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早期家庭干预的内容及评价模式研究论文_张洪福

特殊儿童早期家庭干预的内容及评价模式研究论文_张洪福

张洪福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特殊教育中心 021000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事业越来越被重视,特殊儿童的成长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特殊儿童早期家庭干预作为一种为特殊儿童制定的教育模式,也备受社会关注。为了广大读者对特殊儿童早期家庭干预教育模式有更好的了解,本文主要从特殊儿童早期家庭干预的概念、意义、内容及评价模式研究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特殊儿童 早期 家庭干预 意义 评价

智障儿童因为自身条件的局限性,一般都会存在认知、语言、沟通等障碍,这些会影响智障儿童行为发展缺陷越发严重,从而影响到儿童的自身成长和日常生活,甚至会造成一些他们终身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因此,对于特殊儿童的早期家庭干预和纠正是件无奈和棘手的事情。

一、早期家庭干预概念

早教干预服务对象主要为身心障碍、发育迟缓等学前特殊儿童,而早期家庭干预,是在家庭范围内对学龄前有发展障碍或可能有发展障碍的儿童进行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教育、康复训练、营养保健的一系列活动。家庭早教干预模式,强调在干预计划制定与运用中家庭参与的重要性,通过特殊儿童与家庭的互动,学习到一定的生活技能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智力。

二、特殊儿童早期家庭干预的意义

家庭作为无压力共同活动场所,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对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有着重要意义。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对儿童成长而言,发育早期是智力发展迅速的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可塑性较强、接受能力较快。特殊儿童的成长发育要把握好这一关键时期,对缺陷进行早期有效的补偿和矫正,尽可能地培养自理生活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同时预防第二缺陷的出现。其二,有效的早期家庭干预重点应在于如何帮助孩子与外界交流。特殊儿童在日后的成长中难免会遇到棘手问题,沟通求助能力便是他们必要的生活技能之一。家长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不断灌输平等自信观念,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最后,要训练儿童基本的社会技能与习惯,减少特殊儿童对社会的依赖,为其将来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三、特殊儿童早期家庭干预的内容及评价模式研究

我国政府与社会对特殊儿童教育问题愈加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011年,在我国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中曾提及:“设立专门的特殊儿童研究机构,让特殊学校、老师有针对性地对特殊儿童进行科学教育和补偿。”

1.IFSP——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IFSP——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是美国为0-3岁婴幼儿及其家庭提供早期干预服务的书面报告,是特殊儿童早期家庭干预的一种方式,内容包括儿童在认真、社会、语言、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能促进儿童发展的家庭优势与需求,对儿童家庭的期望,评价进步的标准、程序与时间,个案管理员姓名,早期干预与学期教育方案的衔接等。其有四大特点:一是服务对象是整个家庭,针对每个家庭的生活模式、生活背景、智障儿童自身情况以及家庭对智障儿童的期望程度提供个别化服务;以家庭意愿为出发点,在家庭环境下制定服务执行方式,每一家庭具有服务特性,每一计划自然有着区别。二是讲究家庭成员与专业人士的合作,家庭成员需要向专业人士提供智障儿童喜好、缺陷、优势和需求等基本情况,实时与专业人员沟通近段时间孩子的变化趋向;而专业人员在整个计划过程中担任的是协助与监督的作用,协助制定服务计划并与家庭人员沟通积极调整计划,实际上起到的是重要信息分享者的作用。三是家庭具有服务最终选择权,有权决定实施或放弃某项服务,而专业人员则是无权强加或无故终止服务的。服务的选择着眼于家庭的优势而非缺点,在家庭优势条件下选择适合的服务内容。最后必须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每年评估一次,定期检查调整技术、改进IFSP中不适应残障儿童的干预内容,并且有利于效果检查,了解特殊儿童发育成长情况。

2.IEP——个别教育计划。个别教育计划(IEP)是特殊教育的核心,是针对每一个需要特殊教育的儿童制定的个体教学计划。个别教育计划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该学生现阶段的能力水平,年度教学目标,特殊教育环境及服务项目,以及其他与该学生特殊教育有关的内容。其有两大特点:一是教学内容选择是以学生教育需求决定,学生的长短处、学习能力及家长的期待也是学习内容的重要参考依据;二是教学内容是根据长短目标来选择的,而长短目标的内容充分体现学生的爱好兴趣等。

家庭教育对于儿童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特殊儿童作为特殊群体,早期家庭干预教育则尤为重要。为培养特殊儿童的基本生活技能,便于其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家长必须端正心态,尽早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最大程度上协助儿童成长。早期家庭干预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儿童的身心发展,应从特殊儿童自身情况出发,遵循特殊教育发展规律,采用针对性方法培养特殊儿童的身心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新学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家庭支持的调查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8),145-147。

[2]李静 早期运动干预对改善智障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D].集美大学,2011。

[3]关威 ABCX理论在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中的运用[A].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第三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集[C].中国康复研究中心,2008,1。

论文作者:张洪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1月第29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  ;  ;  ;  ;  ;  ;  ;  

特殊儿童早期家庭干预的内容及评价模式研究论文_张洪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