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开放式美术课堂在新课改中的作用论文_张聪

阐述开放式美术课堂在新课改中的作用论文_张聪

山东省惠民县第一实验学校 251700

如何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要为儿童创造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获得快乐。绘画是每个孩子抒发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径之一,美术课是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快乐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体验成功的关键。近年来,我们走出封闭、单一的课堂,创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发展个性。

一、为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

教师与学生的接近度直接影响着情感交流,教师与学生距离的缩短以及师生面对面机会的增多可以增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因此,教师应该经常置身于学生中间,利用自己和学生的空间接近度,促使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表现更为积极主动,因为教师的靠近会被学生看作是对他们的喜爱、赞同和友好。教师如果习惯走在学生中间讲课,与他们一起动手实践,以他们中的一员的身份参与活动之中,就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和谐温暖的气氛,也会提高教师的作用和加深教师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的姿势、动作受个人风格、气质的影响。反映在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情况是教师的姿态亲切、谦和,对儿童的行为举止以手势、眼神来暗示,以面部表情来表示赞同和反对,这比严格的管理和申斥效果更加好。一般来说,微笑可以造成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能起到提高学生活动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作用。在自由活动的课堂上,教师的姿势和动作更是不拘形式,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一对一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儿童通常更喜欢接触,它胜于口头或目光交流。接触是课堂交流的一个自然部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自主发展

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有计划地巧妙设疑、置疑,创设问题情境, 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欣赏者、模仿者,而且与教师共同面对问题情境解决问题,成为讲授者、表演者、创造者。美术教学也必须在一种氛围中、一种文化中才可能进行。如果学生由头至尾都不能走进你的思路,那么美术教学就难以继续下去。毫无疑问,对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甚至比渊博的学识更为重要。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业负担的轻重,决定着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和空间的拓展。

三、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表现形式空间提高学生创作能力

时代在发展,新的课程观为21世纪的美术教育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拓展和组织形式上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和新的可能性。因此我在美术教学的表现形式上突出了选择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方式,都能突出自己的闪光点,都能获得成功。如在《小纸船的梦》的教学中,我把制作立体场景作为重点,为使学生对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挡现象有初步的认识,促进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观察和表现遮挡关系,我在导入上直接切入遮挡现象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自己直观的感受,老师点出这种现象在美术中叫遮挡关系,启发学生说出身边的遮挡现象。在制作中,我让学生说出可以用几种形式表现主题,学生说出可用绘画、纸工、泥工等形式去表现。学生准备了不同的材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形式,发挥自己的创作特长。使学生在选择中有了兴趣,在选择中有了自信,在选择中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从学生画出的、剪贴出的、泥捏出的合理有遮挡关系的景象,你就会发现学生对生活的创作热情、展示自我的激情、创作美好未来的豪情。因此,开放性、选择性的学习给每一个学生创设了成功的机会和希望。

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在教学中我通过电脑网络、收集资料、参观访问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大量接触美术作品,拓展其艺术视野,吸收时代信息和多元美术的艺术观念,引发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思想的深度。在《欢腾的大西北》这一单元,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前作业:收集有关青海、宁夏等地的资料——照片、图片、画册、邮票等。那天上课前,我刚跨进教室,孩子们哗地全围了过来,他们纷纷递过来找来的资料,有图片的,有文字的,他们有的相互交流,还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向我讲起了青海的故事。看着他们那快乐的神情,我知道他们这一课有许多内容画了。通过网络、图书等手段,孩子们不仅找到了有关资料,也找到了学习的快乐,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都跃跃欲试地用不同的形式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西北的热情,增强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意识。

五、为学生创设自由评价自我表现的舞台培养学生能力

激励性评价是教学中的艺术,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课。这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育手段之一。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上会有一定差异。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学生的美术作品,更不能用“画得像不像”来衡量学生的作品。在教学中,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时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画得差的要表现他的“闪光点”,表扬你“想法好”、“用色大胆”等等其它方面,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创作,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对美术作品的评价结论也就不同。在每次下课前给孩子评价自我,可以相互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了宽容。

论文作者:张聪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7

标签:;  ;  ;  ;  ;  ;  ;  ;  

阐述开放式美术课堂在新课改中的作用论文_张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