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米苗啤酒_股票论文

股价米苗啤酒_股票论文

股价 大米 菜秧和啤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股价论文,大米论文,啤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证券报上最近两类文章比较多,一类是经济学家们“大智慧”的讨论,一类是股评家们在股评中对管理层调控过度投机的股价箱的政策的揣摩、猜度。显然,这些都涉及如何认识中国的股市,从而采取一个正确的政策以促进它的发展。

这使我想到一个最简单的事实,现在安徽马钢的股价是1.78元,相当于一斤大米或一斤菜秧,我们且不算城市郊区多少亩菜地一年种植的蔬菜就相当于马钢股价的总市值;现在青岛啤酒的股价只有3.72元,相当于一瓶青岛啤酒的市价,它的总股本是9亿,我们且上算青岛啤酒厂要花多长时间能生产出9亿瓶啤酒,光是它的无形资产——青岛啤酒的商标大约也不低于这个价值;那么现在股价最高的中华企业是25.16元,按照南京市场上废品收购站收购废报纸价是1.7元/公斤,一股也只不到15公斤废报纸的钱,中企的总市值也只有1163752吨废报纸。更容易算清楚的是上市公司中最好的商业股之一的新世界股价是17元,正好相当于10公斤废报纸的市值,新世界总股本的市值相当于509660吨废报纸,如果用载重2000吨的火车来拉,大约要254.83列火车,且不算新世界的无形资产,它的名店、它的商业信誉的价值;也不算它的分店和多种经营的资产,仅仅它在南京路上繁华地段75000平方米新建的新世界商厦,也远远不能用255列火车的废报纸能够抵偿的。

现在安徽马钢的市盈率是15.08,青岛啤酒的市盈率是20.20,中华企业的市盈率是28.31,新世界的市盈率是32.82,按照一些对管理层制定政策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学家在文章中下的结论:市盈率20-30是过度投机,那么这几只股票的股价能算作过度投机吗?在他们的心目中,是不是一股马钢跌到半斤菜秧才叫“合理回归”呢?

按常识讲,股价应该=发行价×发行至今的物价上涨系数×上市几年的银行利率

从理论上讲,股份应该=上市前评估时的净现值×上市几年物价上涨系数×上市几年的银行利率

还有一个简单的算法:马钢上市价3.45元相当于当时11.57公斤的大米(每公斤0.298元)

马钢现在的市价相当于0.5公斤的大米,这样的股价怎么能成为过度投机呢?

实际上是被严重的扭曲了,贬低了。国有资产管理局的同志们天天在计算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他们有没有看到,上市公司的国有资产正在十倍、数十倍地在被贬值,每年分红配股时,他们发通知要求同股同权,当然这也需要,因为他们计算的实际上是一种比例,现在如果真正让国有股流通,按现在的股价,无疑是国有资产洪水泛滥式的大流失。

这说提出了一个问题:目前的股价为什么这么低?这么低的股价为什么经济学家还说是过度投机?

经济学家依据的是西方国家的市盈率标准;而我们的理论基础应该是价值规律和中国的实际,可是实际上行不通。我很赞成周道炯同志把规范化作为中国股市建设的核心,我想最重要的是我们经济学家们的理论要规范化——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规律和小平同志事实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才能使我们的管理政策规范化。只有理论和政策规范化了,中国的股市才能规范化。

有的经济学家把市盈率20-30定为过度投机还忽略了中国股市的另一个基础——股民,他们可曾知道,几十万马鞍山钢铁工人当年认购的每人几千股马钢内部职工股每股3.45元,几年下来不但不能把积蓄的一点血汗钱像储蓄一样增值、保值、连当年认购时的价格都跌去大半。有的一家几口在马钢工作,认购内部职工股时耗尽了全部积蓄,损失可想而知。指望马钢股票能涨到3.45元的发行价再卖掉,一年又一年过去了,马钢股票不但越跌越低,亏了血汗钱的钢铁工人们还被人说成是过度投机,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上市公司和股民是股市的基础,目前的上市公司是各地方推荐的最好的企业,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样板,不但中国的企业看着他们,中国的老百姓希望他们搞好,全世界也通过他们来看待中国现在的改革的成果和中国的未来,而且在计算他们的市值,如何按照价值规律,从实际出发,发展、建设好上市公司,保护股民利益?这不但是中国证券市场、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国国营大中型企业发展的希望所在。

由此我又想到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些简单的事实:

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资金奇缺;老百姓在银行的储蓄有近25000亿;银行要向老百姓倒帖利息;证券市场由于股价跌得过低,伤害了股民,老百姓不敢买股票长期投资,一级市场像渤海化工发行的火爆充其量也只不过想做个短差,当初老百姓用11.5公斤大米钱买的一股马钢现在只值半公斤大米,难怪一听到55亿新股的发行就赶快逃亡。如果能从老百姓在银行储蓄里流出三分之一,来买我们优秀企业的股票,恐怕我们的企业会有一个大发展,银行也大大减少了利息的负担,国家的国库券也可以少发,消费市场的压力也会大大降低,物价也会回落,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为什么不能形成呢?问题出在哪一环节呢?

关键的环节还是在证券市场,1993年和1994年上半年的扩容,采取的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办法。问题就在没按价值规律办事,没从实际出发,伤害了几百万投资者的利益,当初购买马钢的投资者至今还被牢牢地套在底层,试想有谁还敢长期投资在股市呢?套了三年解套没有希望,在这样低的股价上还说是过度投机,又要上55亿股,20家历史遗留的股份公司股票,近30亿已上市公司的配股交款。不把被套几年的投资者释放出来,不恢复这些国内最优秀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应有的价值,还是像前两年那样的扩容。我想,热闹一阵子,恐怕一股马钢连一斤菜秧也值不到,再好的发行计划也要泡汤,中国的股市又要走几年弯路,我想这是政府和老百姓都不愿看到的,包括说市盈率20-30是过度投机的经济学家们也不愿看到的。

我希望中国的股票能恢复它应有的价值,希望我们的股票在中国老百姓的眼中成为蓝筹股;希望我们的上市公司能像IBM、松下、三菱等公司那样为世人所瞩目;希望中国的证券市场能在事实求是和价值规律的指导下稳定发展;希望能看到老百姓充满信赖、满怀信心地把存在银行里的血汗钱放心地拿来买我们中国上市公司的股票;希望我们的上市公司能一天比一天发展,前程辉煌。在它们榜样的示范作用下,中国的在中型企业改革成功,为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奠定一个牢固的基础。

中国股市的稳定、发展,需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标签:;  ;  ;  ;  ;  

股价米苗啤酒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