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防汛抢险队伍社会化运作的探索——浅谈常州市防汛机动抢险队的运作论文_韩红波,李文学

专业防汛抢险队伍社会化运作的探索——浅谈常州市防汛机动抢险队的运作论文_韩红波,李文学

常州市河道湖泊管理处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防汛抢险队伍人员数量的需求与人员编制不足的矛盾始终制约着防汛抢险队伍的持续发展,队伍专业化与经费不足的差距更是影响到防汛抢险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本文从这几年常州市防汛机动抢险队的运作,从专业防汛抢险队伍社会化运作的角度系统分析阐述了相关做法,作出了有意义的探索。

关键词:防汛抢险队伍;社会化运作

1前言

常州市防汛机动抢险队(以下简称 “市机动抢险队”)与常州市河道湖泊管理处(以下简称“市河湖处”、)常州市防汛抗旱物资储运中心为一套班子、三块牌子,没有单独的编制和人员,自身难以独立承担机动防汛抢险任务。面对履行防汛抢险职责和现实条件制约的矛盾,市河湖处积极探索利用体制外力量充实防汛抢险队伍之策,展现了良好的成效,现将在实践探索中取得的一些收获介绍如下。

2体制因素限制了职责履行的困境

市河湖处在2015年增挂牌市机动抢险队后,一方面防汛面临的重大责任,更需要有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防汛抢险队伍予以保障;另一方面市机动抢险队本身属既无编制,也无人员的机构,仅在市河湖处编制内增设了一个机动抢险科,市河湖处有在编人员近40人,但防汛期间,由于自身承担着泵站运行、岸线巡查等大量防汛任务,抽调太多人员投入机动抢险并不现实。

3现有机制存在的不足与完善

现有抢险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编制不足、人员不足、技术不足,为弥补这一短板,市河湖处积极探索体制外借助社会化力量参加防汛抢险,使市机动抢险队这面旗帜能够真正飘扬。

3.1采用社会化防汛抢险队伍的利弊分析:

借助社会化力量参加防汛抢险可采用临时应急召唤或组建一支常备应急队伍二种方式。临时应急召唤人员,在防汛抢险真正需要人员和装备的时候,可能会面临突发险情而不能及时响应到位的尴尬,且会因临时组织而产生准备不足、组织不顺、指挥不畅的矛盾,甚至会因此误大事。而组建一支拥有固定人员、专业设备的社会化防汛抢险队伍,则可解决因人员生疏、设备不熟悉而产生的抢险速度慢、效率低、指挥协调难、发挥功效低等问题。

为此,经过一次次的探索和实践后,我们考虑选择通过政府平台购买服务以协议约定的方式组建一支拥有固定人员和装备的常备防汛机动抢险队伍,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有效满足防汛职责的履行并解决上述问题。

3.2 防汛应急队伍选择的原则:

一是组织体系健全。该公司需有完备的公司组织架构,人员充足,并有长期合同还必须具备相应运输、吊装装备的配置,以满足防汛抢险人员、物资运输的最低队伍保障标准;

二是专业技术过硬。鉴于市机动抢险队在防汛抢险时以操作机电设备进行排涝和提供供电保障为主要承担任务,社会化公司人员对我们现有防汛抢险设备是否具有快速适应操作能力和每月常态化维护保养技能也成为我们选择的主要考虑。

三是抢险保障可靠。鉴于防汛抢险任务只有在严重雨情或恶劣天气发生后才会出现的特点,故选择有遇雨天则会暂停施工的户外作业企业入手,为我们防汛抢险时的人员需求提供保障。

四是费用支出经济。确保常备应急队伍人员保障的同时费用支出尽可能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故此,我们遵循以上原则,通过政府平台向社会购买服务形式,选择了一家从事自来水管道安装施工企业(常州市龙泉凿井安装有限公司)签订了《防汛抗旱机动抢险队队伍保障协议》,并在签订的协议中明确了必须满足不低于55人(相应技工)及相应运输、吊装装备数量的要求,同时明确了未能响应防汛抢险需求我们对该公司单方面的处罚细则,以使市机动抢险队职责的履行真实、可靠,以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响”。

4互利共赢合作方式的探索

4.1 技术与设备相结合,充分发挥人尽其才优势。

防汛机动抢险队社会化队伍组建之后,按照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目标,并针对队员在公司施工管理中不同的专业、技术、体格及耐力,结合防汛抢险任务需要分成了移动式泵车驾驶班、防汛物资调运班、防汛设备架设班、防汛调度协调班等多个班组,开展运作,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使每个人都能发挥其最大作用,有效提高整个抢险队伍的机动性和组织性及战斗力。

4.2 保养与运用相结合,充分发挥物尽其用优势。

改变以往设备检查保养集中在汛前汛后的模式,利用社会化公司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实行防汛抢险设备常态化保养。针对不同种类设备,制定详细的保养计划,每月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利所有防汛抢险设备都能在汛期发挥其最大功效。使该公司人员的空闲时间及技术力量得到有效利用,也使应急队员对设备有了更多熟悉,有利于以最短的时间熟练掌握各类防汛抢险机电设备,更有利于在防汛抢险时快速运作,发挥防汛抢险最大功效,更能确保设备使用安全可靠。,

5防汛抢险保障有力 运转顺畅成效明显

5.1 响应高效,组织体系运转良好

市机动抢险队社会化力量组建后,经受了常州市2015年-2017年汛期期间接连超历史水位洪涝灾害的考验。多次均在接到市防指指令后,立即按照机动抢险队应急抢险组织预案,紧急召集55名队员和运输吊装设备冒雨赶赴指定地点集结,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人员集结和防汛抢险设备的装运。2016年常州市防汛机动抢险队先后分赴常州经开区潞城街道,武进区前黄镇、邹区镇,天宁区红梅街道,常州机场,恐龙园等多地展开排涝抢险和移动电源保障等作业,为排涝救灾赢得了宝贵时间,有效提升了抢险救灾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圆满完成了为溧阳竹箦镇、别桥镇,金坛指前镇、武进抗排队等地紧急调运大批防汛物资的抢险任务(含物资的装、运及部分卸车),使组织有力,快速高效的社会化队伍组建目标得到了体现

5.2 技术过硬,防汛抢险有条不紊

由于防汛机动抢险队队员平时已非常熟悉各类机电设备性能,且具有丰富的排涝和保障设备安装、架设、操作经验。在接到指令完成集合任务后,抢险队员立即按照不同班组的职责任务,有序组织、明确分工,有条不紊地开展现场查看、设备调运、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在到达抢险现场后,队员们依靠多年工作经验冷静判断抢险条件,快速架设机电设备,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出水排涝,体现了抢险人员训练有素、组织有序、技术过硬的优势,有效推动了每次防汛抢险工作的顺利开展,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5.3 作风顽强,保障有力得到彰显

在近几年汛期的多次强降雨造成部分地区长时间受涝时,面对抢险形势和困难,防汛机动抢险队迎难而上,实行抢险现场队员工作24小时一轮班制,以保障防汛抢险工作不出现任何中断隐患。同时,在防汛物资储备中心的物资保障人员,确保了防汛设备和物资的随调随运,为防汛抢险第一线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由于连续降雨,抢险任务频繁,一些队员由于缺少休息,体力状况达到了极限,彰显了顽强作风。市机动抢险队社会化队的功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肯定。

6结束语

借力社会化力量承担防汛机动抢险任务是常州市水利人的一种尝试和探索,在实践中展现了一些喜人的成果,但仍存在部分不足与缺陷,需要在今后实践中不断磨合、创新,并加以优化、完善,以便更好适应水利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作者简介

韩红波(1972年-),男,江苏常州人,常州市河道湖泊管理处副主任;李文学(1982年-),男,连云港市灌云县人,常州市河道湖泊管理处工程管理科副科长。

论文作者:韩红波,李文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  ;  ;  ;  ;  ;  ;  ;  

专业防汛抢险队伍社会化运作的探索——浅谈常州市防汛机动抢险队的运作论文_韩红波,李文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