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论文_林燕

浅谈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论文_林燕

林燕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第四中学

【内容摘要】课堂的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教师要善于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设计出有质量的、有技巧性的提问,以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本文从提问过程三个环节阐述如何提高政治课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目标明确 方式合理 及时评价

当下,新课改理念深入人心,在课堂上进行提问,以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的重要手段。但部分教师往往只是把提问作为有贯彻新课改理念的体现,对所提的问题缺乏有效设计。提问时过于随意性、简单,不能激起学生的思考,也不会引起学生发问;有时提的问题又太难,脱离学生实际,学生难以理解;有时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就只想把学生往自己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上引导,而不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进行有效引导和评价;有时又自问自答,根本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失去对回答问题的热情。怎样提问才是有效的,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结合这几年的教学,提出实施有效课堂提问的具体方法和各位同行共勉。

 一、提问前:目标明确

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大的一个弊端就是认为上课多提问题才是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不考虑提问的目的、对象、效果,为了提问而提问,达不到应有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根据课程的需要,预先想好问点。这些问点教师要结合教学的重点、学习难点和易混点,反复推敲,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地把课文的知识点以提问的形式体现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在《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这框,针对学生对社会的贫富差距引起的社会不公,我一上课就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收入怎么样分配才能体现公平?”通过听取多位同学的看法,一方面可以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原来自己所认为的收入分配分平,只是从自己的立场、利益出发,是比较狭隘的看法,未必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同时,可以让学生在分析中感受到理论和现实是存在着差距的,生活中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是受许多主客观条件限制的,但我们的党和政府正在致力于建立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设这个问题是因为学生的年龄、知识、阅历不足,容易混淆,易产生“这社会就是不公平的”错误认识。在学生对收入分配公平的问题有了自己想法的基础上,我指出“虽然不同时期,不同人对收入分配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对收入分配公平的追求有共性”,继而提出“你认为政府应当怎样做,才能保障各个阶层人民的利益”。这就引导学生转入本课重点的学习“如何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学生既加深了对收入分配公平的理解,又激发了兴趣,提高了能力。可以说这个问题的提问是有效的,学生的思维随着问题的递进而深入。

二提问时:方式合理

首先,我们要根据课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选择好提问方式,即该怎么问。在提问方式上,要多采用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一个有效形式。如果你采用“是不是,好不好,你觉得对吗……之类的封闭式提问,已经给学生一个框架,非此即彼的答案,没有给学生留出充裕的思考空间,不利于调动学生热情。像封闭式提问“你觉得社会收入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吗”,相比较就不如问学生“你怎么看待社会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同样是想了解学生关于公平的看法,后者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其次,提问的难度要适中。课堂提问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程度。提出的问题太难,坡度太陡,学生无从下手,望而生畏;太容易,又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难易适度的提问,应当是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有难度,但是学生可以够得到的问题是最佳的。

最后,要注意提问的递进。我在讲《我国的宗教政策》这一课时,为了帮学生了解“我国政府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在举了典型案例后,直接提出了“你如何看待他的行为?”。因问题太大,学生当时反应不过来,全班鸦雀无声。这次的失败很显然是因为提问没有层层递进造成的。当我把问题变成“我国的宗教政策是什么”,“他的行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这个事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时,学生一下子就认识到“他没有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没有注意到在宗教场所的祭祀活动是合法的,我们要保护每个公民的合法权利”。前后不同的提问效果就在于提问的梯度。正如《学记》中所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三、提问后:耐心等候,及时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担心教学任务在课上完成不了。每提一个问题时,还没等大部分学生反应过来,他就将答案公布了,学生根本没时间思考。或者,教师提问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总希望学生能立马作出回应。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出回答,教师就会自问自答、或叫其他的同学来回答,这样的提问是为了老师教,而不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学生的回答并不完美时,教师应耐心给学生一定的启发或适当鼓励学生,“说说看”、“谈谈你的看法”、“说错了没关系”等词语,消除学生回答问题的一些诸如害羞、畏难等心理障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同样,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该给予适时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应当及时做出反馈。教师的评价,会让回答的学生感觉到老师和同学都在关注我,他们尊重我的意见,学生的信心和热情由此产生。特别是当学生答对时,老师对他的肯定,会让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记忆深刻。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是对学生良好行为和教学知识的一次强化和巩固。当然,评价时,尽量不用简单的“你回答的很好”“你很棒”这样的泛泛的语言。给学生及时、具体的评价,让他们清楚自己的哪些方面做的好,哪些需要改进,才能够扬长避短。这样的评价也才能达到目的。同时也给其他学生树立一个具体的学习榜样。

课堂提问,需要讲究技巧,教师要真正的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培养全班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营造出一个积极活跃向上的的班集体的氛围,推动每个学生更加自觉地进行思维活动。只有这样的课堂提问,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乃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当然,课堂又是多变的,课堂提问还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地应变。

【参考文献】

国家教委,《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2005年9月。

① 邓艳红, 新课改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提问艺术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08 .10。

② 《教师十个怎么办》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

③ 冯俊 ,如何正确把握课堂提问,基础教育,2002.11。

论文作者:林燕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12月总第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论文_林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