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纸碎语道衷情——漫谈评剧《凌水湾》文本创作如何践行群众路线论文_王宇石

满纸碎语道衷情——漫谈评剧《凌水湾》文本创作如何践行群众路线论文_王宇石

◆ 王宇石 辽宁省凌源市文化馆 122500

摘 要:文章就评剧《凌水湾》的文本创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该剧显示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通过分析创作过程得出应时刻践行群众路线,从人民群众中来还原到人民群众中去,与百姓打成一片。

关键词:《凌水湾》 文本创作 群众路线 践行

拙作《凌水湾》最后一记锣音止于九艺节舞台的一刹,蜷于台下一偶,我忽觉颓废懒散至极,长长地呼了口气,将整个人埋在座椅里,觉得自己已仿佛沉睡了很久,像经过了一场漫长的冬眠。台上台下的一切都似乎与我无关了,渐漫的麻木和厚重的默然阻却了我身边的喧嚣杂闹。

一年了。从创作到舞台呈现,整整一年了。

从来没感觉到这么累过。去年这个时候如履薄冰般地接下了朝阳市局的这个创作任务,便打算写一写当下的农村生活、当下的农村基层干部。

舞台是生活的镜子。剧作者不能随意地拔高生活、粉饰生活,也不可以随意地贬低生活、歪曲生活,而必须以一种敬畏的态度、尊重的态度面对生活、感受生活、表现生活。

评剧《凌水湾》主要讲述了凌水湾村民孙鸣山凭着自己的泥瓦工手艺,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奔头。在一次返城途中因未救起落水的姑娘秀莲而心生遗憾,认识到凌水湾想剜掉穷根儿绝不是修桥修路那么简单,以秀莲娘为首的群众们一致拥护孙鸣山做凌水湾的村官。

孙鸣山的姑姑孙丽香承包了村上的矿山,没想到孙鸣山上任头一把火就先要收回矿山,集体共管。孙丽香恨死了这个忘恩负义的亲侄子,姑侄二人因此闹得不可开交。然而在生死关头,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却血水相溶,上演了一幕可歌可泣的真情赞歌!

在戏剧创作中,我不想走现成的人物戏的熟路,不想把罗列事件作为编织故事的方法,不想让事件牵着人物走、让事件编布人物命运。我想创作出一部充满着生活情趣、充满着人生崇高精神、充满了性格与人格较量的剧作,把戏剧性的支撑点放在了人与人的人格、意志较量上,性格上的冲突是本质上的冲突,灵魂的较量是最深刻较量。“修大桥容易,搭心桥难”,让一个群众代表在党员代表魅力和魄力的感染下,改变生活状态的同时改变生存意识,改变对党的态度和信念,力争达到性格较量的揭示能紧扣戏剧冲突的核心元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方言是解读地域文化的密码,是地域文化中的隐性哲学,本剧特意采用辽西方言,大部分人物对白也强调节奏感和韵律性,突出戏剧性,揭示人物的个性和舞台上特殊的表达性,对于塑造特殊文化土壤与乡村语境产生了极大的暗示性。

在剧本里还多处使用皮影、民谣等地域风俗的形象因素,目的是想让舞台获得特殊的表现性文化氛围,具有非常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让人感受辽西味儿、咀嚼辽西味儿。

不得不说的是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

哑巴三是一个贯穿全剧的人物,他多次出场,用手里的一柄唢呐来表心声,日子穷时唢呐声里揉进辛酸和无奈,选村官时唢呐声里裹满了希冀和企盼,日子过好了唢呐里飞出了欢歌和喜悦。在可摸可触的生活面前任何语言都是无力的,嘴唇都是苍白的。哑巴三是苦难人群面对贫苦生活集体失语时的一个符号,又是好日子、好奔头出现在眼前时无需言说的代言人!

与剧中主人公孙鸣山形成对手戏的是他亲姑姑孙丽香,她的戏份绝不亚于孙鸣山,甚至某些地方比孙鸣山还出彩。他们姑侄间的关系,是党的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血肉关系的具体体现。孙丽香是先富起来那部分人的代表,她自私她炫富她富了想着更富,在金钱面前,她可以和自己最亲近的人撕破脸,但在生死关头她又能舍身相救。命运的推手又让她和孙鸣山重新站在了一起,此时此刻,真诚遮盖了谎言,情感替换了欲望,温暖取代了冷漠。这是农村一大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的真实心态,但不管他们走多远,骨子里那份最真实的真与善永远像血管里的盐一样不会泯灭、不会消失。

在常人眼里,真正呈现在舞台上的孙鸣山并不是一个可亲可爱的人物。他为了当这个村官可以丢掉自己发家致富的活钱串,他为了找富路可以和自己的亲人反目,他可以把第一把火燎向亲姑,他可以为了凌水湾刨掉自己祖坟……所有的一切都是无言的眼泪,所有的一切都写满了艰辛和无奈,不这样,他能怎么样呢?

这部戏每看一次我都会落泪,这是一个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事的村官,是一个从人民群众中来还原到人民群众中去,和老百姓血浓于水、打成一片的实实在在的村官!

很幸运,这部戏获中国评剧节参演剧目奖后又入围省九艺节剧目奖,虽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种种缺憾,也积存了些这样那样的想法。

但别的都不重要,戏首先能感动自己,足矣。

参考文献

[1]大型现代评剧《凌水湾》亮相“凌河之夏”.朝阳日报,2015,07,21。

[2]徐晓敬 人人心中都有个《凌水湾》.辽宁日报,2014,11,06。

[3]黄华伟 著 文本研读与再创作。

论文作者:王宇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0月总第17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8

标签:;  ;  ;  ;  ;  ;  ;  ;  

满纸碎语道衷情——漫谈评剧《凌水湾》文本创作如何践行群众路线论文_王宇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