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湛的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刘营

浅谈精湛的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刘营

辽宁省朝阳县羊山镇中心小学 122000

现代教学艺术论的开创者之一赫修特指出,如果一个人善于交流表达,即使他是二流学者,也可能是个优秀的教师;否则,即使有才华、灵气,个性也很迷人,也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

语言表达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师对课堂语言的驾驭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热情。生动形象、自然得体、幽默诙谐、悦耳动听的教学语言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接收信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美的感受,并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教学功底,还要具有精湛的语言艺术。

一、准确、鲜明、风趣、亲切的有声语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包括思想内容的正确性和表达的确切性两个方面。教师必须做到正确地分析课文的思想性、正确地讲解课文中涉及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不犯科学性的错误。思想内容的正确性还指解释词语时不随意减少或增加内涵,讲话符合逻辑,不犯逻辑性的错误。表达的确切性包括语音的标准动听、用词的丰富准确以及语法的合理灵活等。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以动听的语音来增加自己教学语言的魅力。小学语文教师还应掌握丰富的语汇,特别是一些同义词。因为同义词不仅能使语言表达精确严密,而且能使语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教师必须锤炼自己的语言,少讲或不讲多余的话、重复的话。语言精练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注意听讲的好习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有鲜明性。教学要尽量避免重复啰嗦、讲得过多但观点、概念又不鲜明,用词褒贬义不分,缺乏对比。这样讲课,必然失败。生理学规律表明:“对大脑半球的某一区域所进行的孤立的、持久的刺激,必然会使人处于昏迷和睡眠的状态。”因此,教师语言的鲜明性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风趣,就是运用各种巧妙的、出人意料的或引人发笑的语言、动作与表情,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强学生求知的快感和启发学生的智力。

实践表明,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凡是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习的一切,常能迅速掌握,提高学习效率。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其课堂语言仅具规范性和形象性是不够的,每天一堂接一堂40分钟的课,对于生性好动、好奇的小学生来说可能是一种难耐的“煎熬”。针对这种现象,只有巧妙地驾驭好课堂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才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二、教师语言必须形象、得体、自然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小学生开始能独立运用各种方法进行逻辑思维,但一般还离不开具体事物和形象的帮助。他们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不够强,只有对一些具体的、活动的、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才容易集中和稳定。这些特点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用较多的体态语言来配合口头语言。

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伴随说话的表情、手势及其他动作等。这些有形而无声的体态语言,有时能够直接表示某种意义,有时能够起到加强有声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体态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体态语言应当达到这些要求:自然、得体,富有启发性。自然的具体要求是:使用体态语言决不能勉强、急促、呆板,更不能做作。得体的具体要求是:使用体态语言要得当,恰如其分,虽然有时可以故意夸张一些,但必须适可而止。富有启发性的具体要求是:使用体态语言要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体态语言只有与有声语言紧密配合、互相补充、形成有机的整体,才有可能达到自然、得体、富有启发性的要求。

三、采用规范性、激励性的课堂教学语言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在将书本知识和教学用语融合成课堂语言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心理因素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课堂中,教师每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学生听课情绪,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这正是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作用。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

教师要熟练地使用激励性语言,首先应明确激励性语言的要求。第一,要善于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激励性的语言,更多的是从正面肯定入手,以赞扬的方式说出来,因而常常需要教师从消极中看到积极、从现象中看到本质、从眼前的状况预示未来美好的前景。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更远更高的目标,并促使学生为之奋斗。第二,要富有激情。要把学生从低沉的、悲观的、懊丧的情绪中鼓动起来,除了从理智上解惑之外,更需要情绪上的感染。因此,教师使用激励性语言,必须饱含激情,十分肯定,句式短促有力。第三,不言过其实。构建激励性语言的基本方式总是由现实推断未来,再由未来激发行动意识。

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有生命力的。因此,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技巧。

论文作者:刘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7月总第1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8

标签:;  ;  ;  ;  ;  ;  ;  ;  

浅谈精湛的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刘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