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的处理策略论文_周红成

论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的处理策略论文_周红成

贵州省兴义市顶效镇楼纳学校 周红成

【摘要】数学新课程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最大限度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心理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推行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文章尝试从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落实。

【关键词】数学教学;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120-01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如何在课堂上全面地处理好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学生的关系,许多教师还感到茫然和困惑,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造成课堂教学中许多无效的学习,如小组合作学习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热闹”而流于形式、过分强调教学情境的创设、课堂评价中的“表扬”铺天盖地、过分强调“探究学习”等现象。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一是要树立面向全体学习者,保障每一个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要确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理念,也就是说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我们该怎样落实呢?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笔者的理解,是从大多数中等生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数学教学的基本前提下,应同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推行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心理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推进分层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既能“吃了”,也能“吃饱”,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

一、教学目标弹性化,有效兼顾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对教学的实施具有诱发、导向、调控和激励的功能。教学目标的弹性,反映在教学要求方面,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求。例如,教材的正文和练习、习题中的基础题是要求全体学生都会的内容,而灵活运用和探索研究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同一高度的教学目标,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学生,教学目标的弹性,应是在把握学生基本状况和数学素质教育基础要求的大前提下,既体现《数学课程标准》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又体现部分优等生能够达到的更高层次要求,变全班同一的教学目标,为保底不封顶的分层教学目标。围绕弹性化的教学目标,为不同基础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并据此来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做法有利于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有助于诱发学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并有利于促使学生自我激励心理的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弹性化的教学目标也有助于教师灵活把握课堂教学,调控教学进程,把“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二、课堂教学层次化,有效兼顾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

课堂教学过程要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围绕弹性化的教学目标分层次施教。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增加学生的独立活动,课本让学生看,概念让学生想,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生析。坚持学生自己能学懂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学、学生自己能思考回答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体现学生获取知识的自主性,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就能用适合自己的速度去学习,从而达到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做到因人分层施教。另一方面是必须强化教师对学生独立活动的主导作用,做到整体把握,分层推进,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置于教师的引导、指导之下,让全体学生充分参与。由于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必然出现各类学生参与程度、学习收效不同的现象。以学论教,教为学服务,学因导发展,在学生独立活动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及时了解各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情况及所遇疑难,并依此因势利导,分层施教。此外,老师还可注意设计一些高难度的问题,供优等生选做,让那些学习还有余力的优等生获得更大发展。这些做法也可以解决在课堂教学时,优等生学习能力强而“吃不饱”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再有一点,我们教师还可运用优势激励原则,让优等生做小先生,辅导帮助后进生学习,这样做还能让优等生体会小先生的乐趣,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向上。

三、作业布置多样化,有效兼顾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

课后布置作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内容,提高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普通教学实践中,老师会根据中等学生的水平,给全体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能够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则显得过于简单,只能是浪费时间,相反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则可能难以独立完成而只能抄袭,当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为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多样化布置不同类型的课后作业。例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布置只要求学生简单应用所学知识即可解决的基础型题目。而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教师可布置一些需较复杂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的练习型作业。对于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教师则要布置一些应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的拓展型或创造型习题。当然,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来多样化布置作业,确实需要教师付出更大的精力去选择题目和批改作业,但教学效果是十分明显的,的确能促进每个学生更好地发展。

四、评价方式多能化,有效兼顾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

练习与测验是对教与学两方面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把握各类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来调节教师的教,改善学生的学。练习与测验具有多重功能,如达标检测功能、矫正强化功能、层次反馈功能等。这就要求命题结构要层次化、多能化,如在练习与测验中设必做题、选做题、拔尖题,在保证基础要求的同时,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在教学测验中,这种分层次命题、多能化的测试,对后进生来说,不至于考得太糟,减少了他们的学习挫折感,保护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对优等生来说,解答有较大难度的问题,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挑战自己和他人的竞争心理,更好培养他们去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显然,这样的练习与测验,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全体学生得到更好发展。

总之,要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注意教学目标的弹性化设置、课堂教学的层次化安排、作业布置的多样化思考和评价方式的多能化设计问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使全体学生得到最大限度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琦,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 2008年03期

2、吴福彪,重视个性差异 坚持因材施教[J].中国校外教育 2007年11期

论文作者:周红成

论文发表刊物:《科教新时代》2014年3月总第23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8

标签:;  ;  ;  ;  ;  ;  ;  ;  

论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的处理策略论文_周红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