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海阔千帆竞勇立潮头歌未央论文

潮平海阔千帆竞勇立潮头歌未央论文

潮平海阔千帆竞 勇立潮头歌未央

何永明 郝海涛/江西省教育厅

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教育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按照教育部和省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务实奋进、攻坚克难,教育现代化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全省教育部分发展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些创新举措走在了全国前列,一些重点工作得到教育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和全社会的广泛好评,江西教育的良好形象得到保持,正面影响持续扩大。

全诗叙述、描写、想象、抒情等手法并驾齐驱,将繁华和落寞互为映照,诗人没有知遇明主,理想落空,决心追寻隐居山林的商山四皓,隐居的典故表白了志向和情意。

“小财政”努力办“大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我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6129所,在校生1057.01万人,专任教师58.37万人,教育人口约占全省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1.83%,基本实现每个乡镇都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提前2年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成为全国第13个、中部第2个全域通过国家教育督导评估的省份。小学毛入学率103.37%;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14.9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5%,比2012年提高11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5%,普通高校由2012年的88所增加到2018年的102所。2012—2018年,全省教育经费总量从775亿元增加到1374亿元,增长77.29%。近五年财政教育支出持续成为全省财政第一大支出,体现出经济小省办大教育的坚定决心,探索了一条“小财政”办“大教育”的发展新路。

以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

江西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教育作为优先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贯彻“教育强省、科教兴赣”方略,全省教育系统锐意进取,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扎实推进教育事业综合改革,教育面貌日新月异,各级各类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选择合适的质控品,且科学应用,尽可能减少误差,利于提高结果的精确性;同时,加强实验室内质控,做好失控的相关准备工作。

完善工作机制,高位推动教育综合改革。 一是完善教育综合改革统筹协调机制。2010年9月,我省成立了由省政府分管副省长担任组长的教育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涵盖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等37家省直部门,统筹谋划、研究决策、协调推动全省教育综合改革工作。2019年3月,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作为省委议事协调机构,在省委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落实省委对教育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省教育重大工作的谋划设计、统筹布局、协调落实。二是完善教育综合改革责任督查机制。按照省委深改组年度工作涉及的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及时间节点,做到改革任务层层分解、抓细抓实;建立委厅改革工作月报季报工作机制,召开委厅改革任务部署调度会,对各责任处室、单位改革任务完成情况定期调度、督查督办,对已经出台的改革方案和具体改革举措落实情况及时跟踪调度、检查评估,开展改革督察。三是完善教育综合改革风险评估机制。严格遵守《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议事决策规则(试行)》《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试行)》等,明确教育综合改革议事规程,凡是重大教育改革决策或文件制定、重大教育改革项目投资决策等,均须充分调研论证后,由工委会或厅长办公会集体讨论,提交省教改领导小组或省委深改组会议审议。四是完善教育综合改革舆论宣传机制。建立教育改革信息宣传平台,在省教育厅官方网站“江西教育网”设立教育综合改革专栏。

注重点面结合,教育综合改革成效显著。 近年来,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多领域、深层次突破,呈现出蹄疾步稳、点面开花的良好局面,推动了全省教育现代化进程。一是本科教育质量得到新提升。2015年开始,历时四年完成1145个专业点综合评价,全省各高校主动申请停办、停招268个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同质化严重的专业,每年申请设置新专业数较评价前下降50%,且新增专业中80%的专业(如健康服务与管理、工业设计等)为江西省新经济发展急需专业,增强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二是深入推进高校“放管服”改革,瞄准高校机构编制改革、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等堵点难点推出了28项改革举措,会同人社、财政等部门积极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优化发展环境。三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取得新突破。启动省“双一流”建设,省财政投入40亿元,支持建设南昌大学和其他学校33个一流学科、172个一流专业。2018年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1个、学科排名进入国际前1%的3个(总数达到15个)。全省高校4个学科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获A类学科。东华理工大学质谱科学与仪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国家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实现我省“零”的突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新成绩,四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省共取得7金、26银、81铜和3个最佳单项奖的可喜成绩。四是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家庭配合、社会参与、科研引领的“五位一体”育人大格局,“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持续完善,创新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通过立法预防与处理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学校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坚持先行先试,稳步推进综合改革试点。 2014年以来,江西积极推进“四市三校”改革试点。一方面,在赣州与教育部共建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稳步推进素质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制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4项改革,成效明显;在抚州设立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重点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测评改革试点工作,建立了5方面20项特色指标体系,开发了对应的测评工具,建立了覆盖全市中小学的评价信息采集系统,并积极运用评价结果促进质量提升;在鹰潭和景德镇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力争打造全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另一方面,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南昌大学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南昌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跻身中西部14所“以部为主、部省共建”高校行列,7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印发《江西科技学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15-2020年)》,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科研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大胆尝试创新,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双提高”;在江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开展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逐步形成职责明确、独立运作的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深化中职对接高职“3+2”教育贯通培养,开展高职对接本科“3+2”学制衔接试点。此外,特殊教育-送教上门试点、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也有序推进。

教育现代化,我们信心百倍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江西教育的发展充分表明,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只有牢牢把握并不断增强贯彻落实“九个坚持”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科学发展才能有坚强保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才能有坚实保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持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着力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抓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考试招生等综合改革,加快推进高校“放管服”改革,切实打好“学前教育补齐短板、义务教育巩固提升、高中教育普及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等教育争创一流”五大攻坚战,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谱写新时代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新篇章。

水工隧洞作为在山体中或地下开挖的、具有封闭断面的过水通道,其建设与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条件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4#隧洞地质条件分析研究,较好地解决了施工中遇到的地质问题,促进了工程的顺利实施,从而大大改变了河曲县农业靠天吃饭、工业用水紧张局面,为河曲县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的依据。

标签:;  

潮平海阔千帆竞勇立潮头歌未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