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栽培技术_草果论文

草果栽培技术_草果论文

草果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草果论文,栽培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草果苗繁殖

分株繁殖法(无性繁殖)

分株繁殖是从已结果的草果植株上切割一部分带茎秆的根状茎和须根作种苗,作种苗用的植株要选择生长健壮、叶芽饱满的直立茎,分株的时间一般在冬、春两季进行。分株时用锄头或砍刀从直立茎基部切取20~40厘米长的一段根状茎,并将直立茎的上部(约留下30厘米)切去削成斜口,分株苗在远送途中,要严防损伤或碰断叶芽,以保证植株在新根系生长以前保持一定的营养水分。分株移植时要在植株上作个南向的记号(标出茎秆朝南的一面),虽是耐阴植物,但对光也有一定的反应。分株繁殖生长力较强,2~3年能迅速形成群体开花结果,6~7年便可进入盛果期。

种子繁殖法(有性繁殖)

一般大面积栽培草果主要是采用种子育苗繁殖。为培育壮苗,使其达到速生、稳产、高产的目的,必须严格做好种子采收、保管、苗圃地的正确选择,整地和苗期管理等几个主要环节。

(1)选种:种子是培育壮苗的基础,一般作种用的草果母株须选择株龄在6~10年生,群体或植株完整、发育良好、生长旺盛、结果多、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植株。草果种子应选择完全成熟,且果皮光泽好、果大、籽粒饱满、无破损的果实。果实内种子呈银灰色,具备甘甜味的为最好。每穗果要弃其头、尾部的特大和特小的果实,选其中部果实,每个果实的种子也要弃其果实两头的籽粒,选择饱满,光泽好的中部籽粒作种子。采种时间在11~12月份进行,一般做种的鲜果摘下后最多只能堆放15天左右,时间过长则容易霉坏而影响出芽率。

(2)种子处理:由于种子外有一层白色胶质纤维丝状膜包住,水分和氧气难以渗透入胚,如果不除去丝状膜,将会影响种子发芽,因此,要用草木灰或细砂反复搓揉,除去种子表面的薄膜层后才播种。

(3)苗圃地的选择:苗圃地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种苗的生长。为了使播下的种子能正常发育,出圃时方便移栽,苗圃地应选在靠近移植地。选择排、灌条件较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含有机质较多的森林土;坡度5~15度,坡向以东北向或西北向的半阴坡;要求荫蔽度为30%~60%,在常绿阔叶林下设置苗圃,也可采用人工搭棚满足荫蔽条件。不在多年的苗圃地和常种瓜果、蔬菜的熟地上育苗。

(4)整地播种:精细整地是培育壮苗的关键,它有利改善土壤通透性。整地的质量和方法,一般要求将表土翻10~20厘米深,熏烧土伐,打碎土块,拣去杂草和石块,使土壤充分细碎,并与底肥充分拌匀后,方能播种。

根据育苗经验,苗圃地应多施腐熟的有机肥料,配施适量的磷钾肥。播种可采用撤播和条播。播种时间以12月为好,冬播的种子因采摘后未经过贮藏,萌发能力强,播种后出苗率高,且生长整齐。采用撒播的,播后浅层细土覆盖,采用条播的,播幅相距5~6厘米,每粒种子间距2厘米,种子播下后,浅层细土覆盖,以不见种子外露为宜。播种量一般每亩5~10千克,出苗率达60%~80%,每亩可出苗50000~60000株,一亩苗圃地培育的苗可供150~200亩大面积地块种植。

(5)苗期管理

除草和间苗是苗期管理的基本措施。管理的标准为除净杂草,以利于种苗生长和发育。除草次数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间苗以苗高10厘米左右为最佳时间。

苗期管理还应注重防旱和强日晒,做到视旱情浇水,经常保持苗床湿润,如遇强日照天气,应搭荫棚,防止出现烧苗。当种苗高达45厘米(4~5叶)左右时便可移栽。移栽时间以6~7月为最佳,也可在秋末移栽。

园地

园地选择 草果生长的条件要求海拔在1200~1800米之间、郁闭度在0.5~0.7之间腐殖质深厚的森林黄壤、棕壤的阴坡,土壤常年保持湿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环境为宜。

园地整理 整地时间:应不影响定植时间。一般以夏末、初秋为宜,这个时段雨量少、气温高、日照长、杂草生长量大、种子尚未成熟的时候较有利于曝晒挖出来的空塘和土壤。达到改善土壤通透性和充分消灭病、虫、草害的目的。首先清理杂草,视林地的具体情况梳枝调整郁闭度。视种植规格打塘,打塘后25~30天回塘,回塘时应先填放杂草、枯枝落叶物和地表土,约占塘深20厘米,然后用取出来的表土拌底肥回填至呈龟背状待移植。

移栽

育苗移栽 一般株行距为1.5×2米,坑塘的规格为80×80×40厘米。这时由于幼苗已经形成了根系和茎秆,栽植后能较快地恢复正常的机能,生长快,并能抵抗不利条件。因此,凡是在有条件的地区,都应采用这种方法。为了提高移栽成活率和保证质量,移栽时使用的幼苗要生长健壮,苗高一般要求是35~40厘米,径粗1厘米以上,根系8~12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移栽时,按栽植密度,每塘栽植2~3苗。要使苗木根系在塘中自然舒展,填土后用脚踩压,使根系与土壤密切结合。在栽植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苗木不受损伤,特别是根系不能暴晒和裸露时间过长,栽不完的种苗要假植在林荫下,避免失水萎蔫。

分株移植 分株移植的株行距一般为1.5×3米,坑塘的规格为70×60×40厘米。按分株繁殖法所述的方式进行分株,分株后按南向标记移植塘中,移植时将茎及须根埋入土中,距地表8~10厘米,用土压紧,细土覆盖。

管理

草果幼龄期 这段时期是从种苗移栽以后的2~3年。草果在幼龄时期,由于形成群体,适应性差,适应能力弱,易受杂草、灌木的侵害,因此,幼龄时期每年应进行三次除草。第一次在雨季来临以前进行,以保证植株在雨季时有充足的水分吸收。第二次可在7~8月进行,这段时间由于气温高,雨量充足,植株和杂草都生长旺盛,要及时地除去林内杂草,第三次宜在冬季11~12月结合追施磷钾肥和草木灰进行除草,这样,切断了地面毛细管,就可保住土中水分以减少低温寒害和干旱季节的旱情侵袭。每次除草时,将砍下的杂草放在两棵植株的中间或其周围,让其腐烂,以增加土壤肥力,同时又起到保湿,促使须根生长的作用。

苹果成龄期 草果定植后3~5年,分株生长较快,母株经过不断分株形成群体,随之开花结果,进入成龄阶段。这一时期是草果栽培上最有经济价值的时期。草果大都是移栽后第三年开花,第四年结果,第七年以后进入盛果期。这一阶段的长短,与抚育管理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如果栽培管理搞得好,可连续结果20年以上,反之,第10年以后产值就显著下降。这一时期,草果对水分的要求不断增加,因此,根据草果生长发育时期的不同,适时进行抚育管理,及时调整园内水肥供应、提高产量、延长经济寿命最重要的措施。成龄期草果园地的抚育管理应根据立地环境条件和植株生长情况随时进行除草、施肥、培土、调整荫蔽度等。如遇天旱,要开沟引水进行灌溉,雨量过多致落花烂蕾时,可将周围的草割光或用人工细心地清除花蕾周围的杂物,使其通风透光,以免嫩果腐烂。草果开花时,应注意保护根部和花苗,防止鼠害。大的抚育管理每年还需进行三次。第一次在3~4月进行,这段时间正是草果开花季节,为了防止杂草争水争肥以及枯枝落叶捂盖花穗,影响草果开花和昆虫传粉,要及时清除周围杂草和植株下部的枯枝落叶。第二次应在7~8月进行,主要是除去杂草。使养分集中,促进果实壮大、籽粒饱满。第三次应在10~11月收果后进行,在清除杂草的同时,当年枯、残、病茎秆砍去,以便改善林内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花、叶芽的分化。

施肥培土

林地施肥 草果林地的施肥分为成龄期施肥和幼龄期施肥。两个时段的施肥都显得十分重要。一般幼龄期即在定植后至开花前,约3年。这期间林地内土层腐殖质较丰富,土壤湿润疏松,十分肥沃,幼苗定植以后就地吸收养分,且上层还不断有落叶在地面自行腐烂形成新的肥源给予补充,幼龄期所需营养基本得到保证。所以,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只需在冬季适当增施些磷钾肥或草木灰,以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但对于瘦薄贫瘠的土壤,则必须勤施、薄施农家肥、化肥等作为养分补充。

草果进入成龄期后,每年都要开花结果,由于植株固定生长在一个地方,土壤养分为供植株生长、开花、结果被不断消耗,林地养分不足,如果不及时给予补充,就会直接影响草果的长势,产量也会随之逐年下降,从而大大缩短草果的经济寿命。所以,必须及时施肥,施肥时间一般在11~12月草果采收后进行,把老植株砍除后,每丛施腐熟干细农家肥1.5千克,钙镁磷0.5千克,腐殖土(山基土)3~5千克,拌匀后直接撒施于草果丛下。

培土 由于草果是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茎沿地表蔓延,因此,栽培后地面无法进行彻底松土及深挖,否则易将鞭须根挖断,对衰老“散蔸”的植株,每年都要适量培土,促进植株的分株和根系的生长,一般培土不宜过多,以不覆盖横走根茎的芽为宜,开花季节千万不可培土,否则会将草果花蕾捂起来,导致腐烂、减产。培土的时间应在收草果后的12月左右,可与施肥结合进行。

病虫害防治

种植的情况来看,草果的病虫害较少,危害相对较重的主要是为害幼苗的立枯病,3~4月间发生,严重时会造成成片倒苗。防治方法:1.播种前搞好土壤消毒;2.幼苗出土后用1∶1∶120倍的波尔多液预防;3.发病后,拔除病株,在病株周围撒石灰粉,用50%多菌灵1000信液,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草果病害

草果病害种类不多,只要防治得当,不会造成大的经济损失。

草果花腐、果腐病

在查看草果园时,常看到靠近水沟处,常年湿度大、土壤黏重或植株根茎处有长流水通过的地方,以及花开时被落叶、杂草压住的,出现花腐病和果腐病。花还不能完全开放就萎蔫、腐烂;果实未成熟便发出酒糟味,继而腐烂掉。

症状:花湿腐,早落。花穗柄也有酒糟味,病花多,全穗花均易腐烂,连一个草果都不能结在花穗轴上。

草果生了果腐病时,病菌由下而上浸染,致使果穗腐烂,果子腐烂由花蒂开始,然后逐渐漫延。病斑有水渍状的晖圈,于后有白色的絮状物和粉粒状物。

病原:未定。

据有关人士分析,可导致腐烂的原因是水生真菌加细菌共同侵染的结果。

防治措施:1.在水源好的园区,避免沟水长期淹蔸。沟边地段应适当稀植;2.在开花初期,可喷0.5%波尔多液保护花序。病重区连喷2~3次,每次间隔7~10天。

草果叶斑病

症状:叶片有0.4厘米左右大小的不规则灰斑,中央似乎很易穿孔,镜检中看到细菌。看来是一种细菌性叶斑病。

防治措施:可参考花腐、果腐的防治方法,并注意荫蔽树的病害防治。

草果基腐病

草果植株发病后茎叶变黄,枯萎而死,同时地下部分变得发软腐败。有明显的发病中心,严重者在草果生长中期会全株枯死。

此病初期从靠近地面的茎上和芽尖等处开始,呈暗绿色水渍状,随之发软、软腐,叶片下垂,会使全株枯萎或萎蔫倒状。剖面观察到腐烂是从芽尖开始的,茎和芽受害后,随之向地下部分蔓延引起根状茎腐烂。最后全株死亡,造成缺株、缺丛。发病期为7~8月份。

症状:潮湿条件下,近地面草果被害部位周围可以看到白色棉絮状物。

病原:未定。

防治措施:1.注意选择排水、通气良好的坡地种植;2.在发病初期或中期,用1∶250的敌可松水剂灌根,每棚1千克即可;3.发现草果病重时要将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石灰进行土壤消毒。

相关链接:

草果的食用价值

草果是一种调味香料,为我国广大城乡人民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苹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气,增进食欲,是烹调佐料中的佳品,被人们誉为食品调味中的“五香之一”。炖煮牛羊肉时,放点草果,既清香可口,又驱避膻臭,因此,草果一直都是紧俏商品。尤其在新疆、甘肃、内蒙、宁夏、西藏、陕西等常食用牛羊肉的地区,更受喜爱。

草果的药用价值

草果味辛性温,有温中健胃,消食顺气,祛寒湿的功能,并能解酒毒,去口臭。果实入药能治心腹疼,食积不消,止泻,呕吐,食欲不佳,咳嗽痰多,胸满腹胀等症。对苹果药用功能《本草求原》、《本草纲目》等古籍都有记栽。

草果的生态价值

由于苹果的生存环境是在常绿阔叶林下的山凹之中,不跟其他作物争地,又可充分利用林间资源,保护常绿阔叶林,涵养水源,保护水土,为农业稳产高产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草果的经济价值

栽培苹果好处较多,种植三年后即可开花结果,七年后进入盛果期,连续结果20年左右,一般都可以生长几十年。另外,它的管理相对比较粗放,投入低。

联系电话:0871-3126725

标签:;  ;  ;  ;  ;  ;  ;  

草果栽培技术_草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