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在低年资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欧 娟

“导师制”在低年资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欧 娟

欧 娟(南京市大厂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149-02【摘要】目的:探讨“导师制”在低年资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度本病区毕业三年内规范化培训期间实施导师制带教模式,对于临床第一个科室为期18个月,他科轮转的护士为期为3个月的培训。结果:实施导师制培训的护士在各项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中成绩达标;护士专业素质提高,无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满意度高。结论:导师制比较适合每位低年资护士的学习与成长,使低年资护士尽快掌握专业、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及急救技能,提高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尽快成为能独挡一面的合格护士,同时也提升病区护理服务水平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导师制带教模式低年资护士培训根据江苏省卫生厅护士岗位管理办法,将工作1~3年的年轻护士定义为低年资护士,工作4~5年的熟练护士,相对于比较熟练护士,低年资护士在评判性思维能力、评估能力、实践技术能力和知识能力、交流能力等方面都还存在明显差距[1],我院神经内科病人多,病情重,基础护理量大,护理工作多而杂。近一年来,我院预扩建,低年资护士剧增,为了保证临床护理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我院依照江苏省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方案要求,对低年资护士行为期3年的护理规范化培训,实行导师制带教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4年1月—2014年12月分配来我科毕业三年内护士5名,他科室轮转护士4名,全部为大专学历,年龄20—24岁,平均(22.1)岁,均已完成护理专业院校学习及临床实习任务,全部取得护士执业证书。I.2方法1.2.1带教前准备1.2.1.1带教老师资格的遴选带教老师是低年资护士带教的执行者,成功的临床教学不仅需要护生的主观努力,而且与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有着密切的关系[2]。因此选拔成长全面的护士作为临床带教老师,能从多方面促进临床带教效果[3]__________。科室经过自主报名,竞聘选拔,从中挑选大专以上学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认真、负责,热爱临床教学,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技术水平高,有较强的专科知识,从事本科室工作年限≥ 5年的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导师,成立约3.5人的教学组,团队成员相对固定,选立一名组长,教学组长时常参加医院的操作示教,专门负责给组织科室的教学组成员及护士行进行专业的操作培训与考核。1.2.1.2确定带教老师士职责(1).结合本专科特点根据规范化培训的要求制订教学大纲、带教计划和目标,并严格落实,科内定时组织教学查房、护理查房、读书报告会和业务学习。(2).导师应主动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性格特征等,应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启发性地将护理相关知识毫无保留的认真负责的传授给学生,日常工作中老师随时讲解传授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重点和难点。(3).强化临床基本及专科理论及操作技能的培训与考核(4).对低年资护士在培训期间中出现的差错要帮助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5).处处以身作则,起到好榜样的作用,使她们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6).重视素质教育,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日常管理,及时了解其学习、思想、生活动态及遵守纪律方面的情况,定时并向护士长反馈,以宽容、理解的心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树立自信心。(9).建立培训考核记录本,将带教情况做好记录,定期召开带教座谈会,交流经验与不足,持续改进。1.2.2带教时间及要求1.2.2.1新毕业护士带教时间为18个月,结束后进入出科轮转期,他科轮转护士为3个月,一个导师可同时带教1.2名学生,限制导师必须为教育组成员,带教期间如有特殊情况,如应学生要求可更换导师,新毕业护士第一个月参加岗前培训,应重点培训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使其掌握基础护理主要操作技能,护理程序的思维方法,熟悉常见疾病护理、检查、药物及院感防控方面的知识,下临床后,导师应在工作中抓住任何机会,提供足够多、足够好的上手机会,让低年资护士加强操作练手,注重量的积累,鼓励其业余时间主动完成百针计划[4]:工作过程中导师发现问题不时加以指点,让学生在试错中提高。对于他科轮转护士,应从个案护理入手,启发思维,体现护理规律,学习解决问题,要求不仅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指导,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熟练掌握护理三基三严和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掌握护理应急能力、专科护理操作如神志、瞳孔、肌力的观察、良知位的摆放、吞咽功能障碍的护理。掌握专科仪器设备和专科药物的使用,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如介入溶栓护理,规范书写护理文书,掌握疾病的健康教育。

积极做好低年资护士的思想工作及职业发展构想,培训所有低年资护士应遵循的礼仪行为、沟通技巧、医德医风,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综合素质。科室安排低年资护士与带教老师同组,第1、2个月与导师共同照顾6.8人,3个月后独立分管轻病人,负责所分管病人的一切事宜,包括各项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等,6个月后跟随老师管理危重病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科轮转护士跟2个月责任班,1个月夜班,新毕业护士跟6个月责任班,跟2个月夜班,要求夜班老师同属教育组成员,低年资护士多的情况下可轮流跟班。1.2.2.2搭建沟通平台 带教老师通过建立师生QQ群,开通微信等方式,与低年资护士保持联系,通过资源共享、沟通交流等方式,提供给低年资护士学习资料,随时解答规陪护士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导师根据规陪存在的问题与护士长或护理部沟通协调。只有了解、重视低年资护士的需求并及时予以满足,才能充分调动规陪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带教质量[5]。1.2.2.3建立师生关系 带教过程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保证[6],我科在护士入科当天,先由护士长介绍她的导师,由带教老师介绍科室环境,物品介绍、药品介绍及人员介绍,对带教的工作安排,减轻陌生的环境给低年资护士带来的不安和焦虑,为带教阶段的工作打好基础,再由学生自我介绍,包括自己的性格、爱好、对护理带教的要求和期望等。彼此了解之后,才能因人施教。带教老师与规陪护士要建立平等的关系,让低年资护士主动与带教老师进行交流,树立我的学生,我的老师观念,有责任感和归属感。对低年资要负责,严格要求,多点鼓励,少点批评,要有技巧性的对工作进行点评与指导。1.2.3实行双向考核制度 (1)根据教学大纲制定考核内容,每个月行三基理论与操作考核。出科前进行出科考试,护士长师通过医生、病人、其他护理人员等方式公正、公平地评价低年资护士,并在转科前,根据考核的结果进行开会讲评,总结不足,促进低年资护士改进。(2)出科前,规陪护士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征求规陪护士对带教老师的意见和要求,带教老师通过评价的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带教工作,与绩效挂钩。科室每季度结对的学生进行得、能、勤、绩等方面的考核,年终进行总结评比,医院对考核优秀的学生的带教老师给予表彰。(3)学生频繁被患者投诉,发生护理差错、不合格、反映带教不称职,扣除导师教学学分和奖金,严重者不聘职位职称,取消带教资格。③导师反映新护士表现差、学习态度差或基础太差不愿继续带教时,扣除新护士相应的奖金,责令其写出整改计划,限期整改,否则延迟转正甚至解聘。2结果(1)9名低年资护士在2014年1月一2014年12月导师制培训期间,每人参加全院及科室理论考试及操作考核共16人次,合格率为96.5%,高于上年度的89.5%。(2)9名护士均通过独立上岗适任能力考核,并独立值夜班。(3)9名低年资护士在护理部及科室质控中无明显违反制度、常规的事件,全年无护理差错事故投诉。(4)2014年度患者平均满意度为97.5%,高于2013年度的93.2%。其中5名护士在在员病人及出院病人满意度中多次被病人及提名为最满意护士。3讨论3.1实行导师制可提高低年资护士培训效果低年资护士工作后面临相对陌生的工作环境、流程以及职责,加上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不熟练,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和判断能力,需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护士的转变,通过一年来的导师制带教的开展,科室低年资整体素质得到普遍提升,临床护理工作思路清晰,理论知识过硬,专业技能娴熟,工作能力及其他各方面得到大幅度提高,自信心也得到较大增强。3.2科室学习氛围浓厚,护理队伍团结务实,开拓进取,互帮互助,相处融洽,建立了良好的医护、护护、护患关系。3.3低年资跟导师在同一责任组,导师可随机进行制度、规章培训,言传身教护理沟通技巧、临床问题解决技巧,护理风险评估及决策,让她们熟悉并掌握应急预案、科室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文书的正确书写,早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跟着导师一起管组,一同进行急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医疗护理安全和质量有保证,无违规、投诉及纠纷,医、护、患关系融洽,满意度高收到患者的一致好评,轮转到他科后能很快胜任本职工作,受到同事的称赞。3.4通过带教很多导师在指导规陪护士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自我学习和知识更新,拓宽了知识面,促进了老师的长足进步和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总之,带教老师要重视自身素质的培养,掌握护理新知识新技能,规范带教行为,努力完善自己。病区也要加强对带教老师的培训及考核,只有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带教质量,满足学生的要求,适应临床教学的需要[7]。

综上所述,导师制培训实施一年,护士综合素质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服务满意度提高,无差错、无投诉、无纠纷,确保医疗护理安全与质量。5名低年资护士先后多次被病人提名最满意护士。可见,实施导师制培训,低年资护士不但能尽快熟悉工作流程,掌握基础、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及急救技能,成为了合格的临床护士,而且能提升低年资护士的安全意识,同时也全面提高病区护理服务水平及患者满意度,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朱珠,田莹莹.专科医院低年资护士专业核心能力评估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4):74.76.[2]于秀云,桂菁,付朝云.临床带教教师形象及护生素质培养[J].航空航天医药,2006,17(2):118.[3]张海燕.临床护理教师培养的思路和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 448.449.[4]张锦萍,黄亚玲.“百针计划”在门诊输液室的实施效果[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1):84.85.[5]蔺波.王玉玲.临床低年资护士相关知识培训需求调查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3):542.544.[6]周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的基础[J].学苑教育,2009,(7):7.[7]王惠琴、任蔚虹.选拔护理带教老师的方法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6):73

论文作者:欧 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8

标签:;  ;  ;  ;  ;  ;  ;  ;  

“导师制”在低年资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欧 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