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减负增质”实施路径分析论文_廖立雄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减负增质”实施路径分析论文_廖立雄

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滑石小学 422000

摘 要:“减负增质”属于新课改深化推进,强调学生轻松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健康成长。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通过多种可行的路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减负增质”,打造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高效数学课堂,提升数学课程教学整体水平。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站在新课改角度,正确认识“减负增质”,构建“和谐、宽松”数学课堂环境氛围,实现良好课堂互动,将“减负增质”巧妙贯穿到数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在优化实施路径的基础上有效“减负”并实现“增质”,打开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新局面,为新时期小学数学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一、师生共同预习,轻松预习新知识

有效预习是“减负增质”的一大关键点。在实施“减负增质”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师生共同预习方法,研读数学教材课题内容的同时分析教材中课题例题、习题,多层面深度把握课题知识点,和班级各个层次学生共同预习,在有效互动中引领学生科学思考、探究,掌握数学课题预习方法的同时轻松预习数学新知识,减轻学生课前预习压力,也能保证数学新课题教学顺利进行。以“百分数应用题”为例,在课题预习过程中,教师不要直奔“百分数应用题”这一新课题,可以根据“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这些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设置不同层次问题,在和班级学生互动过程中,引导其进行针对性分析,回顾“百分数”旧知识中顺利融入数学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纠正学生形成的错误“百分数”知识的同时巧引“百分数应用题”这一新课题,利用多媒体集“图片、动画、声像”等于一身特点,生动、形象地呈现“百分数”知识,以“减负增质”为媒介,联系日常生活实际,设置生活化“百分数”问题,降低“百分数应用题”课题知识难度的同时提升课堂趣味性。随后,教师可以围绕生活化“百分数”问题,和班级学生进行不同层次互动,在探讨、分析、解决问题中共同预习“百分数应用题”课题各层次知识,促使学生在轻松预习过程中初步感知“百分数应用题”新课题知识,也为进行有效数学教学奠定了基础,“减负增质”顺利实现。

二、巧用微课教学模式,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在实施“减负增质”过程中,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的科学应用重要性不可忽视,将数学课堂内外有机融合,实时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可以增强学生个性化与合作学习意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以“位置与方向”为例,在课题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将微课教学模式巧用到“减负增质”过程中,准确把握教材中“位置与方向”课题知识点,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科学制作课题微视频,帮助学生明确预习方向,在反复观看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实践操作,完成简单的生活化“位置与方向”作业,轻松预习“位置与方向”课题基础知识、重难点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化归纳、总结,明确“位置与方向”课题预习中共同存在的问题,联系课堂教学内容,深化课堂问题设置环节,巧借微视频优势作用,引导学生互动探究、实践操作等,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促使学生轻松掌握“位置与方向”课题重难点内容。在课题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微课教学模式,深化课后巩固拓展环节,巧设基于课题理论知识、课题实践等课后作业,便于学生及时巩固、内化“位置与方向”知识,更好地进行数学实践。以此,在微课教学模式作用下,数学课前、课中与课后环节有机衔接,数学课题教学任务在学生层次化探究实践中顺利完成,数学高效课堂实时打造的同时“减负增质”目标顺利实现。

三、强调数学教学实践,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是强调的重要方面,而这和数学教学质量联系密切。在实施“减负增质”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数学教学实践,延伸数学理论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层次化数学实践中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以“组合图形的面积”为例,在讲解完理论知识之后,教师要有机整合“多边形的面积”单元知识,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课题知识巧妙引入“组合图形的面积”课堂,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亲自制作简单的组合图形,在测量长、宽、高等中联系已学的各图形面积公式,设置基于“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试题,前后、左右交换设置的试题并进行解答。教师可以围绕错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组合图形的面积”课题实践,在多层次实践中综合应用“多边形的面积”新旧知识,在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中提高数学实践能力,还能在无形中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科学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同时,在数学教学实践深化过程中理论、实践两大环节高效融合,数学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新课改背景下“减负增质”科学实施。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实现“减负增质”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站在学生的角度,优化创新数学课堂教学,多层面科学实施“减负增质”,促使学生在学习、应用数学知识中不断感知数学乐趣,在数学实践中促进自身持续性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张扬个性。

参考文献

[1]张炳意 彰显学生主体:核心素养取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意蕴与路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2):52-54。

[2]邱爱萍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尝试与探索[J].中外交流,2017,(50):119。

[3]张婷 “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北桥,2017,(20):51-51。

论文作者:廖立雄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9月总第1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  ;  ;  ;  ;  ;  ;  ;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减负增质”实施路径分析论文_廖立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