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的几点认识论文_苗永珍

对新课程的几点认识论文_苗永珍

苗永珍

摘要:在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要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相信学生的潜能,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专业发展是核心,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也可以保持较好的心态,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职业倦怠”现象。

关键词:观念;心态;主阵地;课堂;相信学生

在新课程推进的关键时刻,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笔者对新课程有了进一步的领会,主要收获如下:

一、观念要变、心态要稳

没有思想改变,就没有创新发展;没有创新学习,就没有新飞跃。要改革思想必须先解放思想,新课程标准改革下首先要变的就是教师的思想。课程、课堂的改变源于教师思想的改变。

首先,我们要树立的观念就是要相信学生,正在实施新课标的一线教师以及我们学习过程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指导下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笔者认为,我们所谓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就是把教学大纲中的所有知识点的展开,我们的任务是面面俱到地给学生讲解完成,我们的任务是“教完了”。但到底学生掌握得怎么样?我们再通过一遍一遍的训练、讲解进行强化,究其根源,这是思想上的落后,也是认识上的落后。对于原来的教学观念和思想我们一定要大胆取舍,敢于创新!为什么我们觉得内容进行不完,还是因为我们的思想上没有彻底地转变,我们不敢让学生自己完成,我们不相信学生,我们不敢大胆取舍。我们往往是可以让学生活动,但是学生活动完成后,还是要再讲述一遍的,这样是不相信学生的体现。

在学习过程中听到这样两句话很有感触:一句是:有什么样的课程观,就能开发什么样的课程。另一句是:什么是好课程?能给学习者提供学习机会和舞台,就是最好的课程。我想这两句话一定也给大家的思想上带来一定的感触。

其次,我们要树立的观念就是要用教材教,但绝不能只是教教材。

新课程从内容上是要“面向大众,面向社会生活,体现时代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和愿望,初步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等”;从教学方式上突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所以,今天我们绝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就教材讲教材,只教教材。要拓展开发教学资源,社会上、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教学资源,关键是我们怎样去开发利用,要围绕教材中的核心理论、思想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展开教学。

其实新课程标准改革下要求我们改变的观念还有很多很多,远不止这两点。观念是要变,但是我们也不要慌。事实上已经证明,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成功的往往是是比较积极的学校,我们完全要相信新课标改革对我们而言绝对是进步的一次大好机会。

第一,新课标改革也要遵循一个稳中求新的原则,就课程设置来说,课程、课时安排主要还是以原来的为基础,例如新课标下所讲的“模块”与我们原来所讲的“专题”是相通的。就选修而言,也只是全省统一规定二选一或者三选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大的改变可能就是社会综合实践了,但这部分只是学分制度,而且各省现在也只是处于探索阶段。

第二,其实想想我们学校以前的很多教学做法,尤其是很多活动,都是体现新课理念的。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活动和做法规范起来。

二、新课标改革的主阵地依然在课堂

就一线教师来讲,新课标下我们最关心的就是课堂上我们要讲什么?怎样讲?怎样处理和学生的关系?怎样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

从文科角度来讲,笔者想讲三点新课标下需要注意的事项:

1.特别要注重学生的预习环节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主要时间要放在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合作与探究”上。对于文科课程来讲,有不少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完成掌握,这些内容我们要大胆地留给学生课下完成。我现在每节课前要求学生交两样东西:一是预习提纲,二是预习疑惑;提纲要求学生自己梳理知识结构,疑惑要求学生要带问题来听课。正课前先提问学生本节的结构层次,再对学生的疑惑进行整理归纳,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性”。

特别要注重学生的课堂上“合作与探究”

在新课标下我们的课堂更需要提高效率,那么,到底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过去我们多讲、快讲、讲清、讲透更高效?还是现在注重课堂设计,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更能提高效率?我想是后者。因为我们所说的效率是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不是我们教师讲课的效率。必须转变观念,把激活学生思维放在教学首位,教师要解放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必须注意适时地点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课堂的设计最为关键,问题的设置有梯度,有深度,有意义、可操作,这样的问题是连接教材与生活,理论与社会的桥梁。

3.特别要注重对学生检测环节

新课标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但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的学习怎样才能更有效率和效果?笔者认为是更需要我们的管理,要求预习必须有检查,要求学生自主的环节必须有检测。这里所说的管理不等于多留作业、多挤占学生时间,新课标下更需要我们精编习题、精讲习题,作业更要有针对性。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核心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关键,锻造一支适合学生素质发展的优秀教师团队是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在完善竞争、评价、激励机制方面,引领教师走向专家型、学者型发展。

对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完成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师,我们完全可以不再叙述一遍,对于重点内容,我们要重点活动、合作、探究。一个总的原则就是新课程标准下我们要“相信学生,大胆取舍”。只有相信学生,我们才能真正敢于在课堂上让学生放开去活动。其实只要我们尝试着让学生活动,学生能完成的就要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你会发现学生们和我们想象中的真的不一样,他们的表达意识、他们的合作意识、他们的动手意识、他们的创新意识、他们的探究意识等等都是我们前所未料的。我们过去太多的担心其实是不必要的。

总之,充分相信学生,你就会发现在一届届学生身上,在一个个学生身上,他们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想法,教材原来是如此地丰富多彩,教学原来是一件如此有趣的事情,自己原来是如此地年轻。

作者单位:山西省祁县中学

邮政编码:030900

论文作者:苗永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2-25

标签:;  ;  ;  ;  ;  ;  ;  ;  

对新课程的几点认识论文_苗永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