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形象与学生情感的简单辩证论文_何亚娟

教师形象与学生情感的简单辩证论文_何亚娟

——小学课堂教学随笔

何亚娟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三岔中心小学 甘肃 庆阳 744512

摘 要:教师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根据小学生善于模仿的天性,要做一位漂亮可爱、有内涵、品行良好的老师,让学生由爱师、尊师到向师,进而实现民主、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形象魅力 知识魅力 人格魅力

小学教师站在课堂教学这一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授业解惑”的重任,我们必须修其身、导其行。特别是对那些好动贪玩、注意力不集中的小学生,要实现民主、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就要看教师有没有吸引学生的魅力。

一、借助形象魅力,做一位漂亮可爱的老师

笔者实践证明这样的着装能够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星期一,穿上西装,打上领结,步入教室,能够使学生精神为之一振,从周末的闲适懒怠中回到正规严肃的课堂上来。星期二,穿运动服,提醒学生锻炼身体,劳逸结合。星期三,穿身休闲装,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学会轻松愉快地面对学习。星期四,穿上漂亮的时装,让学生耳目一新,提神攻读。星期五,穿回西服,让学生不至于疲沓倦怠,明白学习要有始有终。

当然,为了可爱的孩子们那率真的审美要求,结合所教授科目、内容需要,我们也不妨一日三换装。恰到好处的化妆,尤其是根据授课内容需要化相应的妆容,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发挥知识魅力,做一位有内涵的老师

作为小学教师,知识内涵一定要“博”,语文、英语、数学都懂,随时应对学生的各科质疑;要知天文地理,能科学地解释身边的自然现象,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要能写会画,将抽象的事物具象化;要能歌善舞,经常用肢体语言传情达意,将语言描述形象化。用形式多样的形象引导,把知识简单化,使课堂气氛轻松化,让孩子在兴奋状态中接受知识,容易记住且记忆深刻。

小学教师单有渊博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尚无自觉学习习惯的小学生,所以具有相当水平的课堂应变整合能力以及艺术的课堂组织能力也都显得举足轻重。在这方面的提高,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学习名师授课,大胆地尝试新法教学,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自然成为知识的殿堂,学生的乐园。

三、利用人格魅力,做一位品行良好的老师

“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育人先育德,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关注之下,我们的所作所为经常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做一位慈和友爱的老师。“请问在你上课时,当学生都不注意听讲时,你会怎么做?”“那一定是我讲得不够精彩,组织得不够有趣,学生才不注意的。我会尽快想办法改变讲授和组织方式来引起学生注意。”“那么当学生都听得很认真时你还会做什么?”“我会抓住时机,把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渗透在此时的教学活动中。”这是在一次同事的观摩课上的学生采访中,我和“小记者”的对话。这段对话博得了在场所有师生的掌声。面对突如其来的采访,若非平时的真实体验,我不会对答得让大家如此满意。

2.做一位尊重学生、有耐性的老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组织者。由于学生知识接受能力有差异,表现自然参差不齐,教师如何做到准确评价、富有耐性、尊重学生就显得尤为可贵,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放开思维,积极表现,正常发挥。尤其是面对思维怪异或表现拙劣的孩子,教师切不可打断、呵斥或讥笑。要对他们说:“你的想法很独特,请说得更明白些。”“你可以再想想,听听别的同学怎样说。”“你已近尽力了,很棒。”“你可以表现得更好,再来一次。”诸如此类带有肯定和鼓励性质的评价,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没有把自己当猴耍,老师尊重自己,没放弃自己。甚至加以正确引导使他们感觉“我也能这么优秀”,而觉察不到这是因为老师的鼓励和引导。

3.做一位公正高雅的老师。这世界上没有天生的伟人,也没有注定的平庸之辈。作为教师我门无权选择学生、认定谁就会怎么样。笔者自第一天踏入教育行业,就承袭了三十年教龄的家母之训——“以人为本”,所以我对学生从来都是一视同仁,尽可能地让他们觉得彼此没有丝毫偏差。我这样做的结果是学困生和优等生一样拥有快乐的童年,他们甚至能像优秀生说“我学习很好”一样理直气壮地说“我学习不好”,结果一样可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4.做一位坦率宽容的老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老师能对学生说“对不起,我写错了一个字”不但不会损面子,反而能让学生感觉你很真诚,他们也会自然而然地对你说“老师,我错了。”对于认错的学生,我们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切不可大肆批评,截断了孩子“重新启动”的念头。一定要分析错误的原因,循循善诱。老师的宽容往往会引导学生的内心变化,因为现代孩子普遍存在娇气严重、唯我独尊的特点,老师在课堂上以身作则,自我批评,宽以待人,会让学生明白“老师装着不知道我愚蠢”、“我心里想啥老师都知道,他不说出来是给我面子”,继而勇敢地说“我错了”,就像说“我没错”一样自然。正所谓“德为楷模,以德育人”,当教师的人格魅力折服了学生,他们自然会自觉仿效,这样师生关系融洽到如同家人朋友的程度,就实现了真正的师生和谐。

论文作者:何亚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2月总第9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  ;  ;  ;  ;  ;  ;  ;  

教师形象与学生情感的简单辩证论文_何亚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