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预习论文_欧阳达格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预习论文_欧阳达格

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龙窝乡小学校 616450

摘 要: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新课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策略。本文主要围绕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预习进行阐述,以期能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预习 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讲课之前首先要备课,而学生上课之前也要备学,这即是所谓的预习。预习在整个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预习的主要任务是对相关的旧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对新教材进行初步感知,并从中找出疑难点,以为扫清将学习新知的障碍做好准备。在我看来,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预习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将对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教师必须对预习的方法加强指导。但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对预习较为被动,普遍在预习过程中读得无力、无味,文章中未留下一丝预习的痕迹,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甚至还会养成做事草率的坏习惯。针对这一情况,我探索出一种简易、有效的预习方法。这种预习方法所采用的基本方式为学生自主活动,在自主活动中将预习要求予以完成,并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一、预习的方法

1.勾。大部分课文都要求学生对生字与生词加以掌握。当预习课文时,先用符号将生字与生词标出,以便加以区分和了解本课所要掌握的生字与生词。还可将学生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等标出。

2.读。借助拼音对勾出的字、词和句进行反复读,对易读错的字音尤其要多读。然后阅读课文,对课文的大意加以了解,从而将生字的读音记住。

3.查。对于任何要求掌握的生字与词语都要对它的意思加以了解。部分可以通过与课文句子相结合来理解,部分可借助图画来理解,但大部分还需要借助字、词典来理解。所以,对于生字和词语,应对字典多进行查阅,了解它的意思,看看这个生字还能组成什么词。

4.记。我们学习生字的最终目的是记住生字的字形。除了在理解的基础上将生字记住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较来对生字字形进行记忆。比较生字与以往所学过的熟字有什么异同,抓住不同去识记。比如“怕”字,与熟字比较就有“柏”、“伯”、“拍”等,抓住“忄”这一不同点,想到“怕”和人的心情有一定联系,这样就会很快记住“怕”字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可采用编顺口溜的方法进行识记。

5.想。在对生字词的音、形、义进行了阅读以后,再对课文进行阅读,思考课文讲的是什么,然后根据课后题,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并画下来。最后再看看哪些词语还不理解,将存在疑问的地方在书上做好记号,以便课上认真听讲或向老师询问。这样能使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预习的具体过程

1.通读整篇课文。对于一篇新课文,学生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在对课文进行通读时,应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了解课文大意;(2)将全部生字准确找出,标出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语句;(3)结合课后问题对全文进行通读。

2.将字音读准,对字词含义进行了解。借助拼音,将生字新词读准,对于不认识的字、不理解字义的字,要利用工具书进行查阅,将阅读障碍扫清,过好字词关。在一篇新课文中,一定会存在一些学生们不认识的字,不明白意思的词和难以理解的语句。这就要求学生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眼、手、脑并用,用笔划出预习时遇到的这些问题。若书上有这些问题的注解,那么在阅读时可与注释进行对照,自己弄清楚它的意思;若书上对这些问题没有注释,则应该使用工具书,查阅字典,尤其不能将那些模糊的字词和似懂非懂的句子放过。这种方法不仅对小学生较为适用,同时也适用于成年人。

3.朗读。大声、反复地诵读,能够很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预习阶段的朗读通常可读三遍,第一遍以巩固生字的读音为重点,要将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应对文章内容、思想感情及文章所要告诉我们的内容加以注意;第三遍要对文章结构及写作方法加以注意。

4.摘抄。可摘录自己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以及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词句。经长期积累,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5.思考。在各种预习活动之后,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思考在文字、语句、内容和思想感情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课时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与老师请教的,及时做好记录。在预习过程中还要多用心分析,将疑问找出,可在预习笔记上做好记录,这样可以保证在上课时带着疑问听讲,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更加深入。

总之,我认为预习的主要任务是读课文、自学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初步研究课文的结构特点、摘录好词佳句和提出疑难问题,而预习的常规步骤为默看——查问——朗读——摘抄——思考。事实上,不管使用什么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都应该是简易实用的、爱用的,还要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小学生的预习效果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珊珊 在规范下自主——小学语文课前的有效性预习[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1,(11),25。

[2]靳晓宁 小学语文有效预习策略探析[J].吉林教育,2012,(29),76。

论文作者:欧阳达格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8月总第2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8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预习论文_欧阳达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