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学中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及应对论文_马凤华

浅析教学中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及应对论文_马凤华

(齐齐哈尔第十六中学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5-009-01

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外界的无端干扰,自身的状态,教师因素等作用,往往造成课堂上学生注意力的分散或注意力不能专注持久,从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只有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愉快的心情,具有良好的状态,并能很好的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才能正常的学习、生活,进行正常的智力活动。

一、学生自身状态对注意力的影响

有的学生喜欢课间运动,一时兴起活动量较大,造成一定的疲劳,使血液供给主要集中在与运动等相关的系统,脑供血不足,待进入下一节课时,导致难以进入正常课堂状态,精神一时难以集中,注意力分散;再如课间有的学生打闹,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还逗留在打闹事件的"输与赢"上,与此相关的大脑皮层还在处于兴奋状态,而与学习有关的大脑皮层受到抑制而产生的学生注意力的分散,甚至出现了课间没有结束的"战争"在课堂上继续的情况。诸此种种都会影响课堂上的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课间的良好纪律,学生的适当休息、自我调整都是上好下一节课所必需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当做好这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从而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教师不能忽略课间情况对课堂教学工作的间接影响。可见,科学合理的作息制度才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专心致志的上好每一节课。

学生的营养状况不良导致学生注意力下降。科学合理的膳食才能满足青少年生长发育和从事学习活动之需要。中学生每天起床早,要进行一上午学习等活动。因此,早餐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生的早餐或是数量少,或是质量重视不够而被忽视。不吃早餐或是早餐吃的不好的学生,往往在上午第二节课后就会出现头昏、心慌、四肢无力等低血糖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早餐能量供给不足所造成,因为脑组织功能活动所需要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但是,脑组织中含糖极少,需要随时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来氧化供能。因此,经过一、两节课的学习,学生的注意力必然下降,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的例证是学校早晨升国旗,有的学生在站立的时候突然出现昏厥、摔倒的现象。教师有必要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不吃早餐的危害性。考试期间、运动期间的饮食营养都应有一定的科学性。此外,家庭的环境、社会的影响、学生身体的疾病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注意力有关。

随着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这一时期学生的自制力不断的提高,一些有较强的学习进取心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自行其是,不随教师的教学进度走,其注意力完全脱离课堂教学。对这样的学生,对其积极进取的行为应当给予肯定,但应使学生接受老师的教育与辅导,正确的认识、评价自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无论是教师的专业知识深度、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教材大纲的把握、考试发展趋势等都非学生所能赶上的,教师要通过积极引导,使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的教学走,提高学习效率。

只有充足的睡眠,学生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才能消除学生一天的疲劳,睡眠是恢复体力、脑力的重要措施。有句话说得好:不会休息的人,也就不会工作学习。有的学生由于睡眠不足,导致上课时打盹、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记忆力差,学习效果事倍功半。

一些学生只注意学习,缺乏适当的文体活动,导致脑机能下降;大脑的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百分之二十五,人们长时间的学习思考,血液循环减慢,流经大脑的血流量就会减少,脑的营养和氧的供给量就不足,产生暂时"脑贫血",出现头晕现象。大脑疲劳通过适当的文体活动可以得到缓解。适当的文体活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脑的机能,学生才能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注意力才能集中。

二、与课堂无关强烈刺激造成的学生注意力的下降

例如上课时,室外的倾盆大雨一下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应稍稍停顿一下,通过提问分散好奇心强的学生,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重新转移到课堂上来,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如个别学生的打闹、学生的一些与课堂无关的无理取闹等也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情况下,教师不宜把事态扩大,如果针尖对麦芒的处理个别学生,反而使学生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易产生不良的后果,这时需要冷处理使情绪激动的学生尽快冷静下来,待课后处理,这样既不会耽误课堂教学,又可使学生有反思的机会,从而有利于问题的处理解决。

三、教师方面的因素导致学生注意力下降

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般人只能持续二十分钟左右,超过二十分钟就会有意识的加以转移。如果教师不了解这个特点,教学平铺直叙、照本宣科、手段单一,易使学生昏昏欲睡,产生相应的抑制,显然无法克服学生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教学理念上变换,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变换。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从教学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从绝对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样我们的课堂也会生机勃勃,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在一定时间内刺激和维持学生们的注意力的提高。

此外,教师要善于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学生只有处于注意状态才能专心致志的学习。注意这一心理过程也与学生的意志品质密切相关,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强,能克服自身与外界的种种干扰,使注意力指向与教学有关的活动中。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重要性。

教学中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很多,情况也很复杂,也因人而异,教师只有抓住规律,正确引导,做个有心人,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论文作者:马凤华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  ;  ;  ;  ;  ;  ;  ;  

浅析教学中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及应对论文_马凤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