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上的“失误“也是一种资源论文_赵安玲,姚爱翠

数学课堂上的“失误“也是一种资源论文_赵安玲,姚爱翠

山东省青州市王坟小学 山东 青州 262502

摘要:随着新课改在我国教学领域的不断普及应用,对于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特别是数学教学课堂来说,由于数学是逻辑性较强的课堂,因此也极易出现“失误”的现象。教师要充分认识“失误”资源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有效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关键词:数学课堂;“失误”资源;有效利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绝对权威”的角色,就算出现“失误”,老师不自觉改正,学生也不敢提出,严重的制约了学生的有效发展。而在新课程标准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下,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失误”也是一种良好的教学资源,通过对“失误”的有效应用,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勇气,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人。

一、数学课堂教学“失误”的主要类型

(一)口误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数学教师可能会出现一些口误的现象。而想要保证数学课堂的高效性,就应该尽量避免这些口误的情况的出现。但是有部分老师,例如年轻的缺乏足够经验的,或者有一些将口头禅习惯的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已有可能出现口误的现象。但当前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并没有发展这样的口头失误的情况属于可以有效应用的教学资源,导致白白浪费了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机会。这多是由于受到教师“绝对权威”的影响,很多学生往往认为教师不可能出错,就算真的发现了教师的“失误”情况,学生也不敢进行发言提醒,就严重的降低了学生上课发言的积极性,也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不信任感,从而丧失了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二)笔误

由于数学属于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通常数学原理都需要大量的实例进行说明,这样的一种情况,就要求了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进行大龄板书的书写。而由于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进行板书的书写,同时还要兼顾知识的传授、氛围的营造、纪律的维持等多个方面,有时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的错误。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没有能够及时的发现,比必定会会学生传达错误的数学知识,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充分的重视书写失误的问题,长时间的出现笔误,还有可能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失去教育的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教学设计的失误

当前,由于新课程标准对于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展开相关的教学活动,并且有大量新型教学方法手段的出现。部分数学教师不能够对此相关标准进行充分的了解,且不了解各种新型数学方法手段的使用方法,就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不恰当的使用了数学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云里雾里,不能有效的掌握数学知识与数学教学方法,不仅没有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还造成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必须要避免出现此类的“失误”现象

二、灵活运用数学课堂的“失误”资源

(一)无意“失误”资源的应用

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情况下,是由于教师无意识所导致出现的“口误”与“笔误”情况,造成了“心口不一”“手脑不一”的现象出现。对于此类现象的出现,教师首先提升自己的数学知识水平与教学能力,尽量避免发生此类的情况,就算出现,也应该及时的进行纠正。此外,教师还应该对出现的“失误”现象进行正确的认识,并进行灵活的应用。而该如何有效的使用“失误”资源,首先,在发生失误之后,教师要明确,自己可能出现的失误,也是学生最容易发生的失误。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总,要特别重视“失误”,并将此问题明确的指出,避免学生在同样的问题上出现类似的失误情况。例如,在学习“加减乘除与括号”的使用方法的过程中,要“先加减,再乘除”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对“括号”进行使用。不管是教师或者学生,很容易弄混括号的位置。一旦教师出现错误,就要明确指出,并进行自我纠正,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此概念的记忆,基本上学生此后不会在同类问题上出错。

其次,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积极的发现与纠正教师出现的“失误”情况,这样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时刻保持注意力的集中,也更利于教师数学知识的传达,学生也能够更好的理解逻辑性较强的抽象知识,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用于挑战权威的信念与意识。

(二)尝试“失误”资源的应用

“失误”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资源,数学教师要对其进行充分的关注与灵活的应用。而在讲授新的数学知识时,由于数学存在较强的抽象性,受学生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的限制,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通过“尝试失误”的方式,从反面进行问题的设计,“故意”的出现“失误”,将易错问题充分的暴露出来,在通过纠正的方法,使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进行更好的掌握。

此外,“尝试失误”也是一种良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在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的同时,通过使其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在体会到这种喜悦之后,学生将会为了追求更多的快乐而进行继续的学习与探索。这不仅保证了数学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升,同时能够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探究能力、严密的思维能力、开放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之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重视课堂“失误”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与鼓励,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尝试失误”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并避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出现同类错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吉翠. 论利用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对策研究[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33(S1):86-87.

[2]徐海荣. 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J]. 中国校外教育,2016,(S2):207.

[3]姜云燕. 巧用失误,演绎数学课堂别样的精彩——从两节公开课的失误片断谈起[J]. 教学与管理,2012,(08):34-36.

作者简介:

赵安玲,女,(1976年3月-),山东青州人,汉族,大学,山东青州王坟小学,二级教师,个人专业:小学数学教学。

姚爱翠,女,(1980年4月-),山东青州人,汉族,大学,山东青州王坟小学,中学二级,个人专业:小学语文教学。

论文作者:赵安玲,姚爱翠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7月总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5

标签:;  ;  ;  ;  ;  ;  ;  ;  

数学课堂上的“失误“也是一种资源论文_赵安玲,姚爱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