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学论文_刘水娣

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学论文_刘水娣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第三小学 523000

当我们发现我们的校园越来越漂亮,可是学生却越来越讨厌上学了,当我们苦口婆心地一遍又一遍讲解题目时,除了感动自己,加深了自己的印象时,学生却把自己的心门关起来,风刮不进去,雨飘不进来。我们感叹现在的教育多么像是老师摁着“牛头”吃草。一厢情愿地训练“牛嘴”要张开多少度如何吃草,岂不知“牛”吃草是它的本能。如何彻底转变老师的“被动教”为学生的“主动学”,是当前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通途。

面对现在的信息化时代,学生接受到的信息太多太杂了,课堂上的那个唠唠叨叨的模式,简直比催眠药效果更佳。学生讨厌被教育,又怎样会有好成绩呢?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学呢?

一、利用APP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何学生那么喜欢打游戏?沉迷网络的学生是如此如此之多,可是爱学习的学生为何就这么少呢?游戏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游戏中,学生不停通过努力通关、升级,获得荣誉,获得存在感。现实是,课堂上那些枯燥的知识点,尤其是计算的教学,我们都知道,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能力。例如在教学小数除法时,许多学生就会觉得计算复杂、数据又太大,厌学的情绪很大,计算正确率就上不来。计算不过关,老师也头疼,信奉“熟能生巧”的老师,更加喜欢不停让学生训练,结果悲剧了,题目是做了不少,正确率一样提不上去。为此,很多人在研究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像玩游戏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目前,很多的新出的App就可以帮助我们老师。例如“作业盒子”这款App,根据小学生好胜心理,设计了很多的游戏环节,把知识设计成游戏的形式,不停地通过通关来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可以通过不停的训练,使计算速度和正确率都达到一定程度,通过速算冠军赛,不停查看自己在全国的排名,使得自己获得成功感,不用老师再每天布置计算题,再每天辛苦改作业,学生就自觉每天去刷题,每天去要求对手来比赛了,计算能力自然不用老师担心了。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真正的教育是一种潜教育,当孩子意识到他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教育的意义已经失去。造成教育青少年障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就孩子的本性而言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当翻转课堂、慕课等新的教学模式顺应时代出现时,我们要使用它带来的便利,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翻转课堂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的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与交流。当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出充满趣味的、引人入胜的小视频,学生通过课外的时间去学习新知识,通过在线测试进行检测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老师通过了解情况,针对易错难理解的地方,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辅导,对没有掌握的学生进行及时辅导,争取做到了堂堂清、课课懂,这样的教学是不是我们老师跟学生都很轻松呢?

三、利用二维码来进行试卷的讲评

测试是检测学生的一种很有效也很常见的方式。每个单元的学结束之后,老师都会进行一次测试,以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可问题在于,学生掌握的情况是参差不齐的,很多情况下,老师就只能是抓大体,对于大部分的同学没有掌握的题目,在课堂上进行重点的讲解,而对于小部分的同学,老师确实很犯难,一来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顾及他们,二来讲这部分知识,对于那些已经掌握的同学来说,很是浪费时间,以致课堂纪律都是一个问题,会的同学很烦躁,不会的同学又岂是你简单的讲解就可以听懂的。著名的数学特级教师黄爱华曾经讲过这样的一个笑话,他问一位老师,考试时,你通常会怎么做?这位老师一针见血地说道:收试卷、改试卷、骂学生。这是很多老师的常态,我们以严格之心要求每个学生,可是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掌握很好,他们的接受能力有好有差,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待绽放的花朵,可是他们的花期不同,我们的统一要求对他们来说太苛刻了。面对这种情况,在我们二维码的帮助下,就简单多了。老师可以将试卷上的每道错题的讲解录成小视频,把视频生成二维码,发给学生,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有错的题目的讲解进行反复听讲,直到理解。

课堂的时间,老师可以拿来巩固知识,对知识点的举一反三,再一次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总之,面对现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我们老师可以换一种眼光,以一种全新的态度去接受这种挑战,不断地适合时代的发展,以促进学生的学为目的,探讨更多的教育方式,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一组漫画告诉你:中国教育最大困境,就是老师摁着“牛头”吃草,http://www.vccoo.com/v/cx6u71?source=rss。

[2]中国教育部 编 《数学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张春玲 翻转课堂: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教育观察,2014,(3)。

论文作者:刘水娣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8

标签:;  ;  ;  ;  ;  ;  ;  ;  

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学论文_刘水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