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特点研究分析论文_李素娟

李素娟(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普内科 河南 商丘 476100)

【摘要】目的: 探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3 年3 月至2015 年3 月我院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30 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收治的健康体验者30 例作为对照组,对比所有患者的C 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清中瘦素和基础病种情况,总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鼻息肉、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以及扁桃体肥大等基础病种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0.05);观察组CRP 水平、瘦素和体质量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严重程度与CRP 水平、瘦素存在密切相关性,两者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RP 水平;瘦素【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033-02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Lisu Juan (Shangqiu City, central Henan Suiyang District Hospital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 Shangqiu 476100)[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main clinical features. METHODS: March 2013 to March 2015in our hospital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in 30 patients as observation group, then select the same period treated as ahealth experience in 3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to C-reactive for all patients protein (CRP) levels in serum leptin andunderlying disease cases, summary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main clinical features. Results: The nasal polyps, coronary heartdisease, the incidence rate of stroke, diabetes, hypertension and hypertrophy of the tonsils and other basic disease was significantlyhigher,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CRP levels, leptin and body mass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severity and CRP levels, there is a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leptin, both in the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developing a synergistic effect.[Key words]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CRP levels; leptin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睡眠呼吸障碍疾病,高发人群为成年人和肥胖者[1]。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夜间发生反复性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症状,此外还会使得患者出现白天嗜睡、记忆力减退等情况,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相关研究表明[2],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也与其有着紧密的相关性。为了进一步探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寻找有效治疗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收治的30 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与30 例健康体检者作对比,现将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3 月至2015 年3 月我院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30 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收治的健康体验者30 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35-78 岁,平均年龄为(61.55±5.33)岁;观察组男16 例,女14 例;年龄36-80 岁,平均年龄为(61.23±5.41)岁。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多梦、打鼾、气短、心慌、夜间胸闷、记忆力下降、意识模糊等;呼吸暂停症状时间为3-37 年,平均时间为(14.34±3.15)年。排除标准:严重感染者、创伤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急性炎症者、恶性肿瘤者、精神障碍者;伴随其他造血功能障碍者。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不显著(P > 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首先采用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患者患者夜间7h 睡眠情况进行监测,两组均次日清晨空腹抽血,对患者的常规指标、粪和留置尿情况进行化验检查。

1.3 观察指标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的C 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血清瘦素进行检测,采用CRP 测定试剂对两组CRP 水平进行测定;同时密切观察并记录两组体质量指数和基础病种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n(%) 表示,行X2 检验,P < 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基础病种 观察组鼻息肉、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以及扁桃体肥大等基础病种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0.05)。详见表1。表1 两组基础病种情况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P < 0.053 讨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致病因素有肥胖、上气道解剖异常以及家族病史、长期饮酒等。如何有效判断患者的病情对于治疗和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会上呼吸道狭窄、阻塞,进而会产生缺氧,长时间的缺氧会阻碍机体进行心脑血管收缩和循环,进而显著降低呼吸中枢调控功能[4]。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主要合并鼻息肉、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以及扁桃体肥大等疾病,其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 0.05)。

说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诱发糖尿病、鼻息肉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观察的指标中,BMI 是主要指标,并且此指标水平与患者的肥胖程度呈正比关系[5]。在梁展图[6] 等研究中表明,肥胖是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BMI 水平为(20.76±4.38)kg/m2,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4.32±0.93)kg/m2,差异显著(P < 0.05)。

其可能的原因为在患者肥胖程度增加后,颈部脂肪量也显著提高,而过多的颈部脂肪,特别是沉积于气道软腭处的脂肪会导致器官受到压迫,进而抑制气流的进出,提高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率。CRP 是一种炎性指标,CRP 水平的显著增加是炎症出现的表现[7]。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CPR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0.05)。说明炎症的持续刺激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瘦素是一种蛋白类激素,其主要具有调节机体能量代谢以及加强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0.05)。其与邓桂胜[8] 等研究结果相类似。炎症会显著提高瘦素的合成量,两者存在紧密联系。

综上所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严重程度与CRP水平、瘦素存在密切相关性,两者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1] 曹毅,唐海红,何疆春,等.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08):834-836.[2] 徐国刚,林彦涛,尚小领,等. 鼻腔扩容术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个性化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05):53-55,59.[3] 盛祺,蔡思洁,华亚芳,等. 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合并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 例报告[J].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23(06):547-548.[4] 王雯,毕振云,马翠霞,等. 青年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J]. 哈尔滨医药,2013,33(03):175,177.[5] 张培君,田秀芬.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体质量指数及颈围的相关性探析[J].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1):45-46.[6] 梁展图,谢广清,龙晓玲,等. 超敏C- 反应蛋白和胰岛素敏感指数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变化[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4):3126-3128.[7] 杨德英.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 中国医学文摘- 耳鼻咽喉科学,2014,29(05):308-310.[8] 邓桂胜,邓国孙.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40 例发病特点分析[J]. 海军医学杂志,2015,36(03):233-234,237.

论文作者:李素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  ;  ;  ;  ;  ;  ;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特点研究分析论文_李素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