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娓娓 陕西省定边县堆子梁学校 7186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一直担负着“用优美母语塑造人性”的重任,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之内带给学生更多的收获,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成为所有语文教师追求的共同目标,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1-076-01
现阶段的语文学科,可以说是最难见成效的一门学科,它讲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都过于急功近利,结果反而容易本末倒置。因此,我们不妨追根溯源,探寻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具体途径。
一、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
写一辈子教案的老师不一定会成为好老师,但写三年教学反思的老师一定会成为名师。教师这份职业看似单调重复,寒来暑往,工作看上去是一劳永逸的。实际上,只要对学生负责,就要做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时代在发展,学情也在不断变化,教师也要及时地更新教学理念并付诸于行动,才能带给学生更有价值的知识。任何一项工作都是如此,我们不能做只是看上去很努力的那一群人,庸庸碌碌却收效甚微,而是要学会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相信成为这样的教师,教育出来的学生自然也不会差。
二、精心备课,绝不上无准备之课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高质量的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关键。一堂课准备是否充分,教师自身会心中有数,学生也会心中有数。经过精心备课的一堂课上完之后,无论是于自身还是于学生而言都是一种享受。首先,要落实集体备课。个人的思想毕竟是有限的,和同行共同交流,往往能够碰撞出更多的灵感和火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风格,将别人的优点吸纳过来,逐渐成为更好的自己;其次,在备课之前,不急于翻阅教参,而是钻研教材,形成自己的思路,拥有自己的想法,否则的话就会形成羁绊,久而久之课堂也会变得一成不变;最后,充分备课,全面备课,特别是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建议形成讲课的逐字稿,将每一个环节都落到笔头上。包括每一个环节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否合适?他们如果回答不上来该怎么办?对于学情应该有大致的了解,并做出相应的判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一来,在上课时教师会信心满满,教学也会进行得有条不紊。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我们对于常用的教学方法都有所了解和运用,如何选择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方法呢?当然,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针对初中语文教学,有以下几种策略:第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真正的语文课堂必然是带领学生在文字的海洋里畅游,感悟文学的魅力的,是一种美的享受。因此,教师要学会运用教师语言、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方法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置身于我们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完成学习任务,何乐而不为呢?第二,设置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划分为人数相同、实力相当的不同学习小组,在课堂上针对一些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去解决,既能够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又能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与此同时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第三,优化课堂提问。印象中的语文课堂往往是由教师抛出来的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串联而成的,那么我们就要保证问题的合理性。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难易度适中,循序渐进,问题的数量也要控制,包括提问的时机是否恰当,在提问之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而不是教师的自问自答,这都是艺术;第四,当堂练习短平快。有的时候,学科之间也要互通有无,比如数学学科往往会在结束新课讲授之后进行十五分钟左右的当堂训练,我们也可以借鉴过来,趁热打铁,让学生掌握得更加牢固。可以在课堂小结时让学生进行总结,可以以练习题的形式呈现在课件上,或口答,都能够起到温故而知新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讲授《诗经》二首中的《蒹葭》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了第一首《关雎》,并且对于《诗经》相关的文学常识进行了介绍和当堂背诵。所以这节课我设置了复习提问这一环节,问题包括:《诗经》共包含多少首诗?所以又叫什么?收录的是哪个时期的诗歌?包括几个部分?等等问题。随机提问的效果不错,我们自然而然地就进入到了这节课的新授之中,衔接自然,过渡紧密。
结束语:总而言之,构建初中高效语文课堂,要求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紧跟课改的步伐;备课环节毫不松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赋予新时代的语文课更多趣味性。同时,教师也要保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实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语文课,提高学生的核心语文素养,在语文海洋里自由自在地畅游!
参考文献:
[1]胡立辉.运用试听课探寻语文“少教多学”新途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18).
[2]潘志峰.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4(26).
论文作者:田娓娓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高效论文; 课堂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也要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11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