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在失语症康复中的国内外临床对比研究论文_郑春雪

郑春雪

(北京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 北京 100072)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843-02

失语症是指由于大脑局部病变、神经受损导致患者后天语言习得能力受损或丧失的一种获得性语言综合障碍[1],尤其是语音、词汇、语法等成分、语言结构和语言的内容与意义的理解和表达障碍,以及作为语言基础的语言认知过程的减退和功能的损害。这种损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听说读写的功能障碍。由于脑卒中患者存活率逐年提高,失语症患者数量也随之增加, 据有关资料推算, 我国每年因脑卒中而新增失语症患者至少约21万[2]。

目前在音乐治疗中语言发音康复的训练包括下面五项技术:

(1)旋律发音治疗(MIT):旋律发音治疗法用患者未损伤的能力来唱歌,这常见于失语症治疗,有助于自发性和自主性地说话。把属于病人日常生活活动的简单段落和句子象自然说话发音模式一样唱成旋律[3]。MIT对于听力理解良好,但语言表达受损的失语症(Broca失语症)患者的治疗最为成功[4]。

(2)主题语言刺激:通过鼓励病人完成自动顺序语句来试图诱发类似反射的语言,如以前学过的歌曲或节奏。

(3)节奏性语言提示;控制唱歌速度,放慢的节奏使发音清晰,控制韵律模式和呼吸肌肉都会使患者从中受益。

(4)嘴部运动练习;音乐治疗师通过结合使用吹奏乐器和元音发音练习来巩固口部的运动、位置和发声。

(5)治疗性演唱: 即音乐治疗师针对患者发音和歌唱方法上的缺陷,提出矫正办法。 例如:当歌唱度较快时容易出现构音、韵律、词汇等方面的错误时,指导患者放慢速度演唱;当音调、音量和音质的缺陷与发音方法有关时,通过录音对比教学、辅导患者找出最佳音调和音量水平,进行控制性练习.

对于失语症的治疗,国内音乐疗法以治疗性歌唱法、主题语言刺激法为主;国外以旋律发音治疗法(MIT)为主。

首先我们对比国内外近年来对失语症患者所采用的音乐疗法的不同之处: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国外对于失语症患者的康复普遍使用的是MIT疗法(无论是早期MIT,还是之后各种MIT的变形)。而国内文献,我们经cnki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检索主题词为“音乐疗法”合并“失语”,搜索结果共9篇,除去1篇综述性文章,1篇重复文章,其余七篇临床疗效观察文献,基本上不提MIT,多采用治疗性歌唱法和主题语言刺激法,具体操作方法多为简单的让患者听音乐或是模仿治疗师唱出简单的或是患者失语前熟悉的歌曲,且音乐疗法处于辅助地位。经cnki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检索主题词为“MIT”合并“失语”,搜索结果共6篇,除去综述1篇,会议论文摘要2篇,只有3篇临床文献提到MIT具体使用操作方法及疗效对比,其中一篇并非正规的MIT操作流程。由此,国内外在音乐疗法上治疗失语的差别较大,MIT治疗失语症虽已经美国神经病学会鉴定,是有效的并应大力推广使用,但在我国,采用MIT治疗失语症的临床研究还很不足,值得给与更多的关注和推广。

1 MIT

MIT又称为旋律音调疗法,它使患者学会最基本的命名性语言,如:早上好,你好吗,我是...我想要...,尤其是在第一阶段的治疗中[16-17]。公式化的表达与MIT治疗密切相关,因为我们常常会用到他们[18]表达需求。同时,学会它们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因为它相比命名语言来说要更简单。总的说来,MIT可以用于公式化和非公式化的言语素材,最终目的是改善患者命名言语的能力。

2 早期MIT的原理阐述

早期MIT的产生是基于研究者发现失语患者能够演唱他们并不能说出的歌词[19],但是对命名语言的恢复没有帮助[3],由于右侧大脑半球具有音乐加工能力,如果给予正确的刺激,可以取代左侧大脑半球受损的区域功能[3]。在行为方面,研究认为患者可以通过吟唱,学习到一种新的永久的说话方式。因此,旋律和节奏的作用开始被运用到帮助失语症患者提高语言流畅性的治疗中来。

3 MIT的演变及临床应用

吟诵是MIT疗法的主要易化技术,已被很好的用于临床治疗上[20-21]。所以在临床中常常认为吟诵即是MIT,言语和语言专家运用不同的技术使语言的恢复更为简单。而实际上,MIT这种治疗方案中包含了多个易化技术,吟诵、唱诵(有节奏地强调旋律)、合唱、读唇。吟诵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

在14篇英文出版文献中的两篇文献综述[22-23],我们发现所有的治疗方法有两个共同的特点:第一,指导患者在某一个旋律中创造一些口语素材;第二,寻找更简单的环方式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自发性的吟诵,比如合唱,快速重复,延时重复,以及回答问题。我们将详细阐述早期MIT治疗步骤及其中一种变形。

4 治疗计划表

在MIT中,最终的治疗模块是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到可以表达正常言语,最终的治疗目标是通过旋律和音调构造一个永久的新的说话方式,而不仅仅是学会吟唱。4篇文献[13.17.19.20]没有提及最后是否回到正常言语以及如何回到正常言语。而法国版本TMR中,也没有指导患者如何回到正常言语[24]。TMR认为,患者万一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可以使用吟唱的方式解决。

5 什么是吟诵

在MIT中,旋律用于对普通的韵律进行夸张的吟诵。音乐直接刺激右侧大脑半球的音乐区域从而产生语言能力。可是,在某些TMR疗法中[24-25],一些典型的非重音单词会刻意的使用旋律来强调,因为他们常常被患者所遗忘(比如冠词和介词)。TMR认为:韵律在语言交流中起最重要的作用,患者如果专注于言语的韵律,即使言语储备量不足,也可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25]。

6 结论:

事实上,早期MIT的作者就鼓励临床医生改进方案以适应不同的患者需求[21]。某些改进版本(如吟诵不是基于旋律特点而是基于语言特点,不使用左手打拍子等)的治疗原理已与早期MIT不同,但在理论上,他们在对恢复语言的作用机制产生了影响。

国内临床治疗失语,音乐疗法往往处于辅助地位,多以听音乐和模仿性歌唱为主,MIT使用非常少。我们推测,这与汉语的发音方式有关。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语音的高低升降在音节中表现为声调,在句子中表现为语调。现代汉语语调有4种:降调、高降调、升调、曲调,用以表示句子的不同语气。我们如何借鉴,尤其是其核心部分比如在汉语中旋律的使用方式以及如何有效地拍击, 研究适合于国内失语患者的MIT疗法,才可以更深入地促进失语症治疗的疗效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素荣. 失语症. 第2版[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5

[2] KIM Ha-kyung,HWANG Young-jin,刘巧云等. 失语症的定义和失语症评估.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J],2013,11(1),62-65.

[3]Sparks RW,Helm NA,Albert ML. Aphasia rehabilitation resulting from 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 Cortex (1974) 10:303–16. doi:10.1016/S0010-9452(74)80024-9

[4]高天,音乐治疗导论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6:108-109

[5]Bonakdarpour B, Eftekharzadeh A, Ashayeri H. 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 in persian aphasic patients. Aphasiology (2003) 17(1):75–95. doi:10.1080/729254891

[6]Albert ML,Sparks RW,Helm NA. 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 for aphasia. Arch Neurol (1973) 29:130–1. doi:10.1001/archneur.1973.00490260074018

[7]Goldfarb R,Bader E. Espousing 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 in aphasia rehabilitation:acasestudy. Int J Rehabil Res (1979)2(3):333-42. doi:10.1097/ 00004356- 197909000- 00002

[8]Hough MS. 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 and aphasia: another variation on a theme. Aphasiology (2010) 24(6–8):775–86. doi:10.1080/02687030903501941

[9]Springer L,Willmes K,Haag E. Training in the use of whquestions and preposition sin dialogues:a comparison of two different approache sin aphasia therapy. Aphasiology (1993) 7(3):251–70. doi:10.1080/02687039308249509

[10]Wilson SJ,Pearsons K,ReutensDC. Preserved singing in aphasia∶a case study of the efficacity of 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 Music Percept (2006) 24(1):23–36. doi:10.1525/mp.2006.24.1.23

[11]唐颖, 成放群. 康复训练加音乐疗法对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效果研究[J].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1, (8). DOI:10.3969/j.issn.1006-6411-B.2011.08.080.122-124

[12]朱明跃, 徐俊峰, 杨丽华. 言语训练配合音乐疗法治疗Broca失语1例[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4, (1):63-64.

[13]费英俊, 郜时华, 支世保等. 音乐疗法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疗效观察[J]. 中国疗养医学, 2012, 21(4). DOI:10.3969/j.issn.1005-619X.2012. 04.028.333-334

[14]郑爽, 孔妍, 唐强等. 针康法结合音乐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型失语的临床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 2011, (7).26-27

[15]谭洁, 张泓, 韩国栋等. 旋律语调治疗在完全性失语症早期应用分析[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ISTIC, 2014, (1). DOI:10.3969/j.issn.1672-4933.2014.01. 011. 37-39

[16]Helm-Estabrooks NA, Albert ML. Manual of Aphasia and Aphasia Therapy. Austin, TX: Pro-Ed (2004).

[17]Helm-Estabrooks NA,Nicholas M,MorganA. 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 Pro- gram. Austin, TX: Pro-Ed (1989).

[18]Van Lancker-Sidtis D, Rallon G. Tracking the incidence of formulaic expressions in everyday speech: method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2004) 24(3):207–40. doi:10.1016/j.langcom.2004.02.003

[19]Yamadori A, Osumi Y, Masuhar S, Okubo M. Preservation of singing in Broca’s aphasia.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1977) 40:221–4. doi:10.1136/jnnp.40.3.221

[20]Sparks RW. 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 In: Chapey R, editor. Language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in Aphasia and Related Neurogenic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Baltimore: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8). p. 837–51.

[21]Sparks RW, Holland AL. Method: 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 for aphasia. J Speech Hear Disord (1976) 41:287–97.

[22]Hurkmans J, de Bruijn M, Boonstra AM, Jonkers R, Bastiaanse R, Arendzen H, et al. Music in the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 language and speech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phasiology (2012) 26(1):1–19. doi:10.1080/02687038.2011.602514

[23]Van der Meulen I,Van de Sandt-Koenderman ME, Ribbers GM. 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 present controversies and future opportunities.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12) 93(1):S46–52. doi:10.1016/j.apmr.2011.05.029

[24]Belin P,Van Eeckhout P, Zilbovicius M, Remy P, Fran?ois C, Guillaume S, et al. Recovery from nonfluent aphasia after 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a PET study. Neurology (1996) 47:1504–11. doi:10.1212/WNL.47.6.1504

[25]Van Eeckhout P, Bhatt P. Rythme, intonation, accentuation: la rééducation des aphasies non-fluentes sévères. Rééduc Orthophonique (1984) 22:311–27.

论文作者:郑春雪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3

标签:;  ;  ;  ;  ;  ;  ;  ;  

音乐疗法在失语症康复中的国内外临床对比研究论文_郑春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