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论文_郭东贤

浅析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论文_郭东贤

郭东贤(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凤凰实验中学 山东 东营 2574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备,新课改逐步在各初中实行,老师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逐渐把目光放在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上。这时首要的任务就是熟知每个学生的核心需求,注重培育学生的核心素质,经过增强学生的整体实力推动老师创设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方案。此文以核心素养为主线,从初中数学课堂的现状出发,简要论述了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实际运用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9)02-0205-01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当下新课改要求的针对所有科目和学生整体实力需要实行的重要任务,经过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够推动老师创新数学课堂环境。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被要求把实际的数学课堂活动和核心素养的培育相互融合,为了更好地提升数学课堂活动中核心素养的教学。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过于依赖教学设施

紧跟互联网改革的步伐,目前大多数学校互联网已经普及,教学设备资源正在丰富着学生的课堂生活和学习。可是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方案设计时,老师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数学课堂教学方案展示上,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查询制作完美的课件展示给学生,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学生的眼界,但是忽略的数学课堂活动本来的目的。大部分学生觉得老师的课堂展示过于花哨,没有实际可以引起注意的内容。

(二)教学模式仍然死板

灵活的数学课堂教学是增强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场景,就当下的实际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来说,老师的数学课堂方案不够吸引,还是过于死板,不能够完全激起学生的学习乐趣。另外,受老旧数学课堂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老师仍然采用把教材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强迫学生在座位上听讲的方式。初中时期是学生比较叛逆的时期,老师运用这样的方式教学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主动接纳数学知识。

(三)教学任务不明确

初中老师没有明确的数学课堂任务,这是在实际初中数学课堂上出现的最严重问题,应试教育的一些思想仍然留存,迫于高考的压力,有的老师可能以为增强数学课堂效率是最终的课堂目的,而另外一些老师认为增加学生的计算量,使学生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最终的课堂目的。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想法,没有明确在数学课堂活动中应该以怎样的方法实行教学。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开展的高效策略

(一)联系生活案例,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堂环境

对于实际的数学课堂活动教学,老师需要寻找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结合自己设计的教学方案给学生解析数学课本内容,并且对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经常总结归纳,多看多问,做到师生及时沟通与互动,一起创造和谐稳定的课堂环境。另外老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监督和教导,调节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学习“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在实际生活或者学习中所见到的几何图形选出来带到课堂,老师也可以根据生活中的例子制作模型给学生展示,增强学生的记忆。例如,老师这节课讲的“三角形周长和面积”,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带来三角形的东西,有的同学带了红领巾,有的同学带了三明治,东西千奇百怪但是形状都是三角形,这样老师在讲授相关知识时学生就可以更好的融入到教学氛围里面了。

实际的例子可以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课堂实践中,在对相应的数学知识理解上也会更加轻松。一方面这样的教学方法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促使老师顺利的完成数学课堂教学,推动老师教学水平的进一步增强。

(二)打破传统,培育学生逻辑创新能力

对于初中生的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培育,第一点需要老师打破老旧的数学课堂观念,对于不好的部分给予摒弃,对于优秀的部分给予传承。第二点老师在新课改的作用下需要设置正确的教学观,培育学生形成主动热情的学习观。第三点需要老师创新有趣的数学课堂环节,激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另外要融合互联网多媒体等教学设施好的部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眼界,使学生可以在现有的基础设备中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接纳新鲜知识,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最后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完成自己的教学方案设置,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可以利用互联网但不可以依靠互联网。

比如在学习“圆锥体积”一课时,老师需要打破以前只用黑板板书给学生传达知识的限制,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大屏幕把圆锥体积和圆锥的相关课本内容以立体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圆锥的组成和圆锥所占的空间,进而使学生对圆锥体积的相关知识内容熟悉了解,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推动学生学习的进程,并且新颖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推动了学生主动探寻数学知识的实力,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学习团队,增强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活动中,老师需要仔细观察每位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根据不同性格的学生可以科学的实施学习团队分配,增强课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频次,分享数学成果共同完成数学任务。

例如,在“小李12点从学校出发,用了20分走到车站,小明按照小李的速度走到车站用了10分钟,请问小明从学校出发的时间是?”一题解答中,老师可让学生两两一组,利用应用题里的角色进行扮演,可以很轻松得到应用题的答案。老师要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时候给予教导,调节学生情绪,使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加以运用,从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创新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下,老师需要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生理年龄特点,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发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崔春艳.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5.

[2] 罗文婷.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173.

[3] 臧晓梅,李后振.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8):59-60.

论文作者:郭东贤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浅析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论文_郭东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