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构建语文高效课堂论文_张军元 于兹坤

巧用多媒体,构建语文高效课堂论文_张军元 于兹坤

山东昌邑市奎聚小学 261300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一堂课,同一篇教材,同样的课型,如何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有滋有味、学有所得呢?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成为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实现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最得力的手段。

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课件,发挥它的最大功效呢?下面结合自己进行的阅读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正面效应

1.用课件诱惑学生的眼球。一堂课的开场白很重要,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用个性化的语言导入。但再精彩的个性化语言也比不上多媒体丰富多彩的呈现,灵动再现与课文相关的画面,一下子就能把孩子们的眼球吸引住。这种方法不仅适宜于低年级孩子,而对于连电脑都不熟悉的农村孩子来说,同样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能有效避免开小差之类的事情发生,比起苦口婆心的劝说更有效。

2.让课件成为学生理解课文的向导。一个适宜的课件贯穿课堂教学环节,既可包含简洁有序的教学流程,又能再现课文的重点内容,以达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目的,还不致于浪费时间,甚至它会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如人教版义务六年制上册《月光曲》一文进行阅读教学时,很多人认为这一课难度太大,是因为音乐这种东西用语言难以表达,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老调重弹,难以讲出新意。

我在教学本文时是这样做的:先是引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贝多芬的相关资料,从而加深他们对贝多芬的了解。课堂开始同样借助课件让学生直接欣赏这一首世界名曲,相机交流:你觉得这是一首怎样的曲子?我们应以怎样的语气去读?你想知道这首曲子是怎么产生的吗?你想知道贝多芬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吗?

随即展示:

(1)月亮升起时的课件: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让这些没有见过月亮是怎样从海上升起的孩子直观感受到了月亮升起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文字课件: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借助课件同时进行朗读指导,将贝多芬遇到知音从而产生创作的欲望表现了出来。

(3)图文并茂的课件: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4)需要重点体会的文字课件(不同的颜色勾勒):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演奏者和听众产生了共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就由难变易、水到渠成了:①《月光曲》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缘于贝多芬心中的爱,因为他爱着音乐,爱着那些热爱音乐的人们,爱着大自然,所以可以说《月光曲》是他爱的情感的流露。②贝多芬是一个热爱音乐、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的人,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是一个把幸福带给他身边人的人。这一连串课件的展示缩短了空间距离,也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通过图文对照,学生更感性地深入了解了课文的重点与难点。课件的最后一环节,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说话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语感,听说读写议穿插其中,轻松达到了教学目的。

再如《客家民居》、《只有一个地球》、《宇宙生命之谜》之类的说明文,恰到好处的媒体展示,也必然会缩短文本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加深学生对文章所描述内容的印象。

二、负面效应

那么是不是多媒体课件就成为了语文课堂的支柱,语文课堂就可以成为只欣赏课件的课堂呢?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我觉得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的应用只能是辅助性的,它只能对课堂教学起到辅助作用,而不能成为课堂的主体。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但不可以限制学生的思维;它可以成为学生掌握重点的向导,但不可以牵制住学生的想象力。下面仍以我教学的《月光曲》一文为例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第一次教学《月光曲》一文时,我一共制作了13张课件,并且每一张在什么时候放映都算计好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课件在调动学生兴趣、引导他们把握重点的过程中却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缺陷。如有些同学觉得课件上没有出现的段落不再重要,看和不看效果一样,所以只顾着欣赏老师制作的课件了,而对于整篇课文的朗读却忽视了,不再把注意力放到文本中,而是完全把注意力放在课件上了,只读课文中与课件有关的段落,而忽视了上下文的衔接。这一点是我当时没有想到的,结果可想而知。在以后的教学时,我认识到了这一点,始终把握课件是为课堂服务的,是课堂的得力助手,按照这一理念进行设计的课件也真正让我的课堂插上了彩色的翅膀。

总之,挖掘课堂的灵性与精彩是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始终努力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无疑对学生发展语言、拓宽认识、拓展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不妨来灵活巧用多媒体,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展现它不平凡的魅力。相信只要你能适当、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我们的语文课堂肯定会更阳光、更充满活力。

论文作者:张军元 于兹坤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3月总第2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3

标签:;  ;  ;  ;  ;  ;  ;  ;  

巧用多媒体,构建语文高效课堂论文_张军元 于兹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