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及课堂教学策略论文_叶长泰

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及课堂教学策略论文_叶长泰

厦门市同安区莲花小学 361100

摘要:目前,我国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呈现了极大的关注度,并通过颁布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对其进行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尤其是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前提下进行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对语言的建构和应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与传承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详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阐述了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策略,以期运用有效教学策略,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状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字:语文核心素养;内涵;课堂教学;策略;

前言:本文首先对核心素养的内涵予以介绍,然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核心素养和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针对此关系,提出几点基于核心素养的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1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1.1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奠定了语文素养的基础,是指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积累整合,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言语体验,使其能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进行正确有效的沟通交流。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 “工具性”又着重强调交际工具,这就把语文学科教学的首要任务锁定在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上。

1.2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阅读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思维能力与思想水平的提升。要求学生在对语言文字和文学形象产生直觉体验的基础上,能够通过感悟、联想、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运用基本的语言逻辑规律,分析归纳、概括整合获取的文学信息,丰富自己对生活和文学的感受与理解,并自觉反思和重建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

1.3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对于审美客体的情感领悟和欣赏评价能力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美,鉴别赏析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风格的文学名作,汲取其中蕴含的思想以及语言特点,并运用自己的言语经验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审美体验。

1.4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而其中的人文性就包含了文化。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认同、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理解、借鉴其他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树立文化意识,根据已有的言语经验,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开阔文化视野,包容和借鉴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同时在传递本民族文化的时候能够增加或者摒弃一些东西。

2基于核心素养的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2.1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内涵

优质高效课堂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与教学规律的条件下,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够实现三维目标,可以让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得到有利促进。需要和培养人这一教育目标予以紧密结合,而培养人这一教育目标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需要根据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变化进行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效率、教学效益与教学效果达到一定标准是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2.2 基于核心素养的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2.2. 1 教学效率最优化

教学效率主要指的是时间、精力投入与教学效果之间的比值,对教学效率予以重视,可以让教师可以思考学生如何在精力与时间投入限制下得到进一步发展。现阶段,学生为了适应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需要,其学习内容不断增加,提高教学效率与精选学习内容是为学生减负的有效方法。在教学效率方面,优质高效课堂教学需要在一定精力投入与一定时间的限制下让学生在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方面达到受益最大化,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工作予以重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批判、对话、讨论与反思活动来让学生建立起当前所学知识与已经学过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在理解事物原理与本质的同时,可以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构建起相应的科学学习观。

2.2. 2 教学效益精准化

教学效益主要指的是在课堂学习后,学生可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在过去,因为教学主要为应试教育服务,而对于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关注度较少,因此,教学效益需要全面关注学生显性和隐性的学习结果。在教学效益方面,优质高效课堂要求教学目标设计必须紧紧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三维目标的实现,需要保证课堂教学效益精准化。对此,教师需要对相关指导文件予以仔细阅读,并对此进行分析。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确保课程观具有整体性,需要对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脉络予以深入了解,进而保证课堂教学内容可以具有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效果。以数学教学中的方程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为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优质高效课堂,就可以坚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的原则,让课堂教学效益更为精准化,在此原则下,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术语、名词以及文字叙述进行适当淡化处理,让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2.3重视思考

孔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的课堂,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就是学生的有效思考。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假问题、浅思考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教师由于担心学生掌握不到位,或者课时少、时间紧,便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甚至小组合作学习等也只是流于形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做到讲清楚,又不能全都讲清楚。“求异”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语文学科中的问题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教师若过分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就会打击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轻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学生乐于思考,乐于分享自己的见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教学效率最优化、教学效益精准化和教学效果实效化是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优质高效课堂的主要方面,在实践中,教师需要和实际学情、教情相结合,让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更具特色,让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得到有效促进。

参考文献:

[1] 孙起华.培养英语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探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18(2):57-61.

[2] 张华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环节要素设计探析—— — 例谈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18(2):44-49.

[3] 左延慧.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建构高中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80-84.

[4] 裴昌根,宋乃庆.基于核心素养的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45-49.

[5] 钟启泉. 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 [N]. 中国教育报,2015-04-01: 7.

论文作者:叶长泰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1

标签:;  ;  ;  ;  ;  ;  ;  ;  

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及课堂教学策略论文_叶长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