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体标记“起来”的句法语义分析

汉语体标记“起来”的句法语义分析

王晓雯[1]2012年在《现代汉语起始体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汉语的体一直都是汉语研究中的热门话题,讨论的比较多的是完成体(或现实体)、进行体、经验体,起始体虽有提及,但专题讨论的文章却比较罕见。本文以现代汉语起始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探讨,确定该体系统的内涵及其内部成员,力图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期有新的发掘。零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以往学者的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以及章节安排等。第一章结合前辈学者们对时体的研究成果,对“起始体”的语法意义以及语法形式进行阐述,解释“起始体”的内涵,并且尝试细分起始体标记。第二章对“起来”的语义分化、句法结构进行分析,并且探讨了“起来”的虚化过程。第三章列举其他准起始体标记“起”、“上”、“开”,并分别对它们表起始义时的句法语义特征进行分析。第四章着重从两种不同的情况来介绍“了”的体意义,并建立起这些时体意义和句法形式上的对应关系,在不同的句法条件下表示不同的体意义。同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了”表示起始的理据和机制进行解释。第五章从与动词形容词搭配的情况、句式的选择以及认知解释三个角度对“起来”、“起”、“上”、“开”的区别异同进行分析。第六章主要通过动词形容词的搭配和宾语的位置情况分别探讨了“起来”、“起”、“上”、“开”与“了”的合用情况,并且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行阐释,从而根据不同体标记形式的不同特点划分了它们的层次等级组合,明确了其各自的功能。第七章对前面章节的主要内容做总结性的阐述,并对论文的创新之处和所得结论进行归纳总结。

张亮[2]2017年在《“有X”的功能演化及相关现象专题研究》文中认为“有X”可视为VO式动宾结构,在历时与共时双重演化推动下,呈现出不同的演化斜坡。语义指涉成分的凸显强化“有X+于+O”结构的使用。韵律机制的制约和语用经济性的干预迫使“有X于”难以进入汉语词汇库藏,“于”趋向零形化。“于”的零形化诱发“有X”词族属性的重新解读,导致“有X”的及物化。“S+有X+Vp”是孕育“有X”副词化的句法环境,其源结构为“S+有X+Np”,是“有X”进一步语法化的前提和基础语境。“有X+Vp”结构内“有X”呈现粘谓分布,在“adv.+Vp”状中结构的强势类推下,“有X”具备被重新分析为副词的可能。“有望、有感、有意、有幸、有失、有待”等“有X”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不同的演化路径,在共时层面却呈现出相似的词汇化连续统,即“跨层结构→韵律词→语法词→词汇词”。“有望、有幸、有意”的副词化、“有感”的形容词化、“有待”的形式动词化、“有失”的附缀化等都是“有X”词进一步语法化的结果。“有”的语法化、“有+X”的词汇化和“有X”的语法化涉及“有、有X”的句法语义地位。“有、有X”的语义信息负载量与其是否会发生语法化具有内在联系。“有”失去语义核心地位,更易于发生语法化;同样,“有X”与Vp的谓语核心分配也决定“有X”的演化。“有X”语法化程度加深,主观化程度表达强化,外在体现即其句法位置的左移外围化。“有X”进一步语法化,从谓语核心的修饰成分向整个谓语的修饰成分演化,也就是“有X”的限定或修饰辖域扩大化,句法位置逐渐左移,外围化。此可谓“有X”语法化的“逆向减量”原则。“有X”的词汇意义弱化,其语用功能义强化。“有X”的演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有X”的句法、语义、语用功能因其演化程度的不同而存有差异。“有望”正向以表示情态意义为主的评注性副词发展;“有意”是具有实际词汇意义的描摹性副词;“有幸”是具有实际词汇意义兼具评注性的描摹副词;“有待”抑制其后动词的陈述性,凸显动词的指称性,Vp的动作性或动词特征越明显,“有待”的形式化特征越显著;“有失”语法化程度加深,词义虚化,功能泛化,渐失独立词地位而倾向粘着化,最终附缀化。“有+Np双”是现代汉语中使用较为频繁的具有特殊语义功能的能产构式。“有”表存在与领属、“Np双”的抽象化程度和“有+Np双”构式化层级都以连续统的形式呈现。“有Np双”构式化连续统的最末端是副词化。“有+Vp”结构历经“繁荣→衰退→再复兴”三个阶段,与汉语的历时发展轨迹吻合。“有+Vp”与“有+Np”“没有+Vp”互为对称结构。“有+Vp”框架下,“有”由存现动词向表确认与肯定功能的评注性副词演化。“有”的语法化与主观化是个互动过程。“有”的体助词功能是在“有”表评注副词的基础上经重新分析而来的。语言类型学的普遍共性下,“有”的确认功能可被视作“广义的完成体”。

宛新政[3]2004年在《现代汉语致使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三维语法”的理论为指导,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现代汉语致使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点。文章认为汉语致使句是形式与意义的紧密结合体。致使句在意义上对应的是由致力事件和结果事件整合而成的致使事件。汉语致使句形式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由特定标记构成的致使句、由特定句法格式构成的致使句、由词语的使动用法构成的致使句。文章着重对这三种致使句的句式特征进行全面考察和描写,发掘各种形式所具有的语义和功能特点,充分探究汉语致使句语法形式系统与语法意义的对应关系。并对各种致使句次类进行对比研究,在致使句系统中确立其特定位置。全文共分八章,外加前言和结语两个部分。前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主旨、研究范围、研究原则和方法,语料来源以及其标注方式。第一章,汉语致使句研究综述。以时间为顺序全面梳理了从《马氏文通》至今的汉语致使句的研究脉络。文章将致使句的研究分为三个时期:一是革新与草创时期;二是语法知识大普及时期;三是繁荣发展时期。文章总结了各个时期致使句研究的成果和特点,并指出目前汉语致使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二章,分析现代汉语致使句的性质、范围及类别。讨论并明确致使和致使句的含义,吸收类型学的研究成果,在深入分析致使句的语义结构和形式表现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汉语的致使句系统;并依据致使句的有关特征,对现代汉语致使句的边界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尝试从新的角度为致使句进行分类。为致使句各种句式的描写和解释提供一个大致的理论背景。第三章至第八章对现代汉语致使句的三个大类、六个小类进行全面的描写。第三章,分析由特定标记构成的致使句的第一种——“使”字句。详细考察“使”字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使”字句进行内部和外部的比较研究。第四章,分析由特定标记构成的致使句的第二种——致使性“把”字句。重点研究致使性把字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并对两种由特定标记构成的致使句进行对比分析。第五章,分析由特定句法格式构成的致使句的第一种——使令句。详细研究使令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点,并将其与相关句式使字句进行对比考察。第六章,分析由特定句法格式构成的致使句的第二种——使成句。研究使令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点,并将其与相关句式使动句和使令句进行对比研究。第七章,分析由特定句法格式构成的致使句的第三种——V 得致使句。详细讨论其两个次类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并将其与相关句式“使”字句和使令句进行对比研究。第八章,分析由词语使动用法构成的致使句——使动句。详细探究使动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点。将其与相关句式使成句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使动句在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地位进行探讨。结语部分概述全文的内容和基本观点,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文章末尾附有参考文献。

王桂亮[4]2014年在《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选择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为跨方言比较的对象。在跨方言比较过程中,充分利用丰富的汉语方言语法资料,借助“两个三角”语法理论,立足于语音形式和语义语法表现,通过综观概貌和微观透视,尽可能全面地考察方言完成体标记成分的形义特征、总体类型、共时分布和历时语音演变情况,力求在描写总结的基础上能够解释现象成因。本文共六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结合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现状说明语义范畴对跨方言语法比较的重要意义,讨论了汉语体貌范畴的语义范畴属性,从扩大语法事实考察视野角度说明跨方言比较对汉语体貌研究的重要价值,确立本文以方言完成体标记为具体研究对象。其次,结合已有认识说明本文对完成体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办法。再次,结合跨方言比较的特点讨论了本文对“两个三角”和“句管控”研究方法的具体理解。最后说明本文框架、方言语料来源和引用规范等情况。第二章为汉语完成体的研究现状述评。鉴于汉语完成体的有关文献数量庞大(约2000篇),本文单独成章来详细梳理,以便为“整体汉语”视角下的跨方言比较寻求突破口。本章主要分为共同语、方言、历史语法和其他领域来分别梳理,评述得失,从中可以看到各个领域都共同存在着“争议多、不均衡”的共性问题,因此通过跨方言比较扩大语法事实的考察视野就成为重要选项。第三章综观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的总体类型、音义概况、地理分布和演变趋势。首先结合实际情况,把方言完成体标记区分为后附型、前置型和变音型三大类。然后重点考察后附型标记这一主体类型,具体采用方言地图和非地图文献资料互证互补的方法,细致考察各小类的语音形式和地理分布情况,发现南北方言总体表现不同,接着运用语音演变理论从声韵调的具体表现分析该类标记的语音弱化演变趋势的详情,最后把该类标记的突出音义特征概括为“音源多途”和“一标多用”。第四章从相对微观的视角选择后附型标记的两类个案(北方方言“了”类标记和南方方言“掉”类标记)进行跨方言考察。北方方言“了”类标记有同形和异形之分,同形类方言与异形类方言的地理分布呈现为大致对立的分布状态,本章采用“点面结合、单点透视”的处理办法考察了异形类方言“形义错配”的具体表现,从语法系统内部功能分化和语言(方言)接触的不同影响两个主要方面解释了形成地理分布对立的内因和外因。南方方言“掉”类标记体现出很强的共性特征,本章采取分区分小类依次归纳对比的办法,总结出该类标记的多项共性特征和细节差异,然后结合普通话“掉”类词的体貌特征、方言“掉”类标记的历史来源和汉语完成体的总体特点思考了“掉”类标记的完成体地位问题。方言“掉”类标记在地理分布上的共时联系和历时替换过程,可以看出南方方言之间的历史接触痕迹和移民联系,也可以看到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相互影响。第五章梳理变音型标记。本章依据变音方式把变音型标记分为儿化类、D变韵类、变调类、混合变音类等四种主要类型,总结了每类方式的语音特征、语法意义和地理分布等情况。总体来看,变音方式都具有很强的口语色彩,受到的限制较多,通常都有特定的变音规则,主要发生在单音节动词或形容词身上,具体语音来源多与“了1”有关,而且南北方言采用变音方式的总体表现有所不同:北方方言里变韵、变调、混合变音等各种变音方式都比较普遍,而南方方言里似乎只有变调较为常见。本章认为应从是否在方言语法系统中表达了独立的语法意义来认定其语法性质。此外,还结合语法化程度的语音表现将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的语音弱化链条具化为“动词(“了、过”等)→动态助词(“了、过”等)→词缀((?))→屈折化阶段(儿化、D变韵、变调等)→零形式(:/Φ)”,从口语和书面语互动角度推测了变音型标记和普通话“了”等其他标记之间竞争发展的可能态势。第六章结语,总结了本文通过跨方言比较得来的一些基本认识,指出了尚存的不足之处。整体来看,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的总体类型表现南北有别,地理分布特征呈现为“跨区串片”,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形义对应关系基本呈现为“大同小异”的错配状态,语音弱化大趋势与功能单一化并不对应,怎样处置“一标多用”难题将会影响到整个研究进程。本章还结合跨方言比较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思考了跨方言比较的材料处理和多重研究价值问题,就完善方言完成体的调查内容和思路提出了建议。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关注视角尚不平衡和理论解释尚有不足两大方面。

彭利贞[5]2005年在《现代汉语情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运用语义学和认知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讨论了情态及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表达的情态语义系统,考察了现代汉语多义的情态动词与其他语法范畴的互动关系,重点探讨了现代汉语动词情状、体、否定等范畴与多义情态动词同现时对情态解读产生的影响,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现代汉语多义情态动词情态语义的语法形式解释系统,深化了对情态及现代汉语情态动词的情态表达的认识。 本文分8章,20余万字。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意义、论述的范围、研究的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并对语料的来源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回顾了逻辑学和语言学对情态的研究,对比了逻辑学的模态研究与语言学的情态研究,分析了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指出逻辑学上对模态的形式分析与自然语言的实际情况存在距离,有些逻辑推导甚至与自然语言脱节的情况,但同时也认为语言学中的情态研究是借鉴模态逻辑的研究成果发展起来的。文章介绍了语言学史上主要流派对情态的看法,指出了它们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并着重介绍了几种文献对情态进行的系统研究的成果。文章还着重讨论了现代汉语情态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对现代汉语情态的研究的成就与不足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已有的现代汉语情态研究及其发展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情态的几种定义和情态的各种类型,指出了这些定义共同包含的基本要素,并把情态的定义为“说话人对句子表示的命题的真值或事件的事实性状态所表达的主观态度”。在分析了几种情态的下位概念之后,从逻辑联系、情态动词的历时发展、儿童语言习得等三个方面论证了把情态分为认识情态、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等三种类型的合理性。文章还讨论了“主观情态与客观情态”、“语气与情态”、“现实与非现实”这几组与情态有关的概念,希望由此深化对情态本质的认识。 第三章分析了现代汉语中情态的主要表现手段,即情态动词。文章先通过对已有文献就这类词冠以不同名称、采取不同的归类、存在不同的功能认识、使用不同的划界标准的分析,借鉴认知语言学的典型范畴理论,对情态动词的范围进行了重新的审视,提出了“动词-情态动词-副词”连续同一体的假说,认定了一些有争议词项的情态动词身份。现代汉语的情态动词的多义特征不像英语的情态动词那样普遍,现代汉语存在单义和多义的情态动词,文章对单义和多义的情态动词的义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归纳,并由此得出了现代汉语的情态动词表达的情态语义系统。

王世群[6]2013年在《现代汉语框式介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框式介词是汉语的一种重要语言类型特征,由于学界重视前置词,忽略后置词的传统,框式介词受到的关注较少。本文在语言类型学的视野下,在大规模语料调查统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认知语法、功能类型学、语法化和词汇化等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了现代汉语框式介词的句法、语义功能和框式介词前后项的隐现规律,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了现代汉语后置词以及框式介词的来源,并依据汉语的特征类型以及功能类型学的共性原则,对框式介词的句法语义属性以及成因做了分析和解释。第一章是对框式介词的界定。依据粘着后附以及介词性特征,从严界定后置词,进而将框式介词与虚词框架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汉语后置词以及框式介词系统。第二章考察框式介词的句法和语义功能。对框式介词的句法分布、句法范域、语义标记功能、语义抽象度和冗余度,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框式介词的句法范域可以用语义冗余度来解释,部分冗余的框式介词,前后置词谁冗余,谁就处于外层;完全冗余的框式介词则分不清具体的句法范域来,所以可以视作双核心的结构。第三章考察框式介词前后项的隐现规律和制约因素。框式介词在不同句法位置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倾向性,在某个具体位置,某个框式介词可能表现出强制性的需要,这可能受到句法、语义、语用、语体或韵律等因素的制约。第四章从历时的角度调查了框式介词的来源。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框式介词产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大致到明清所有框式介词的类型基本完备。多数框式介词是通过后置词的语法化和词汇化而来的,但排除类和部分比况类框式介词的来源比较特殊,它们是句法糅合和类推的结果。后置词语法化或词汇化的主要动因是背景化和联系项原则的驱动,演变中还涉及语法功能的衰退和调整,语义、语用和韵律因素也在起作用。第五章从类型学的角度解释框式介词句法语义特点以及成因。现代汉语是具有近动型前置词以及认知型语序特征的SVO语言,从两汉开始,汉语不断向认知型语序表达策略调整,框式介词主要是联系项原则、认知型语序表达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在句法和语义方面的特点可以用经济原则、标记度等级、重度-标记对应律和距离-标记对应律等语言共性原则来解释。

杨旭[7]2016年在《汉语趋向连动式的构式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的体验与感知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出发点,它在人类思维形成的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汉语趋向连动式是人们感知世界和认知世界的一种空间范畴构式,而它的产生与演化不仅是汉语语法体系自我调配、自我适应的结果,更是汉民族在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上相促相生的产物。然而,汉语趋向连动式的构式化研究,尤其是在构式的形式和意义演化方面的研究,一直以来却未受到学界足够的关注与重视。而且学界对汉语趋向连动式在历时维度和共时维度上的研究较为零散,未成系统,不能全面、深入地考察它的构式演化历程。有鉴于此,本研究以历时构式语法中的构式化理论(constructionalization theory)为基础,尝试把汉语趋向连动式的形式和意义的演化视为一个整体的构式化过程,从理论建构与构式实例分析出发,对其构式的形式和意义的演化予以同等关注,旨在揭示隐藏在其构式化背后的认知机制和动因,以期丰富构式化的理论研究成果并扩展构式化理论在汉语语法体系中的研究和运用范围。汉语语法体系的研究需要不断借鉴一些新兴的语言学理论才能深入地推进和发展。构式化理论是认知构式语法和历时构式语法思想的集中体现。构式化是构式的形式和意义的产生与演化的结果。每一种语言都会产生构式化,而汉语趋向连动式在主观趋向空间、客观趋向空间以及复合趋向空间的构式化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本研究致力于在构式化理论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汉语趋向连动式构式化的由来和表征手段是什么?(2)汉语趋向连动式的构式化表征引起了汉语趋向连动式的哪些构式演化类型?(3)隐藏在汉语趋向连动式背后的构式化机制是什么?本研究基于国家语委在线语料库的统计数据与分析,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和个案研究方法,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汉语趋向连动式的构式化历程及其机制进行阐释。我们把汉语趋向连动式分为主观趋向连动式,客观趋向连动式和复合趋向连动式三种构式形式。我们对这三种构式产生的构式化已达成了一些认识,其研究发现归纳如下:第一,主观趋向连动式“V来/去”源于说话人水平空间的视角投射,进而表达说话人视角上的主观趋向构式义,在历时维度上演化为一种固化的语法标记构式。无论“v来/去”构式的形式和意义如何演化,它们在构式上的趋向意义都是说话人赋予的,都源于说话人的身体结构、空间特性和知觉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v来”构式表征说话人视角上的“靠近”义,而“v去”构式表征说话人视角上的“离去”义。主观趋向连动式的构式化表征既包含说话人参照点的因素,也遵循信息编码的时序原则,同时说话人主观视角的选择会制约叙事语篇的连贯性。这些构式化表征的手段引起主观趋向连动式在历时维度上演化为具有承接功能、目的标记功能和事态助词功能的构式类型。承接功能的构式演化为目的标记的构式演化和事态助词的构式演化提供了句法语境、语义条件和前构式演化的准备。目的标记功能的构式演化处于承接功能的构式演化和事态助词功能演化的过渡语境阶段,即临界语境阶段或使成语境(enablingcontexts)阶段。事态助词的构式演化是主观趋向连动式的后构式演化阶段,表现出一定的滞留性和较强的能产性。构式中的自主—依存性、说话人思维的类比化和说话人视角的主观化是引起汉语主观趋向连动式发生构式化的主要机制。从自主—依存联结的关系来看,“v来/去”构式体现双重和不可分离的语义关系。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对自主成分和依存成分的关注度是相等的,其视点都聚焦于具体化空位的关系上。构式化的运作机制是一种意向性的活动,它的产生受到意向性因素的制约。从自主成分推衍出来的依存成分主要是通过自主成分与依存成分之间的相邻或相似关系才得以实现。因此,构式化的产生受相邻或相似关系的制约。说话人使用语义类推的方式建构新的构式表达式。类比化是触发汉语主观趋向连动式向其他构式类型演化的主要机制。说话人的主观视角引起“v来/去”构式具有消解说话人视角偏差的作用。第二,客观趋向连动式源于人们对空间方位感知和互动的认知方式。这种方式投射到语言结构中就具有对应的构式形式和意义,并且在说话人心理上形成一种固化的构式。客观趋向连动式的形成遵循格式塔感知的机理,体现出人们空间垂直方位感知的整体性。从“v上/下”构式形式来看,说话人在与客观趋向空间交互时用于描述事件的起点、过程、终点以及持续性状态的认知参照点是一个连续体的图式构式。它们形式的演化是链状型的模式。从“v上/下”构式意义来看,说话人把趋向空间的意义映射到非趋向空间的意义上,而这些意义是处于一个整体的构式网络体系之中的。“v上/下”构式均具有链状型模式和辐射型模式。引起这两种构式演化路径的主要机制是人们在认知上的范畴化和隐喻化。构式化的使成语境引起“v上/下”构式发生扩展和泛化,触发说话人在原型构式和非原型构式之间作出意向性选择,引起说话人使用非范畴化的手段表达空间概念。“v上/下”空间隐喻构式的形成是在特定文化基础上产生的。“v上/下”构式隐喻化的基础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人们对“v上/下”空间构式感知的相似性又为隐喻的表达创造相似的感知经验并提供无限的动力。第三,复合趋向连动式是人们根据物体方位和说话人所在位置表征出的一种复合空间构式。它主要表达主客观趋向空间的位移和变化。我们主要考察“v上来/上去”和“v下来/下去”构式在历时维度上从表示具体的趋向空间意义向表示抽象的非空间意义的演化,在构式内部形成新的构式形式和新的构式意义,从而产生构式化。复合趋向连动式中“v上来/上去”和“v下来/下去”构式化的表征手段主要遵循距离像似性原则和时间顺序象似性原则。前者可以从定位宾语和无定位宾语两个方面进行构式化表征。后者可以通过先后型构式和同步型构式进行构式化表征。这样的构式化表征会引起“v上来/上去”和“v下来/下去”出现构式空缺。说话人在感知上的突显,心理上的突显和视角上的典型性是导致这些构式空缺的主要因素。复合趋向连动式是新分析和类比化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说话人对构式中的处所宾语和行为动词作出了不同程度上的识解和新分析,这种认知机制导致了复合趋向连动式发生构式演化,引起趋向连动式向不同层级的构式类型扩展。处所成分直接进入到行为动词与复合趋向动词之间进行新的构式建构,并成为复合趋向连动式中的处所宾语,在此基础上,主体原有的视角通过类比思维和新分析的机制建立起来。同时这两种认知机制使复合趋向连动式以链状型和辐射型的模式发生构式化。复合趋向连动式作为空间表达的构式系统,它的构式化具有动态性、连续性和层级性的特征。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本文基于构式化理论阐释了汉语趋向连动式在形式和意义上的构式化历程,从而尝试提出汉语趋向连动式的构式化路径既有“链状型”的模式,也有“辐射型”的模式,为汉语其他动词的构式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其次,本文进一步地丰富了构式化理论研究的内涵并指出了英语构式化理论研究应该实现多层面的研究模式。对汉语展开的构式化研究,不仅可以从微观层面透视构式的演化规律,而且可以从宏观层面纵向把握构式的演化进程,从而突破微观层面单一的构式化研究模式。最后,本研究的结论亦可为探究构式的起源提供参考,也为“构式是如何习得的”这一难题寻觅到理论依据。

彭晓辉[8]2005年在《表时间的“等”字结构及其句式研究》文中认为表时间的“等”字结构是一个介词结构,在语义上表示时点。包含“等”字结构的“等”字句在现代汉语中应用相当广泛,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本文以小句中枢说作为观测点,以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为指导,对表时间的“等”字结构及其句式进行了多维度、全方位的研究,力求观察充分,描写充分,解释充分。 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 引言:解释了标题“表时间的‘等’字结构及其句式”,框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概述了表时间的“等”字结构及其句式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介绍本文运用的有关语言理论、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等。 一、表时间的“等”字结构及其句式的句法分析。这一部分重点对表时间的“等”字结构进行了句法分析,分析了“等”的句法特征及其词性、“等”的后附成分X的类型、该结构中方位词的隐现情况及其不对称现象和该结构的句法功能;然后分析了该结构的后续成分VP的句法特征、考察了VP的有界性;最后探讨了“等”字句式的类型。 二、介词“等”的语法化过程。这一部分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了介词“等”的语法化过程,先后探讨了“等”动词用法的产生、动词结构“等+VP”格式的形成、“等+VP”结构的语义虚化、“等+VP”结构的重新分析、“等”的介词用法的产生及语法化的程度,最后论述了表时间的“等到”是汉语双音节化规律的产物。 三、“等”字句的语义分析。这一部分分析了介词“等”的宾语语义类型、表时间的“等”字结构的整体语义与时间定位功能、“等”字句的时制内涵及其内部的逻辑语义关系。 四、“等”字句的语用分析。这一部分重点分析了“等”字句的话语环境,接着探讨了“等”字句的语用价值,即符合语言经济原则和礼貌原则、具有较强的语篇功能,最后分析了该类句式语用表达上的主观化倾向。 五、“等”字句的认知解释。这一部分分析了表时间的“等”字结构的非终结性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完形”对“等”字句形成的影响;接

徐采霞[9]2015年在《双音形容词状补功能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语序研究视角,运用语义分析、偏误分析和汉外语言对比等研究方法,基于大规模现代汉语语料库,对汉语双音形容词状补功能进行了系统考察。第一章是绪论,交代了本文研究的缘起,系统梳理了相关研究的学术史以及目前的研究动态,在此基础上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并就本文所采用语料的来源、搜集方法等问题作了说明。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考察了双音形容词作状语和作补语时形容词的语义特点、句法限制和语用功能,按照从唯状形容词到可状形容词、从唯补形容词到可补形容词的思路,分层次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双音形容词前置于动词作状语或后置于动词作补语的句位选择,是形容词的述物性和述行性、动词的支配性、动词和形容词之间潜在的语义关联以及状语和补语的句位意义等因素共同影响、相互制约的结果。第四章分析了双音可状可补形容词状补异位现象。根据形容词的语义指向,分语义指向动词、指向动词施事、指向动词受事以及评价句子所述事件四种情况,考察了形容词状补异位的句法语义限制条件,以及形容词状补异位引起的句子语义和语用功能变化。我们认为,形容词作状语或作补语不是孤立的句法结构改变,形容词状补异位引发语义和语用功能的相应变化。第五章对外国学生习得汉语形容词状补功能的主要偏误进行了分析。从汉语学习者的母语负迁移、汉语规则泛化和学习策略等方面分析了偏误原因。我们认为,汉语补语双重语义结构的复杂性以及补语这一句法成分的独特性是造成偏误的主要原因。本章还考察了部分对外汉语教材对汉语补语这一语法项目的解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第六章在对双音形容词状补功能描写和偏误分析的基础上,将汉语形容词前置于动词作状语和后置于动词作补语现象分别跟英语西班牙语方式状语和结果状语进行了对比。我们认为,汉语补语和英语西班牙语的后置方式状语都具有焦点性和某种程度的谓语性,但二者之间存在木质区别。汉语补语是高度语法化的焦点性句法成分,不仅在语法功能上超出了后置状语,而且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补语句具有很强的篇章衔接功能。本章还通过汉语和英语的对比,从概念化视角对比分析了汉语补语的复合认知结构在英语中的表达方式;从有界化角度解释了形容词作状语和作补语时,与之组配的动词的有界性跟形容词有界性相匹配的特点。第七章是结语,总结了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基本认识,概述了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和可拓展的研究领域。

刘红妮[10]2009年在《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文中研究说明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是语言演变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当今国内外学界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语法化研究蔚为大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词汇化研究却还方兴未艾,处于发展阶段。近年来,虽然词汇化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薄弱地带和空白领域,还远远没有深入。对于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研究较多,国内也有学者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而对于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大多只是零散、个别或宽泛的研究,在本文之前,迄今为止这方面还没有比较具体、系统的专门性研究。“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与“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相对,指的是两个没有直接组合关系、而只在句子线性序列上相邻的成分序列经由词汇化而成为一个独立的词的语言演变过程。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是词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即以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从汉语的实际出发,立根于扎实的语言文献,采用共时和历时、词汇和语法,特别是传统语言学和现代西方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以概论和典型个案专论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在这个封闭的范围和系统内具体考察了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研究中关注较少或虽有关注但还需进一步探讨的10个类别、30多个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现象。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次比较系统、深入地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研究背景、范围、种类、共性与个性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机制、规律和影响因素等,提出了“多元词汇化”等观点,力图找出特点,揭示一定的规律,力图尝试对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研究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事实和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的研究不但具有词汇化本体研究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语言教学、辞书编纂、中文信息处理等多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全文前有绪论,后有结论,主体部分共包括14章,可分为4个部分。第一章是全文论题的背景部分。理清语法化和词汇化的概念、国内外研究概况、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界限、汉语双音虚词的演变归属等热点和难点问题。认为汉语非句法结构形成实词的就是词汇化,形成双音虚词的则很多是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重合,还有的演变是词汇化和语法化相继发生,本文主要侧重于从非句法结构的成分序列到成词的词汇化角度,但其中也自然会牵涉到语法化或功能的演变。第二章是全文的基础部分。在讨论汉语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及其主要的几种构成方式之后,重点讨论汉语非句法结构概念的提出、研究现状、范围与性质、分类标准及类别等等。除了前人已经深入研究过的类别和个案外,将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共分为10个类别,具体探讨了30多个非句法结构形成的词语,其中不少是虚词,也包括一些实词。这10个类别分别体现在第三章-第十三章中。第三章到第十三章这11章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每一部分采取总论和专论的形式,旨在揭示现象,发掘规律。第三章探讨“动+助”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X着/了/过”的典型个案是“算了”“X的/地/得”的典型个案是“免得”。“算了”的词汇化后又发生语法化,具有情态和话语标记两种功能。“免得”经由多种词汇化途径分别演变为连词和动词,是“多元词汇化”。本章主要侧重于助词并入和附缀化。第四章探讨“动+介(于)”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副词“终于”和连-介兼类词“由于”。这一类演变都是发生在句法演变后,即介词“于”后面的宾语由名词性成分扩展为谓词性成分之后,介词“于”和其前动词相继发生去范畴化,介词并入,完成词汇化。“由于”还有一定的个性。介词并入在这类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五章探讨“动/形+介(以)”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加以”和“难以”。它们的形成都是由于介词“以”后的宾语由名词性成分扩展为谓词性成分而导致的,因此都多少具有一些助动词的性质。“加以”的连词用法和形式动词用法是经由不同的途径、在动词“加”不同的义项基础上分别演化成的。这是一种“多元词汇化”模式。“难以”的词汇化说明其是“半助动词或边缘助动词”。本章主要侧重于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的“多元词汇化”模式和句法演变的影响。第六章探讨“动+连”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继而”“进而”。这一类演变主要都是与动词的非范畴化尤其是整个句子的句法结构的简化有关。另外,这一类演变结果一般都兼有副词和连词两种特征。非范畴化、句法结构的简化在词汇化中的作用值得重视。第七章探讨“形+连、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幸而”“甚而”“甚至”。“幸而”的演变途径为:非句法结构→副词。“甚而”的演变途径为:非句法结构→连词→副词。“甚至1”是并列短语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演变为形容词,“甚至2”最基本的连词用法演变过程和“甚而”相似:非句法结构→连词→副词,而后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一系列的用法和功能。这一类演变都与句法演变尤其是结构简化有关。第八章探讨“副+连”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时而”“忽而”。这一类词汇化的演变都是和“而”的附缀化有关,还和相应或相近的叠用格式的构式化、同义或近义的这一族词内部的调整、分工有关。附缀化、特异性、构式化等是这一类词汇化的特点。第九章探讨“连+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则已”和“以期、以免、以便”等“以V”类词。“则已”的词汇化和“不V则已”特定构式化、“则”和“已”的去范畴化、主观化和韵律有关。“以V”1类除了和非范畴化等有关外,还和连词“以”的附缀化及强化机制有关,“以V1”词语内部的不同则是和V的语素义不同有关。另有特殊的“以V2”演变,其形成则是和介词“以”的宾语省略,介词功能悬空有关。主要侧重于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非范畴化、构式化、语素义、附缀化等的互动与影响。第十章探讨“反诘副+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连词“哪怕”和副词“何须”。语用推理在这一类词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和句法环境、动词的非范畴化、主观性等因素有关。“哪怕”在词形上有“那怕”的问题。“何须”的词汇化有“何”功能需要强化的因素。因为语用推理的作用,“反诘副+动”词汇化后都表示“不V”的语义,有的词汇化程度高的还会更进一步,表示假设、非现实的情况。本章主要侧重于语用推理的影响。第十一章探讨“名/动+副”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其实”“势必”“想必”“谅必”。认为“其实”是“代词‘其’+副词‘实’”非句法结构形成的。“势必”“想必”的形成与表义差异与各自的语素义有关。“谅必”由“想必”类推成词。“势、想、谅”和“必”的语素义决定了词汇化后的词语推测性高低强弱。语素义在词语词汇化中的作用需要重视。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探讨一类经由实词省缩形成的比较特殊的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分别是“再不”“之后”“从中”;“据说、据称、据云”“据悉”“按说、照说”“据传、据闻”“照办”“听说”等。连词“再不”是经“再不然”省缩“然”词汇化形成的,“之后”是“X之后”的X省缩后形成的。副词“从中”是在“X,从(X)中VP”的句法环境中,“从X中”语用省略凝缩为“从中”。它们的形成都和语用有关。“据说、据称、据云”是“据X说/称/云”结构中省缩X词汇化整合成词。“据悉”是“据X(Y)悉”经过二重隐含和省缩形成的。“据传”“据闻”和“照办”,均有两种以上的省缩成词路径,比较特殊。“按说”是“按X说”省缩形成,X一般是“规矩、(道)理”等表常理或常规性的词语。“听说”是“听(X)说”中兼语省缩的结果。这与语言的经济性、整合、创新等分不开的。本章主要侧重于省缩形成的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的语用、整合等因素。总之,每一章都围绕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进行论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第十四章是全文的总结部分。通过对10类非句法结构的30多个典型个案的深入考察,总结出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总体特点和规律,共性与个性,形成动因和机制,互动影响的因素,学术价值和意义等方面。并且探讨了英语中类似的同类现象,揭示了本文研究的类型学意义,最后指出了以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最后是附录。附录1:《现代汉语词典》(2005)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虚词词表;附录2:《现汉》(2005)后缀派生式、重叠形成的复合虚词以及联绵虚词;附录3:《现汉》(2005)非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词语列表;附录4:本文词条索引。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起始体研究[D]. 王晓雯.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2]. “有X”的功能演化及相关现象专题研究[D]. 张亮. 上海师范大学. 2017

[3]. 现代汉语致使句研究[D]. 宛新政. 复旦大学. 2004

[4]. 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比较研究[D]. 王桂亮.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5]. 现代汉语情态研究[D]. 彭利贞. 复旦大学. 2005

[6]. 现代汉语框式介词研究[D]. 王世群.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7]. 汉语趋向连动式的构式化研究[D]. 杨旭. 西南大学. 2016

[8]. 表时间的“等”字结构及其句式研究[D]. 彭晓辉. 湖南师范大学. 2005

[9]. 双音形容词状补功能比较研究[D]. 徐采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10]. 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 刘红妮. 上海师范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汉语体标记“起来”的句法语义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