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论文_杨水福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论文_杨水福

福建省漳州龙海市民族中学 363100

摘 要:从实现教学民主、培养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模式、建立多元评价及注重学法指导等方面,提出了教师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学习,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最终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

关键词:学生 主体 教学 模式

一、实现教学民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融洽的师生关系易于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引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欲望。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油然而生。反之,学生对某位教师产生反感,就会对其所教课程失去兴趣,甚至厌恶。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投入,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在平等的条件下,用自己的激情吸引学生投入到体育学习活动中去。教学中教师要用亲切、平等、商量的口吻与学生交流,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呼声和要求;同他们交流思想,建立感情,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加强师德修养,不断充实自己,扩大知识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比如“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想的吗?”、“你发现了什么?”等。这种真挚的爱会唤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听其言,遵其嘱,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和老师一起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他们就会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气氛中充分展开活动,充分参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学生才会滋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

二、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锻炼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所在。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可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才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使体育锻炼习惯成为学生生活中的“自然”行为。而教师能否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变苦为乐,变厌学为愿学,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环境如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大的影响。如:借助游戏练习,增设体育比赛氛围。

如:在学习篮球运球动作技术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运传抢游戏”练习。利用篮球场,游戏内与之平行1米处划一线为禁区(只许接球队员在内,其余任何人不许进),每队人数4—7人左右。游戏开始,在中圈跳球,获球的队通过运球和传球组织进攻,设法将球给本队的接球员,接球员接到球后,该队就得1分。同时守队则积极组织防守,努力断抢,利用运球和传球转守为攻。这种方法,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显露无遗。

三、优化教学模式,提高主动参与意识

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教学。

体育教学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例如:为了让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让学生自由分析、谈论,确定组合的方式及练习的内容,有的小组采用了“集体奔小康”的练习方式,有三人组合进行“抬轿子”的练习,也有二人组合“双人跳绳”的练习,还有的则采取“跳格子”的协作练习,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练习情况,畅谈学习感受,并给予他们充裕的时间,让他们继续沉浸在刚才的快乐学习情境中,从中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及每个成员在小组中的作用及价值。这样,学生就会在最佳的情景中,一起主动地协作,积极地学习,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和锻炼创造条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如:在愉悦热身活动中,教师可让学生自由组合,创编或选择热身的内容,有的选择韵律操,有的选择“兔子舞”,有的选择游戏练习,还有的则采用变化动作的慢跑,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积极思维,踊跃练习,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才能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给了其他学生启发,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又如:比喻启发法,它借助联想这一思维形式去理解新知识和新的技术原理,一个恰当妥切的比喻就能沟通各个孤立的表象,使之建立联系。根据类比推理的逻辑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事物,掌握技能,如用“鞭打”来比喻投掷标枪的出手动作;用“电流”来比喻投掷实心球的用力顺序;用“弯弓搭箭”、“离弦之箭”来比喻短跑的起跑教学过程等。如此一来,学生就会产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和责任感,达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提高教学质量等目的。

四、建立多元评价,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在学生的成绩评定过程中,教师在成绩评定时,要注重学生技能掌握和素质的提高,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强调互助与合作,强调在学习中的不断提高,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互助合作精神做为该项目成绩的一部分(即过程占成绩的45%,而所测的成绩只占40%),另外根据学生学习该项目的前后成绩进行比较,有进步加10分,没进步则不加分,此三部分相加即为该项目的最后成绩),学习过程的评定采用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结合,教师提供有关学生的记录,如出勤记录、表现记录等,把学生的课堂表现融入评价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自我表现、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同时,强调学年或学期成绩还包括学生课外活动的表现。如本学期的课外活动主要内容——中长跑:主题为:我健康,我要跑;目标为:本学期课外完成跑65000米的里程(每周星期一到星期五放学后进行跑步,第一周开始跑400米,从第二周开始每周跑的距离增加200米。如果碰到雨天,则可用跳绳来代替,跳一分钟代替跑100米的“等价交易”的方式进行,这样不用18周时间就可完成);讲明完成的方法:今天的距离加上明天的距离。要求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即要求学生坚持每周周一至周五五次的中长跑),并制定有关表格让学生人手一份,每日对自己跑的距离进行记录。同时发挥体育小组长的“监督”作用,让学生跑后向小组长报告,由小组长进行登记记录。在学期末上交,教师根据学生的记录(结合小组长记录)分别确定100分、80分、60分、40分、0分,该成绩占学期或学年成绩的20%。如此做法,能有效促使课内与课外的互动,获取成功体验,建立自信心。

五、注重学法指导,学会自我锻炼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过程是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完善人格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对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自主学练,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如:在学习滚翻动作时,教师引导学生联想小时候经历过的滚翻动作,如双手抱膝前滚翻、两腿交叉前滚翻、分腿前滚翻、双人前滚翻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相互观摩、相互评价,教师再给以适时指导与纠错,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提升,这种方法,既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又如:启发法。学习弯道跑技术时,教师首先设置问题:你用同样的跑速,在跑内侧道次和外侧道次时,感觉那个更容易?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跑得快且跑得好的同学的摆臂、身体姿态及脚掌的着地部位与跑得较差的同学有什么不一样?再启发学生思考:摆臂、身体姿态及脚掌着地技术与弯道跑的能力有什么关系?学生经过相互交流、讨论后,教师再结合技术图片及示范,讨论并明确哪些技术动作需要改进等。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在不减速的前提下,在由外至内的弯道上按技术要求进行练习,找出适合自己的技术动作及锻炼方法等等。这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交流与讨论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自我锻炼的方法,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体育,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寻求新的教学突破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落到实处,从而实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一堂体育课都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邓永明 马红地 体育教学民主化的探讨[J].体育教学,2012,1。

论文作者:杨水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3月第27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5

标签:;  ;  ;  ;  ;  ;  ;  ;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论文_杨水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