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成性资源的评价论文_邵军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成性资源的评价论文_邵军

邵军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外国语学校 224000

摘 要:生成性是当下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课堂生成性资源具有发生时间的即时性、产生来源的主体性、生成内容的相关性、信息作用的启迪性等特点。课堂生成性资源能够丰富课堂信息、打开教学思路、提供评判参照、引发新知联想,研究时要全方位地对课堂生成性资源涉及的要素展开评价。

关键词:课堂 生成 评价

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改革的强大力量。涉及的教学评价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于班级学生数学学习生成性表现的评价;二是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识别性的评价,也即研究以何种标准挑选那些具有教学利用价值的生成性资源的问题;三是如何看待、评价教师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水平问题。

一、对班级学生数学学习生成性表现水平的评价

1.数学学习参与度考察。这个可以通过深入课堂听课观察,来获得初步认识。最为直接的考察途径是,排除问题难易程度的影响,看回答问题的平均举手率(举手人数占全班级人数的比率)。学生的生成性表现好,肯定是数学学习参与率高;要求举手发言,表明学生具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而且愿意交流出来。而且随年级的上升,儿童期的腼腆表现出现了,同样的生成性水平举手率会有所降低。

2.数学学习的反馈度考察。这是指学生对于同伴发言、操作、作业交流所引起的关注。虽然其中存在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影响,比如有的教师喜欢直接评价,而有的教师则会给学生提供参与评价的机会──“大家看看他的意见(回答、列式、解法等)怎么样?”总体上,还是可以从学生对同伴的数学学习见解反响的多寡情况,考察生成信息反馈度高低。

3.数学交流的切入度考察。学生对同伴数学学习交流表达的切入度,可以从听课记录中对学生交流后的表现情况来考察。较高的切入度,往往会引发较多的争论,产生不同见解的交锋,最终获得共识;而较低的切入度常常后者的发言内容与前者并不对接,甚至毫不相干。这些需要对学生数学课堂交流后的细心考察来加以鉴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对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识别性评价

快速有效识别学生的数学学习表现是否具有教学价值,是能否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的关键,也是教师教学机敏的表现。它反映的是教师的数学素养、思维反应敏捷性品格、课堂注意力的分配水平等。学生生成性学习表现的教学价值可以从生成内容的数学相关性、与教学进程的密合度等方面加以考察。

1.识别生成内容的数学相关性。对学生生成内容的数学学习相关度的识别,主要是看生成内容是否有利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内涵的理解。有时学生生成的学习内容虽然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或对数学的理解是有价值的,也应视为有价值的生成。

2.识别生成内容与教学进程的密合度。对于学生生成的学习表现,应着重从思维上考察是否和教学进程紧密结合。有时,学生的反应滞后于课堂的节奏,这种情况往往是学生反应慢,而又比较专注执着于自我的思考造成的;也有时,学生的反应会超前于教学进程,他们往往急于表现,显露自己懂得比别人多,需要提前发布自己对课堂课程的了解。有价值的生成大多是与教学进程合拍的。

三、对教师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水平的评价

关注生成的前提是尊重学生。评价教师是否能关注主体生成,就要考察四个方面:一看是否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二看是否给学生以充分表达的机会;三看是否把问题推向全班进入课堂的学习进程;四看是否多做激励,从积极的方面做出肯定评价。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常常对学生课堂的超前表现产生排斥的态度──认为干扰了自己的教学安排,使得“准备好的戏没法唱下去”。其实,教师应采取促成学生生成的态度,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显露智慧。当出现超前生成时,可以适当调整教学,组织“兵教兵”式的生生互动。

1.教师是否提供了恰当的表达交流机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生成是否提供了表达机会,主要看教师对学生提供表达的时机恰当不恰当、方式合适不合适。有时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准确、啰嗦,马上会被教师打断,终止其发言,使之言不尽兴;或者学生表达困难时,是否能及时做出换用其他方式表达的建议,比如请他画图、板演等。

2.教师是否能够引发资源效应放大。即评价教师是否把有价值的学生生成性资源安排更多的学生参与听取表达,展开评议,引发争论,以便放大资源的效应。一个学生提出:“画圆要‘两定’,定点决定圆的位置,定长决定圆的大小。”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思考:认识画圆时的定点就是圆的什么?定长呢?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换向对折圆形纸片找折痕的交点确定圆心,折痕长度的一半就是圆的半径,圆内有无数条相等的半径。这就让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成转化为全班进一步认识圆的有效资源。

儿童对于褒奖肯定的精神需要,就像饿汉之于面包,只会嫌其缺,不会厌其多。除了口头表扬外,还可以采取班级墙报张贴、给独特解法用学生的姓名加以命名等多种方法来彰显褒奖力度,延伸课堂生成后效,大力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生成的积极性。

论文作者:邵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9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成性资源的评价论文_邵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