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新教育,语文学习有新招论文_袁利云

依托新教育,语文学习有新招论文_袁利云

袁利云 四川省宜宾市叙府实验小学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4-116-02

现在,全国人民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国家教育部门号召孩子们停课不停学。在抗疫期间,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怎样让学生宅在家里便可以开启语文的学习,激发孩子们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们足不出门便可以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减轻语文教师的心理负担,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延期不延学。”我们可以依托新教育,用晨诵、说写、共读、综合实践,进行线上线下教学,多种形式丰富学生假期生活。

一、每日晨诵——用诗歌开启黎明

新教育实验开发的“与黎明共舞”晨诵项目,是一个结合了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晨间诵诗的复合课程。目的是通过晨诵让孩子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让孩子能有一个博爱而敏感的心灵,能有诗的情绪,感动于花开花落,流泪于天边的一丝流云。它是一种仪式,一种师生共同穿越诗歌,享受生命,开启新的一天的洗礼仪式。

在防疫期间,利用每天美好的早晨,每日积累一首经典,大量积累名篇佳作,让诗歌开启黎明,让经典佳作温暖这个寒假。

(一)晨诵的内容

教师可以依托《新教育晨诵读本》,也可以选择新教育公众号推出的晨诵微课视频,也可以根据下面的篇目来进行自主选择组合。

一二年级:《弟子规》《三字经》《新教育晨诵读本》

三四年级:《笠翁对韵》《诗经》《新教育晨诵读本》

五六年级:《论语》《道德经》《毛泽东诗词》《新教育晨诵读本》

《笠翁对韵》、《诗经》、《论语》、《道德经》可以选择部分章节内容进行诵读,目的是引发学生对传统经典内容的了解和关注。

语文教师还可以从《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三字经》、《弟子规》、《幼学琼林》、《增广贤文》、《孝经》、《大子》、《中庸》、《论语》、《孟子》、《庄子》、《老子》、《荀子》、《墨子》、《韩非子》、《诗经》、《楚辞》、《正气歌》、《赤兔之死》、《少年中国说》、《尊师》及现代诗歌、散文等书籍中抽其精华编撰诵读的内容。

(二)晨诵的操作

首先是晨间颂诗(开启黎明)——复习昨天学过的或者是与新诗有关联的旧诗,然后是新诗朗诵。对于一首新诗的诵读可以在线上这样操作: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在出示一首新诗之后,让孩子们自读,可以采用自由读或是教师范读,还可以由班内诵读好的孩子先来范读,力求在孩子们脑海中一开始就产生正确的镜像。

2.准确、适宜地理解诗歌:教师运用巧妙的策略帮助孩子简单地理解诗意,进入诗的情景,能把握好适时的停顿以及朗读的抑扬顿挫。

3.将生活(生命)融入诗歌:此时达到了孩子与诗歌的共鸣,能用无比的激情、能用充沛的感情,用胸中的那股子真情来吐出每一个字读出自己生命的美丽来。

(三)晨诵的写绘

线下,我们可以将每天的晨诵内容进行写绘。写什么?写今天线上今天学的诗歌,或是写上自己改写的诗、还可以写下自己的感想。绘什么?根据诗中内容写绘,根据生命(生活)体验写,根据仿写内容写绘或是就是简单的美化页面,装饰诗歌,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除此,家长也可以参与到写绘中来,家长可以一周给孩子的写绘作品留言、给教师建议,这也不失为一种家校联系,更重要的它是一种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一种编织,这样的编织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莫大的鼓励。

在第二天线上上课时,可以就孩子们写绘的作品进行展示。在展示时老师不需要说谁谁的作品怎么好,只要伴随着诗歌出示优秀学生的作品,孩子们自然会被画面所吸引。

通过晨诵,让学生树立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态度,积极投身于美好的生活之中去。

二、线上线下——建立共读圈

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建立共读圈。语文老师通过布置共读书目,上好导读课,引导学生进行书籍的共读,师生可以就书籍中的问题在线上进行讨论,教师也可以在线上答疑。(附:共读书目)

防疫期间,可以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重视对孩子的生命教育,老师不妨引导孩子读关于生命教育的童书绘本、书籍,让孩子通过这些书籍学习,认识生命的意义、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责任和担当,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的人,构筑生命的高度。

三、喜阅说写——开启说写的门扉

喜阅说写课程是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童喜喜团队研发,是解决儿童写作老大难问题的一个法宝、神器,经全国各地参与者实证探索研究证明,这一课程对激发儿童写作兴趣,提升儿童写作水平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开展说写课程,首先必须手机或者平板安装“讯飞语记”或者“有道云笔记”App。这两个App都是可以将说的话立即适时转成文字的工具,准确率特别高,错误率特别低。一篇文章说完后,只需要修改个别的标点和错别字就可以。所以,用这样的方法“写”作文,省时高效。以往一篇文章需要孩子几个小时甚至半天的时间才能完成,而现在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一篇作文。孩子轻松,家长高兴,皆大欢喜。

说写共分为三大主题——“说人、说事、说景说物”。教师可根据《喜阅说写手账》这本操作手册选取何时的说写题材。如果没有教材,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写作素材的创作,指导孩子们进行口头作文。

教师线上评价原则:只表扬不批评。在寒假结结束后可以评出“喜阅?说写之星,还可以举行颁奖仪式。

四、综合实践活动——多样学习

生命即教育。此次席卷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孩子们毕生难忘的经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让全体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一个综合性的全面理解,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设计了语文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孩子积极面对病毒,正确引导孩子一起了解病毒的只是,认识疫情的严重,和家人一起共同防控,成为健康管理的主人。

二年级

1.学会区分不同类型的口罩,说出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

2.和父母合作,以绘本的形式介绍“新型冠状病毒”。

三四年级:

每天给家人和自己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学习观察非连续型文本,关注每天全国的疫情动态信息,关注疫情什么时候结束。

五六年级

上网搜索人类历史上爆发过那些重大的传染病,以表格的形式介绍这些传染病的名称、爆发的时间、造成的危害。

办一期“众志成城,共同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的手抄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线上学习的补充,分别对低中高不同学段提出不同要求。一二年级从区分不同类型的口罩到说出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这样的实践作业让低年级孩子初步掌握了病毒防疫的简单措施,并学会进行自我保护。学生通过绘本介绍“新型冠状病毒”,从而理解病毒这些概念,学习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提高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五六年级通过搜集资料和办手抄报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历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附师生共读书目:

一、童书推荐:

1.绘本《也许死亡就像毛毛虫变成蝴蝶》

推荐理由:书中对死亡采取不回避,不弱化的态度,既正视现实,又开放包容不同观点,具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

2.绘本《爸爸不在了》

推荐理由:爸爸不在了,妈妈的爱更弥足珍贵。妈妈的爱让小男孩更坚强,更珍惜妈妈的爱!

3.绘本《小宽,你要坚强》

推荐理由:母亲的死对孩子的影响深远。作者通过这本书让孩子们明白吧别人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看待。

4.绘本《外婆,你好吗》

推荐理由:借助“送人回家”这一充满生命轮回韵味的主题,表现出作者对外婆的怀念。

5.绘本《外公》

推荐理由:外公里离去了,留下美好的回忆。

6.绘本《守夜》

推荐理由:天亮以后两个孩子就要独自生活,悲伤中有回忆童谣的幸福。

7.绘本《不要哭的太伤心》

理由:爷爷去世了,生前希望孙子不要哭得太厉害。

二、书籍推荐

1.《小天才与傻大个》

理由:一个是先天残疾、拄着金属架,却有爱因斯坦大脑的小天才;一个是高大笨拙,有学习障碍,却心地善良的傻大个儿。原本两个不幸的小孩遇见了彼此,弗里克的机智加上麦克斯的长腿,组成“怪怪罗汉二人组”——有熊的力量,钢铁般的意志,和无边无际的想象力。他们坚强起来,互相帮助,成为所向无敌的最佳搭档。

2.《永远的狄家》(台版)

推荐理由:美国作家娜塔莉?巴比特创作的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现代的故事,对永生不死是幸运还是痛苦做了一番富裕想象力的思索。

3.《那年深夏》

推荐理由:成长是一个快乐与痛苦并行的过程,每天都在得到与失去中挣扎,这个过程,伴随一生,直到生命终结。人总会回忆,或幸福,或苦闷,记在脑海中,成为烙印,负重前行。残破的纸条,卷边的书籍,泛黄发脆的信件记录着我们或年少轻狂,或沉静如水的青春时代。我们渴望生命中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英雄,而后把我们变成自己心中那英雄的模样。

4.《地下121天》

推荐理由:《长青藤国际大奖小说:地下121天》是一部少年的精神小传,以一个发生在地下的现代都市冒险故事,挑战121天生存游戏,为少年传递向上的力量。随时预备在口袋的地铁票,让十三岁男孩史雷克在危急时刻逃进了纽约地铁,这一待,就是121天!

在纵横220公里、包含265个地铁站的“城市之下的城市”,史雷克要如何独自生存?列车隧道的一个秘密“房间”成了史雷克的家,而收集二手报纸和零星的废弃物之外,他竟在地铁中得到一份工作。

陌生人的关怀、免费的午晚餐、洞穴里的老鼠……当他好不容易找到家的感觉,故事“另一条轨道上”的列车司机威利斯将和他擦撞出怎样的意外结局?他还愿意向上走、返回地面生活吗?最终,这个强悍却感人的故事会传递给读者坚强向上的信念。

5.《生命与医学》

推荐理由:医学,面对的是复杂的生命现象,既是科学技术的主战场,也是人类自我关怀和探寻生命意义的前沿。本书深入思考生命现象、人类健康与医学的相互关系,解读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

6.《大流感》

推荐理由:“一本像小说一样好读的科学史。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科学、政治与疾病传播互动的过程,并述及传统医学演化至现代医学的重要里程碑。”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并思考如何应对这一次疫情。

7.《延续生命: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

推荐理由:权属以详实的材料和生动的案例介绍了生物的多样性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论文作者:袁利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依托新教育,语文学习有新招论文_袁利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