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化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_刘斌

浅谈信息化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_刘斌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山中学 255400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以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微课程等等先进的基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技术手段不仅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增加强了师生互动,提高了学习效率,正逐渐被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之中。当前全区课堂教学改革在区教研室的大力推动下已经营造并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各校正以实际行动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结合全区课改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我校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而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我的观点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现代视听工具和信息传播工具进行教育教学,扩大教学范围,提高教学效率,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教育现代化标志。

一、广泛建立与家长的飞信、QQ群、微博、微信等交互式联系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密切家校联系,远程指导学生和家长明确学习要求,完成作业或前置任务,为教育教学提供有益的助力。并且通过收集反馈信息,可实现交互式因材施教。

镜头一:某家长收到如下飞信:“今天数学作业是《同步训练》22页解答题的第1题,挑战自我第1题、第2题,整理在演草本上,注意规范书写步骤。前置作业第1课。请家长督促。”

当家长每天能收到来自孩子的任课老师的飞信时,对于孩子在校各科的学习进度和要求了如指掌。家长能及时指导并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在培养孩子方面家校同盟瞬间交汇对接,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思考一:随着网络交互式终端延伸至每一个学生家庭,远程全天候指导学生学习成为可能。利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全面地交互式地指导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了如指掌,使课堂上的交流与指导有更强的针对性。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学生人手一个无线终端的学习方式成为可能,届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变得更加便捷且丰富多彩,在时间、空间上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充分的迎接新技术挑战的准备。

二、通过鼓励和引导学科教师制作和使用“微课程”,有效提升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镜头二:裴景娜老师为组长的生物教研组正在制作“观察关节构成”的微课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们买回一条猪的前腿关节,小心剖开关节外的肌肉和韧带组织,充分展露出关节的内部构造,一边用手机拍摄,一边讲解,录制出关于关节结构学习的视频微课,最后用绘声绘影软件对视频进行编辑加工。一段5分钟的视频“微课程”上传到共享的360云盘上,不仅可供全体生物教师在每一届学生学习该内容时点击使用,也为学生课外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不限点击次数的课程资源。

思考二:建立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有助于未来实现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今天我们所提倡的自主学习还称不上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我们只是通过“导学案”或前置任务单告诉学生学什么、何时学、怎样学、学多深、学多快、学多少,这一切仍然都是由教师掌控下进行的,学生仍然没有摆脱被动接受的状态。真正的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自己掌控学习内容、时间、程度、进度、方式和节奏,不懂的问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反复看、反复听,直到明白为止,不受任何外在的强迫。当学习可以被自己掌控时,自主学习才真正开始了。未来,信息技术使教师的职责发生重大变化,将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重在建设网络学习资源,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处理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共建学习资源将成为教与学的核心。

三、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拓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自主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效率

在今天信息化课堂的大环境下,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更加直观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侧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的自主体验,强化了学生的求索探究精神,并在合作进行的小组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合作意识。

镜头三:生物学科闫亮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正在演示着自己和小组同伴一起制作完成的“西瓜虫避光趋阴实验”的DV视频画面。教师通过安排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自行捉西瓜虫并进行实验,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协作录制实验的过程,在课堂中展示。通过这种方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并且使知识的巩固成为自然而然的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求知和进取的无穷乐趣。在课堂中学生展示着自己制作的作品或观赏着同伴完成的作品,学习的过程变得趣味无穷,怎能不提高课堂效率?

思考三:在当今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信息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总趋势。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的大背景下,教育势必受到信息技术的强烈冲击。建立在基于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全新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教育教学改革,必将成为新时代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信息化的教学课堂是动态的,而不是让学生无止境地接收固化的旧事物。因此在建设教学资源的过程中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生与学生之间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教师要和学生多沟通,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多交流,吸取他人好的教学经验,优化自己的教学;教师要主动向有关专家学习专业化知识,共同研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实现有效的信息化教学课堂,是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出发点,是推进整个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一线的教师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从自己实际的教学中做起,避免出现文中提到的现象,努力实现有效的信息化教学。

论文作者:刘斌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  ;  ;  ;  ;  ;  ;  ;  

浅谈信息化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_刘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