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数学课堂有效性之教学研究论文_何南昌

浅议数学课堂有效性之教学研究论文_何南昌

何南昌(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官舟镇水库完全小学校 贵州 铜仁 565300)

摘要:教学过程是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特别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的情感非常重要,需要教师激发和调动,才能主动获取知识。有效的课堂教学,二者缺一不可。在此,作者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倾听学生的意见进行了分析,这些都有利于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激发情感;调动情感;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1-0074-01

教学过程是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有效的课堂教学,二者缺一不可。笔者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情感谈几点看法,有利于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一、数学老师要激发学生情感。

情感是教师教学的灵魂。课堂上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保持积极的情感体验,愉快地获取知识。在此要注意两点。

1.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在一次外出学习中,听了浙江省名教师张广义老师的示范课,课前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能猜出老师喜欢什么运动吗?”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篮球?”“足球?”“游泳?”张老师摇了摇头:“我爱好的运动只需要1平方米的地方和一根绳。”学生立刻猜出正确答案。“那你们爱好的运动是什么呢?说出来大家听听。”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自己的爱好。张老师笑着说:“同学们,我就喜欢你们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你们真捧。”张老师用聊天的方式片刻就活跃了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2.激发学习欲望小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始终保持兴奋状态。因此,教师应尽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教学“乘法的引入”一课中,师生共同计算“3+3+3”,“5+5+5+5+5+5”,“9+

9+9+9+9”这类算式时,学生感到很奇怪:老师为什么总是比我们算得快?教师一语道破天机:“老师用了一种新的方法———乘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二、数学老师要学会调节学生情感。

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除了优化自己发出的情感信息、知识信息外,还要注意“察言观色”,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例如,学习长方形周长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有两个相同的长方形,长16cm,宽12cm,求它们的周长之和。”学生一看是练习过的题目,便劲头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将题目改一下:“把这两个长方形拼起来,周长会是多少呢?”学生立刻产生兴趣,积极思考。这时我马上提出问题:“如果4个这样的长方形拼起来,周长有几种情况?”学生情绪高涨。当提出的问题稍微有点难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思路或者降低难度的方法,引导学生抬阶而上,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一次,我在县教研活动中听了实验小学姜定莹老师关于“长方形的特征”的演示课,姜老师出示许多四边形,其中有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请学生找出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对边也平行。”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教师未做任何评价,适时点拨,“特征”是什么意思?哪些是长方形具有的特征,哪些不但是长方形具有,其他四边形也有的性质,表面上看,教师在学生情感高潮时泼了冷水,实质上这样不但不会使学生的思维停滞,反而会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通过仔细思考,有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也具有“对边平行,对边相等”的性质,不能作为长方形的特征,又有学生说:“对角线相等,四个角是直角,也是正方形的性质,也不能作为长方形的特征。”教师反问:“如此说来,长方形没有特征了?”全班学生顿时鸦雀无声。最后,老师给出了长方形的特征,实践表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使每一堂数学课都成为情感与智慧的完美结合。

三、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

教师要善于接纳所有学生的想法和建议,让学生感觉自己被重视,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学习,建构有效课堂。例如,教学小数的简便计算时,刚教学一题后,就有学生说:“老师,我会做了,能不能不学?”我问:“为什么?”学生说:“我们学过整数的简便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加了个小数点。”原来学生会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这种解题策略看似简单,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却是一种创新能力的表现。这节课我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主人的乐趣,体验到获取知识、迈向成功的喜悦之情。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珍爱学生,想他们所想,做他们所做,适时调整课堂气氛,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激情、释放智慧与个性的大舞会,因此,只有巧借情感的东风,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数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宋立新,《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2]张俊华,《浅谈如何构建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3]李凤荣,《浅谈如何构建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J]》;

[4]王秀丽,《浅谈如何创造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J]》;

[5]黎春银,《浅议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的快乐生成[J]》;

[6]孙亚千,《让数学课堂绽放最美丽的花朵——浅谈如何构建充满活力的有效数学课堂[J]》.

论文作者:何南昌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浅议数学课堂有效性之教学研究论文_何南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