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显文 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 409800
【摘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更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营造氛围 转变思路 课堂效益 课堂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8-142-01
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空里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在这里我也想就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建设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前提
平等交流,互促共进。在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师生间才能产生亲和融洽的关系,学生自信心和主人翁意识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与学生进行知识和情感的同步交流,培养师生朋友式的关系。与此同时,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人人参与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转变教学思路,由教学生学会转变到教学生会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生接受知识,积累知识,特别是教材内容的掌握较多,忽视了课外知识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学生的负担过重,学习枯燥无味,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成为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最后结果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而高效课堂更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体验数学结论的探究过程。我们以前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的同学感觉学的还不错,就是考试取不到分。这正是因为他的学习只是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缺乏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采取有效的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任何教学过程都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的,而组织教学是教师为了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并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中,教学形式往往取决于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等。如在教授“集合”时,针对其中的一些概念和数集的记法都是特定的,此时如果采取探究式或发现式的教学方式就没有意义了,这时,我们可先让学生自学,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四、注重课堂形式更应该注重课堂实效
现今的课堂教学模式很多,但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校情和学情结合我们自己的学科特点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模式,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甚至不同的学生都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不能刻意的来追求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我们在临帖的时候更应该想象如何来破帖。如果过于追求形式,表面上看去课堂上热热闹闹,其实课堂上很难高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的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过于追求形式,到最后发现教学进度跟不上,很多知识学生掌握的不到位,达不到我们理想的教学成绩。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精心的准备课程
要实现课堂高效, 必须在课前下足功夫, 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 而是必须备教材、备学生。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做到对于教材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合理设计课堂教学, 做到重点突出和难点突破。
2.构筑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以人为本
在新课堂上,学生正从“学会”变为“会学”,教师正从“讲”师变为“导师”,课堂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正逐步形成。总而言之,为了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我们在课外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学术功底是根基,必须扎实牢靠并不断更新;教学技巧是手段,必须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必须师生双方融洽和谐、平等对话。学校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要善待每一名学生,做他们关怀体贴、博学多才的朋友,做他们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
3. 教师应该做到激励学生
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备课各环节,如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题目设计应注意难度梯度,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因此,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注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适当的时机鼓励学生。
4. 结合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无论学校生源是好还是差,建立高效数学课堂具有极多相似地方,然而,从总体来说,学校生源好,其教学模式并不是适用在生源一般的学校,相反,也是一样的。因此,对有些生源较好的学校,可以适当提高课堂教学要求,题目设置较深些,从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而对于那些生源比较一般的学校,则对课堂教学要求可以适当放低,题目设置稍浅一些。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
总之,在新课堂改革的逐步推动下,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重视过程体验,培养健康向上的情感,改变原来教师为主体的状况。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尽可能地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和学习技巧,迅速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打造高效课堂,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初步认识田梅 《读书文摘》 2016年
2.浅谈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严发银 《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
论文作者:张显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8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高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数学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8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