基因诊断。

姜湖铃[4]2014年在《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MEN 2A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和6个EPPK家系的基因突变谱及产前DNA诊断研究》文中提出背景:(1)2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EN2)是一种以甲状腺、肾上腺髓质和甲状旁腺内神经内分泌细胞发生增生或肿瘤为主要特征的肿瘤,一般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MEN2可分为3种亚型:2A型(MEN2A)、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型(FMTC)和2B型(MEN2B)。原癌基因RET是迄今发现的惟一与MEN2发病相关的基因。其中,第634位氨基酸的点突变占MEN2A的800%~90%,又以p.Cys634Arg症状最为严重;(2)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EPPK)是相对常见的致残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迄今无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本病主要由角蛋白KRT9基因的突变造成,外显率100%;少数患者由KRT1基因突变引起。目的:(1)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WGS)在基因突变筛查中的高效性和全面性优势综合分析MEN2A疾病形成的分子病因,探究RET基因内含子、可变剪接区等的变异是否与MEN2A的发生、临床症状、肿瘤转移以及发病年龄有关;(2)绘制本研究所收集到的EPPK家系基因突变谱,分析EPPK表型与致病基因KRT9基因型之间的相关性。顺应相关患者和亲属的强烈要求,在明确致病基因突变后,对胎儿进行产前DNA诊断。方法:(1)收集了1个MEN2A家系(11例家族成员),对先证者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过滤dbSNP、1000Genome Project和HapMap等数据库,选取其中1个内含子的InDel进行亚克隆测序验证。通过PCR-DNA测序对家系11例成员进行RET进行RET基因20个外显子的突变验证和多态性筛查。(2)收集了6个EPPK家系。通过PCR-DNA测序及AS-PCR.微卫星DNA多态性连锁分析,筛查和验证相关KRT9和KRT1基因的突变。继而,对4个EPPK家系的高风险患病胎儿进行了产前DNA诊断。结果:(1)通过对先证者的WGS数据分析后发现,其RET基因第11号外显子存在c.1900T>C(p.Cys634Arg)突变。通过Sanger DNA测序法对MEN2A家系11例成员进行筛查验证,发现Ⅱ:1、Ⅱ:7和Ⅲ:4存在该位点突变,证实了WGS技术的精确性和高效性。亚克隆测序验证了Ⅱ:1和Ⅱ:7存在RET第2外显子区上游71bp处(第43595836核苷酸位点,内含子区)的InDel;(2)在本研究所涉及的6个EPPK家系或散发病例中存在3种KRT9杂合突变,分别为2个c.487C>T(p.Arg163Trp)突变家系,1个c.488G>A(p.Arg163G1n)突变家系,2个c.482A>G(p.Asn161Ser)突变家系;1个EPPK家系患者未发现任何KRT9或KRT1突变。利用羊水基因组DNA-PCR-Sanger DNA测序法,成功地完成了4例产前DNA诊断,其中2例为正常胎儿,2例为致病基因突变携带胎儿。结论:(1)在国际上首次将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用于MEN2A的研究。在RET基因第2外显子区上游71bp处(第43595836核苷酸位点,内含子区)发生的InDel突变,可能对mRNA的剪接造成影响,使其拼接异常,不能编码正常的氨基酸序列,从而可能对疾病产生一定的影响;(2)目前,开展基于KRT9基因突变检测的产前DNA诊断,对于EPPK的预防至关重要。KRT9突变型与EPPK表型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相关性,遗传异质性可能受环境因素、多态性核苷酸位点或修饰基因等未知因素的影响。

贾颐舫, 张爱东, 杨丹彤, 盖凌, 张美华[5]2011年在《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一家系KRT9基因突变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一家系角蛋白9(keratin 9,KRT9)基因突变情况。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家系成员及家系外5O名正常人KRT9基因外显子1,DNA序列分析寻找突变位点。结果家系中患者KRT9基因外显子1第488位碱基C→T,导致162位的精氨酸被谷氨酸取代(R162Q),家系内正常成员及家系外5O名正常人均不存在此突变。结论 KRT9基因外显子1第488位密码子发生C→T突变导致该家系患者发生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

刘琴, 吴要群, 常小丽, 吕红莉, 袁丞达[6]2007年在《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一家系的KRT9基因突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一中国汉族人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EPPK)家系KRT9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分析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例EPPK家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直接测序的方法对该家系中6例患者KRT9基因进行突变检测,以家系中的14例健康者和100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家系中6例患者KRT9基因的1号外显子第485位碱基鸟嘌呤G被腺嘌呤A替代,导致第162位的精氨酸被谷氨酰胺取代(R162Q),而家系中14例正常人和家系外100例正常人未发现此突变。结论错义突变c.485G>A是导致该家系临床表型的主要原因。

唐斌[7]2010年在《表皮松解掌跖角化症一家系KRT9基因突变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epidermolytic palmoplantar keratoderma, EPPK)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掌跖角质层过度增厚。组织学特点为角质形成细胞空泡变性,大量裂解。该病有并发乳腺癌或卵巢癌的风险。EPPK主要由位于17q12-q21上的KRT9基因突变所致。KRT9基因的缺陷破坏了中间纤维的形成,导致细胞的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在已经报道的EPPK家系中,KRT9基因的第1外显子是突变发生的热区。目的通过对一EPPK家系病例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探讨EPPK的发病机制。通过检索人类中间纤维突变数据库,分析国内外报道的EPPK家系,进一步探讨EPPK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及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1例来自广东梅州的EPPK家系,其中患者11人,共累及5代人。选择20名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作为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DNA测序的方法对该家系中7名患者和4名正常成员的KRT9基因进行检测。结果1.表皮松解掌跖角化症存在遗传异质性,即使同一个家系,家系成员掌跖角质化的程度却有所不同,2.应用PCR及DNA测序分析方法,确诊到中国人群中的7例掌跖角化症。该家系中7例患者的KRT9基因第1外显子中的第156位密码子发生ATG→ACG的突变,导致甲硫氨酸(Met)被苏氨酸(Thr)取代。3.在非编码区检测到KRT9基因-99位点存在多态性(G/A)。4.由于报道的病例数不多,尚不能明确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结论1.本研究中的7名家系患者均在基因水平上诊断为EPPK患者,主要病因为:KRT9基因第1外显子的第156位密码子发生错义突变,导致甲硫氨酸被苏氨酸取代。2.本研究再次证实中国人群KRT9基因突变与其他已研究的家系相似,突变位点位于热区。3.推测KRT9突变导致角蛋白二级结构的改变:错义突变虽然没有改变编码肽链的长度,却改变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导致螺旋构象的高度破坏,角蛋白亚单位构建异常,最终导致EPPK的临床表现。4.可优先对热区exon1进行测序来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根据临床表型诊断和病理切片初步诊断为EPPK,但对KRT9的1~7外显子测序又未检出突变,为避免漏诊,需要考虑少数病例中KRT1、KRT10和KRT16突变也可以导致EEPK。

王凯波[8]2009年在《北方汉族瘢痕疙瘩临床特征分析及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文中指出前言瘢痕疙瘩(Keloid)是易感个体在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胶原基质大量分泌形成的良性真皮肿瘤,其临床特征为瘢痕组织超越原损伤范围持续生长,侵袭周围外观正常皮肤,手术切除后容易复发。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近年来,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瘢痕疙瘩基础研究的主要方向,其中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已成为最新热点。Marneros等通过全基因组扫描将一个日本人瘢痕疙瘩家系易感基因定位于2q23,一个非裔美国黑人家系定位于7p11,提示瘢痕疙瘩的发生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痕痕疙瘩的人群患病率报道不一,分别从扎伊尔的16%到英国的不到1%;不同人种的患病率相差很大,深色人种与浅色人种的患病率从2:1到19:1不等。大多数瘢痕疙瘩病例呈散发状态,但也存在着家庭聚集现象。在南印度的一项1000人的流行病学调查中有家族史者占1.9%,另一项247人的研究表明瘢痕疙瘩患者中有家族史者占3.2%。有些综合症也可以合并瘢痕疙瘩,并且也表现为家族聚集现象,如Rubinstein-Taybi综合症和Goeminne综合症,但它们是与瘢痕疙瘩不同的疾病。国外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瘢痕疙瘩患者无性别差异,发病高峰集中在10-30岁年龄段;安徽医科大学进行的南方汉族瘢痕疙瘩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与国外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似,但是目前尚缺乏北方汉族瘢痕疙瘩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近年来出现的第叁代遗传标记,对疾病的早期风险性评估、早期诊断与预防以及相应的治疗等诸多方面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单核苷酸多态性,尤其是位于蛋白编码区和表达调控序列的SNP可能具有特定功能作用,并可以影响疾病发生的易感性。基质金属蛋白酶(metal matrix proteinase,MMPs)是一个高度保守的依赖于锌离子的内切蛋白水解酶家族,是细胞外基质降解过程中最主要的蛋白水解酶,在伤口愈合、恶性肿瘤的浸润与转移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MPs家族至少发现与人类有关的17个成员,根据结构及酶与底物亲和力的不同,主要将MMPs分为4组:①胶原酶(collagenase)以MMP-1为代表,主要消化Ⅰ、Ⅱ、Ⅲ、Ⅶ、Ⅹ型胶原和蛋白多糖;②明胶酶(gelatinase)MMP-2、MMP-9,又称为明胶酶A、B,主要消化Ⅳ、Ⅴ、Ⅶ、Ⅹ型胶原和弹性纤维;③基质溶解素(stromelysin)MMP-3、MMP-7、MMP-10、MMP-11,主要作用于纤维黏连蛋白、层黏连蛋白、弹力纤维、Ⅲ、Ⅳ、Ⅵ、Ⅸ型胶原及MMP-1、MMP-8、MMP-9;④膜型金属蛋白酶(membrane-type matrix proteinase)MT1-MMP、MT2-MMP、MT3-MMP,主要作用于明胶Ⅳ型胶原、MMP-2。目前发现MMPs基因有一些多态性位点可以影响MMPs的结构与功能,且与炎症及纤维化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其中MMP-9基因尤其受到关注。人类MMP-9基因定位于染色体20q12-13,研究发现MMP-9有两个多态性位点,C-1562T和CA-repeat,其中C-1562T研究较多。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是炎症起始阶段的一个重要致炎因子,具有广泛免疫调节作用,通过诱导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多种急性期蛋白促进感染时多形核白细胞产生、活化、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及产生免疫球蛋白、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等,在急性期炎症反应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1998年Daniel Fishman首先发现了启动子-174位点存在G/C多态性,发现这种多态性对于IL-6基因表达具有调控作用。对IL-6启动子区多态性的临床研究有助于从免疫基因的角度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探索携带不同等位基因的个体对某一疾病的易患性。本研究从流行病学调查着手,历时叁年,在临床收集680瘢痕疙瘩病例,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从这些患者中采集120例志愿者肘静脉血2毫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和测序结合对120例辽宁籍汉族瘢痕疙瘩患者和180例种族与地域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的MMP-9 -1562C/T基因多态性位点和IL-6-174G/C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以探讨这些功能性SNP位点与瘢痕疙瘩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为揭示瘢痕疙瘩遗传学发病机理提供重要线索。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1、病例组纳入流行病学调查的680例瘢痕疙瘩患者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均为北方汉族人,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增生瘢痕组织超过原损伤范围,病程大于1年。其中知情同意后采血的120例纳入多态性研究,均为彼此间无血缘关系的北方籍汉族人,其中男性54例,女性66例,发病年龄12~52岁,平均年龄26.4±5.9岁。2、正常对照组180例,为随机抽取的健康体检志愿者,北方汉族人,其中男84例,女96例,平均年龄24.3±2.7岁,彼此间无血缘关系,排除瘢痕疙瘩病史及家族史。二、实验材料10%SDS、EDTA、蛋白酶K、Tris饱和酚、氯仿、醋酸钠、无水乙醇、TE缓冲液、琼脂糖、LA Taq酶。叁、实验方法1、采用标准的调查问卷,利用SPSS 13.0软件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数据。2、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MMP-9-1562C/T及IL-6-174G/C等位基因进行分型。3、利用测序方法验证PCR-RFLP结果。四、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 13.0软件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数据。Hardy-Weinberg平衡吻合性检验、组间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性比较采用x~2检验,并以优势比(oddsratio,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相对风险度。使用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认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有显着性差异)。结果1、瘢痕疙瘩发病无性别差异;发病高峰集中在10~30岁;有家族史患者发病年龄提前,而且有家族史患者更容易发生多发性瘢痕疙瘩。2、瘢痕疙瘩与MMP-9-1562C/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1)瘢痕疙瘩组和正常对照组人群MMP-9-1562C/T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2)瘢痕疙瘩组MMP-9-1562C/T等位基因的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瘢痕疙瘩与IL-6-174G/C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1)瘢痕疙瘩组和正常对照组人群IL-6-174G/C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2)瘢痕疙瘩组IL-6-174G/C等位基因的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北方汉族瘢痕疙瘩患者发病无性别差异;发病高峰集中在10~30岁;有家族史患者发病年龄提前,而且更容易发生多发性瘢痕疙瘩。2、北方汉族瘢痕疙瘩组和正常对照组人群MMP-9-1562C/T基因频率已达到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3、北方汉族MMP-9基因T等位基因的存在可能与瘢痕疙瘩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4、北方汉族瘢痕疙瘩组和正常对照组人群IL-6-174G/C基因频率已达到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5、北方汉族IL-6-174G/C等位基因与瘢痕疙瘩的形成和发展可能不具有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一家系的基因突变研究[D]. 刘琴. 安徽医科大学. 2007

[2]. 4个中国人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家系KRT9基因突变的研究[D]. 何新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04

[3]. 论文一、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家系突变鉴定 论文二、成骨不全家系致病突变鉴定 论文叁、Wilson病家系致病突变鉴定[D]. 张静.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

[4].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MEN 2A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和6个EPPK家系的基因突变谱及产前DNA诊断研究[D]. 姜湖铃. 浙江大学. 2014

[5]. 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一家系KRT9基因突变研究[J]. 贾颐舫, 张爱东, 杨丹彤, 盖凌, 张美华.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1

[6]. 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一家系的KRT9基因突变研究[J]. 刘琴, 吴要群, 常小丽, 吕红莉, 袁丞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7

[7]. 表皮松解掌跖角化症一家系KRT9基因突变的分子遗传学研究[D]. 唐斌. 暨南大学. 2010

[8]. 北方汉族瘢痕疙瘩临床特征分析及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D]. 王凯波. 中国医科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  ;  ;  ;  

4个中国人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家系KRT9基因突变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