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论文_罗美荣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论文_罗美荣

罗美荣(广西百色市乐业县逻沙乡中心小学 广西 乐业 533200)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5-0013-01

在新课程改革的体系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正在发扬农村学生数学学习的优点,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自主思维上、合作探究上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目的、态度、方法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较大的进步。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应因材施教,灵活多变,有意识地给教学注入一些兴奋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下面,我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重视知识形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兴趣

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大多具有实际的背景,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而忽视了对其原型的抽象和分析。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际问题,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他们的途径和实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此外,还应适当补充一些有趣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对教材中没有给出实例的抽象概念,老师应选编一些有趣的实际问题进行教学。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加强了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而且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办事的效率和成功率。

二、运用多种手段鼓励学生

数学学习的方法是多样的,通过看书,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数学的逻辑性思维;通过做题,可以锻炼学生灵活的计算和理解能力;通过关注生活,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丰富的数学知识。无论是哪一种方法,我们都可以在课堂上加以尝试和利用,不断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有一点,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兼顾,那就是要不断地给予学生鼓励。

成长的旅途中,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鼓励,这是人类的基本社交需要,也是学生心理开始成熟的一个标志。为了不断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多样化鼓励学生。学习成绩有了进步,虽然不是很优秀,依然可以给他评语:“这次很棒,再接再厉”;课外活动中某学生用数学中三角形最稳定的方法搭建了一个三脚架放置同学的衣服,老师看到之后可以表扬他“活学活用”,在一次校运动会中,她跳绳比赛得了第一名,我就及时在她的数学作业本上写上“祝贺你跳绳得了冠军。谢谢你为我们班夺得了荣誉!把跳绳比赛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用在学习上,老师相信你也一定会取得好成绩”。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是未来之星,都需要我们加以呵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把游戏引入课堂

小学生都喜欢玩游戏,我们就可以把一些数学知识利用游戏的方式来展示。数学教学中的游戏活动,内容和形式都非常丰富多样、灵活多变,比如有操作性的教学游戏,竞赛性教学游戏,数学智力游戏等。例如,我在教学每一单元复习内容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挑战,应战”: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小组出一道需要应用本单元知识的题目,出题符合要求的加一分,然后挑选一个小组来做,做对的也加一分,其他组同样如此。这样学生兴趣浓厚,把一堂本来是沉闷的复习课,上成了一堂活跃的课,从而达到了老师的目的。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具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学立体图形时,这一节接近于实际生活。我在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让他们自己总结、交流他们对立体图形的感受、自己动手制作熟悉的立体图形,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利用丰富图形构造生活实景。这样避免了我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记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还应该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数学实验中去。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教师演示教具,学生观察,学生没有通过自己的实验去发现、总结定义、定理、结论等,这样的知识学生掌握得也不牢固。而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变化”时,让每个学生做了几个相同的长方体,刚上课,我就让学生分小组玩已做好的长方体,五分钟后,我向每个小组发了一张纸条,上面写到:“你们小组通过玩,发现了什么问题?请展开讨论?”刚开始,有部分同学不知道干什么,通过讨论后,学生发现的长方体的拼和截引起表面积的变化越来越多,最后在同学们的汇报中,学生自己归纳出变化情况。这样,班上的同学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掌握了知识、突破了重、难点,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

五、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是受教育者,不是被动填知识的“容器”,不是接受训话的工具,而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课堂改革,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会学生会自主学习,提供适宜的机会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自主探索,自主创造的实践中,从而对学习产生深厚的兴趣。我们应做到:优化课堂教学原则,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狠抓课堂教学三大环节,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应该说是基础教育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的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不断完善自我。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各种有效教学手段,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体会到学习中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掌握知识,增强技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地游弋于数学知识的海洋,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数学能力的欲望。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论文作者:罗美荣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论文_罗美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