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视野下的小学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初探论文_郑美宏

“中国梦”视野下的小学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初探论文_郑美宏

郑美宏(漳州市实验小学古雷开发区分校 福建 漳州 363000)

摘要: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一概念被看作是一种生动地描述,当“中国梦”首次被阐述时就马上得到全世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全国人民的纷纷响应,小学生关乎中国建设的未来发展,需要打造四个理念,才能仔细探索存在于中国梦视野下的小学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

关键词:中国梦;教育;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5-0177-01

一、消除出身差距的影响,坚决营造“公平正义”氛围

社会公平的出发点是教育公平,如今,受教育者来到社会后竞争力不同的,其原因是因为每个人出生地不同,得到的教育资源也不一样。

小学教育资源有效配置。教育的原则是寻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它是一种公共产品。要想使教育产品的公共性实现利益均等、公平开始,就必须使教育资源的最合理配置在城乡、地区、校际之中进行;小学教育体制革新要加速。教育公平起源于制度的合理。教育的不公平主要来源于制度的不合理。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办学为辅的教育新体制在小学教育中要逐渐实现;小学教育经费投入要增加。协调小学教育政策,增加小学教育供给,提高小学教育投入,使小学教育的需求得到满足,是降低小学教育不公平现象发生率的重点。

二、调整共教的习惯,坚决打造“因材施教”的观念

从小见到的人、事物不同,智力、学习快慢,学习进展、行为方式的较大不同,是由于小学生出生于不同的家庭。务必专门打造专属的教育“菜单”以应对不一样小学生的个体差别,才能得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作为教育工作者看待学生要准确整体。因材施教是否实现的第一要素,是整体理解和认识小学生天赋和后天基础。写到这,我想起孔子因材施教谈“仁”的故事。弟子颜回问什么事仁,孔子说:“克已复礼为仁”,子贡问仁,孔子却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大而达人”,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讱”。孔子是在对学生相当熟悉的基础上的因材施教,要想因其“材”而施教,就必须明白学生之“材”。要想做好因人而异地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者要正视、理解并仔细研究每名小学生的性格不同;“施教”需因人而异。为了使教育效果达到最优,其最正确的方法就是以熟悉学生为前提实施对应的教育方式。从事实出发,每个小学生都能成为对祖国和中国梦有用的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去除教育“独角戏”的弊端,要建立“齐抓共管”思想

根据小学生的生活轨道,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放学后回家和父母相处,假期可能会在社会。所以,小学生的生活特点需要多方而不是一方的社会力量,来共建全面联合、齐抓公关的教育局面。

教育过程中,学校主战场要突出。小学生全面发展最关键的时期是在校的受教育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发展能力增强,三观正在形成。小学教育者要精准掌握教学大纲,熟练操作不同的教学模式,实现小学生学习以及文化素养教育目标,是新环境新课题对小学教育的新希望;需要展现家庭教育的功能。小学生深受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浸染,这是因为其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的。孩子的个性习惯、做事风格都受父母的熏陶,是父母的翻版。家庭中父母的学习态度、性格特征、个人喜好对子女的影响都是“润物细无声”的。事实证明:子女成长的异同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大。所以在一个家庭中,父母要起到表率作用,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为子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社会教育要体现在其手中。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社会中的信息量也不断的在增多,小学生受到的社会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仅仅依靠在学校老师的教育和在家庭中父母的管束对于当今的小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教育的共同影响,帮助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许多小学生都认为学习是一件很困扰的事情,有的小学生甚至会厌学,有关方面的教育工作者都有所了解。其实是教育的形式让小学生感到不快乐,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自然就不想去学习。所以小学教育工作者要尽量从小学生的立场出发,用有效的方法使小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我们需要认识认识教育的目的。美国著名学者内尔•诺丁斯对教育有过这样的看法:幸福或许不是教育或生活的唯一目的,但它是核心的目的。所以我们对小学生教育的目的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让他们拥有幸福的生活;人作为教育的对象需要受到重点关注,尤其是小学生。站在教育工作者的立场上,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书育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让自己保持教学热情;站在小学生的立场上,对待学生应该充满热情和信心,用情感去影响学生,用热情去带动学生。

总结

中国梦不仅是国家梦,更是每个人的梦,是广大人民的梦。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要为祖国的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尽到自己的责任,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切实的作用。把握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小学生关乎国家发展的未来,要把握好小学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让中国梦的建设者永不断流。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曹清燕.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述评[J].理论探讨,2014,(3).

[2]李建德.小学教育六大前沿问题研究综述[J].西安学院学报,2015,(3).

[3]邓福庆.走出小学教育中存在的几个误区[J].学术交流,2016,(12).

论文作者:郑美宏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中国梦”视野下的小学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初探论文_郑美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