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一体育课堂常规训练的教学实践论文_秦绍辉

水平一体育课堂常规训练的教学实践论文_秦绍辉

云南省安宁市基础教育发展中心 650300

摘 要:小学水平一的学生对于体育课堂常规很陌生且对于整个校园环境也很兴奋,对于他们而言有组织、有纪律的上课是很难实现的,在教学的前期如何组织学生有序进行常规训练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常规训练。

关键词:水平一 体育教学 课堂常规 教学实践

水平一的学生大多还保持着一些不好的习惯,对现阶段的行为规范和课堂纪律这一方面都还比较陌生,没有什么概念,教室里面随便下坐位、和同桌说话、搞小动作,上课的时候就难以维持纪律。因此,教师要结合孩子们现有的情况,并结合孩子们当下心理特征,运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来引导孩子并进行教学。将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有序组织学生进行常规教学为现在的重点,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等方法创设课堂,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练习集合站队

水平一的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如何组织学生快速进行集合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重点问题,现阶段的孩子在集合站位上往往是找不到自己所站的位置,所以孩子们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往往是茫然的。那么老师在集合时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是这个问题的重点。在组织学生上课时,我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一:相互牵着左右同学的手,并记住左右同学都是谁。在相对高年级的教学当中,老师除了让孩子们记住左右同学是谁以外还要让孩子们记住前后同学是谁。由于现阶段孩子们年龄都在6岁左右,在站位时都记不住旁边的同伴,就算记住了也会混淆。根据他们的特点采用相对简单的组织方法,让孩子们只记住两边的同伴就容易多了。

教学手段二:学生左手叉腰向右看齐调整自己的站位。水平一的小朋友在集合站位上往往调整不好与左右同学之间的距离,集合时通常都是挤在一起,因此通过左手叉腰向右看齐能够很好地解决孩子们在集合时拥挤的问题。

教学手段三:通过游戏:快快集合,巩固集合站队技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孩子们大致知道站位的方法和自己的站位后,通过游戏来组织学生进行训练,达到巩固与提高。

二、活用口哨,规范课堂常规

水平一的小朋友对体育课的常规还是比较陌生,上课到处乱走、疯、打闹,这使得老师不敢轻易让孩子们自己去练习或者是分小组进行练习,影响了教学的质量,这也对老师如何组织孩子们有序进行练习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在教育教学中老师要考虑到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在根据孩子们的特点来创设情境,激发孩子的热情,使孩子的行为进一步得到规范。

三、组织灵活多变,提高学生学校积极性

水平一的小朋友有意注意能力比较差,无意注意占了整个阶段的主导地位,现阶段的孩子是非常喜欢游戏的,孩子们对老师们提出的各种练习都会表现为不耐烦。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时多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刚进入校园的孩子们注意力不易集中,角色如果在组织学生较长时间练习一个动作,孩子们就会出现积极性不高组织、纪律也难以掌握。如何使学生在课堂当中积极的去学习、去参与、去锻炼,这就要求老师要结合先阶段孩子们的特点,开发属于适合现阶段课程资源来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课堂学习兴趣,从而使孩子们通过教学不断提高自己。

四、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老师在给小朋友讲解技能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水平一的小朋友们在走进小学校门的时候,他们的头脑意识当中还保留着幼儿园上体育课的活动方式,对小学的一切都感到很陌生,老师的行为潜移默化的也会影响孩子们的发展。所以,在教学的前几个周,老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根据孩子们现阶段的特点,教师要在学生面前多进行直观展示,用直观的方式来促进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爱上体育课,从而使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在游戏过程当中,要让孩子们养成遵守游戏规则的好习惯,并注重体育课安全意识的培养。

教师培养孩子的课堂常规及行为习惯是一个漫长、艰苦、细腻的工作,教师在培养的过程当中不仅制定长期的教学计划及短期的教学目标,更要有潜移默化的培养行为。正如著名教育家梅茵所说:“习惯是一条巨缆——我们每天编结其中一根线,到最后我们最终无法弄断它。”

论文作者:秦绍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水平一体育课堂常规训练的教学实践论文_秦绍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