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MyBPC基因突变致肥厚型心肌病的作用机制

心肌MyBPC基因突变致肥厚型心肌病的作用机制

罗晓亮, 吴桂鑫, 王虎, 杨瑶瑶, 孙筱璐[1]2017年在《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Tyr842Ter突变致肥厚型心肌病表型及随访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寻找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及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在529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panel测序筛查8个肌小节致病基因。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相应外显子并对PCR产物进行Sanger测序分析,验证发现的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3)基因突变。结果在3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发现MYBPC3基因Tyr842Ter突变。该突变位于MYBPC3基因第25号外显子,其CDS第2526位碱基由C转换为G,结果导致第842位酪氨酸(Tyr)转变终止密码子(Ter)。370例正常对照的相同位置未发现此突变。携带该突变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表型均为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发病年龄晚(69.33+10.69岁),长期随访预后良好。结论 MYBPC3基因Tyr842Ter突变在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比例较高,临床表型均为非梗阻性心肌病,发病年龄晚。我们研究结果提示此突变为良性突变。

施鑫[2]2015年在《中国汉族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致病基因的突变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分析基因型,总结表型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表型和基因型的关系。方法对13个肥厚型心肌病家系的先证者,取其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分别根据文献设计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MYH7)基因3-27号外显子引物、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3)基因第2-35号外显子引物、肌钙蛋白T(TNNT2)基因第2-16号外显子及肌钙蛋白I(TNNI3)基因第3、5、7、8号外显子的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区的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将测序结果与正常基因组进行比对,对阳性结果患者家系的其他成员进行进一步基因检测及家系调查,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型,并对其临床表型及基因型进行分析。将发现之突变与正常人组进行比较,以确定该突变为有意义的突变。结果对13个先证者进行MYH7、MYBPC3、TNNT2、TNNI3这4个热点基因筛查,结果发现:①在其中2个家系的先证者中分别发现MYH7基因26号外显子Arg1114Cys突变、Glu1142Lys突变,对这2个家系的成员进行26号外显子筛查,发现两种突变均与疾病呈共分离现象,并且正常对照组在同一位置均未发现异常,从而明确Arg1114Cys、Glu1142Lys突变为各家系的致病突变;该2种突变国内外均未见报道。②另有2个家系发现MYH7基因Arg143Gln突变及TNNI3基因Ala157Val突变,均已报道过,该2个家系的表型特征与报道相符。③3例先证者中发现MYBPC3基因的6号外显子Ser236Gly突变,国外报道认为此种突变属于基因多态性。另发现数个同义突变。结论纳入研究的13个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家系中,新发现2个MYH7基因突变,Arg1114Cys突变所致肥厚型心肌病外显率低、临床症状轻、进展慢、预后较好;Glu1142Lys突变所致肥厚型心肌病心肌肥厚程度重,猝死风险高,预后较差。

张红菊[3]2012年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功能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Two diment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2DSTE)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的左心室容积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研究国外报道较少,国内尚无相关报道。目前研究发现2DSTE技术可以定量评价左心室容积及其收缩功能,并与心脏核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技术呈强相关。本研究拟应用2DSTE技术检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容积及其收缩功能,并与CMR技术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2DSTE技术评价HCM患者左心室容积与左室收缩功能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经胸超声心动图和(或)CMR检查确诊的HCM患者76例,正常对照组46例。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Two dimentional Echocardiography,2DE),2DSTE技术及CMR技术检测HCM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进行左心室容积测定及其收缩功能的相关分析研究。同时分别记录三种方法采集图像和分析图像的时间,比较三种方法采集和分析图像所需时间有无差异。采用同一观察者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方法评价2DSTE技术和2DDE检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容积与左心室射血分数重复性的优劣。结果:正常对照组中,2DSTE技术所测得的LVEDV、LVESV和LVEF与核磁共振测量所得结果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925、0.893、0.95,P<0.001);2DE技术所测得的LVEDV、LVESV和LVEF与核磁共振测量所得结果明显相关(r值分别为0.794、0.806、0.892,P<0.001);且此三种技术检测LVEDV、LVESV和LVEF测值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DE、DSTE及CMR三种技术检测HCM患者的LVEDV、LVESV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0.001),而此三种技术检测LVEF,肥厚型心肌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应用2DSTE技术所测得的LVEDV、LVESV和LVEF与CMR技术测量所得结果明显相关(r值分别为0.858、0.721和0.761,P<0.001);应用2DE技术所测得的LVEDV、LVESV及LVEF与CMR技术测量所得结果相关(r值分别为0.506,0.519,0.503,P<0.05)。比较三种技术检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LVEDV、LVESV和LVEF,应用2DSTE技术检测的LVEDV与应用CMR技术所测值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DSTE检测LVESV值高于CMR所测值(P<0.05),因此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低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LVEF。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分析显示2DSTE在评价LVEF上较CMR低估8.2%,95%一致性界限为(一1~17.4);2DE检测LVEDV和LVESV均明显低于CMR所测值(P<0.001),而LVEF测值在两种技术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DE检测LVEDV(?)低于2DSTE所测值,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分析显示2DSTE检测LVEF较2DE低估9.5%,95%一致性界限为(2.3-16.7)。三种方法采集图像和分析图像所需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2DSTE方法所需时间最短,2DE双平面Simpson's法所需时间居中,CMR方法所需时间最长。应用2DSTE技术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双平面Simpson's法测定肥厚型心肌病患者LVEDV和LVEF在同一观察者内的重复性分析发现,2DSTE技术测定LVEDV和LVEF的ICC值分别为[0.93,95%CI(0.76-0.96)]和[0.88,95%CI(0.68-0.91)],均高于二维超声心动图双平面Simpson's法(2DE的ICe值分别为[0.67,95%CI(0.65-0.87)]和[0.65,95%CI(0.68-0.86)]。结论:左心室容积对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临床指标。2DSTE技术可以简便、准确地得到左心室容积曲线,为左室容积测定和功能评价提供更加全面而准确的数据,在定量分析左心室容积及其收缩功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2DSTE技术在定量分析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容积及左室收缩功能方而具有潜存的应用前景。背景和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STE)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患者左心室旋转及扭转角度与心肌纤维化之间关系的研究,目前国内尚无报道,国外报道较少。本研究拟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E)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旋转角度及扭转特征,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扭转机制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经超声心动图和心脏核磁共振检查确诊的HCM患者76例,正常对照组46例。应用超声心动图仪获得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高帧二维图像,应用超声斑点追踪软件分析得到不同水平的旋转角度及左室扭转角度;常规超声测量左心房收缩末期前后径(left atrial end-systolic diameter, LADs),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 IVST),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双平面Simpson's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并将HCM组与正常对照组的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应用心脏核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技术对HCM患者进行心肌延迟增强扫描,并根据有无延迟强化分为纤维化组和无纤维化组。超声心动图测量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峰值(Mitral valvular early diastolic in flow velocity, E峰),组织多普勒模式(Tissue Doppler imaging, TDI)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Mitral annular early diastolic velocity,Em),并计算E/Em比值;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左房容积(Left atrial maximum volume, LAV)并计算左房容积指数(Left atrial maximum volume index, LAVi)。将纤维化组与无纤维化组的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将纤维化组的左室扭转角度与核磁共振检测的强化节段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左室扭转角度预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纤维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患者的心尖水平旋转角度、二尖瓣水平旋转角度及左室扭转角度、LAD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HeM患者的LVEDd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LVEF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CMR检查,本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有49例检测出左室心肌纤维化(占总数64.5%),纤维化组的左室扭转角度、左室心尖水平旋转角度、IVST、E/Em、LAVi明显高于无纤维化组(P<0.001);左心室二尖瓣水平旋转角度、LADs、LVEDd、LVEF等指标,两组之间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左心室扭转角度与心肌强化节段数显著相关(r=0.785,P<0.001),ROC曲线显示左室扭转角度检测心肌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69,P<0.001,95%可信区间(0.525-0.859),根据ROC曲线,将左室扭转角度预测心肌纤维化的切点值定为18.22,此值预测心肌纤维化的敏感性是73%,特异性是86.9%。结论: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能够准确测量HCM患者左心室不同水平的旋转角度及左心室扭转角度,在LVEF正常时就能敏感地反映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心肌功能异常;本研究结果还表明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可以通过检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扭转角度来预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有无心肌纤维化的发生,为药物疗效的评价及预后判断提供可靠依据,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因此,左心室扭转角度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的定量新指标。

张相空[4]2017年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MYBPC3基因突变患者早期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应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MYBPC3基因所致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早期左室整体与局部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西京医院超声科确诊的294例无血缘关系HCM先症者,利用靶向外显子捕获测序的方法对HCM先证者的96个与遗传性心肌病相关的基因进行全部外显子的扩增和高通量测序,通过基因分析,筛选出39例MYBPC3基因突变患者,同时选取健康对照组40例,应用超声诊断仪(i E33)获取二维图像,Tom Tec software脱机分析软件分析左室三维应变参数。比较两组间常规二维超声参数及三维应变的差异。结果:MYBPC3基因突变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二维超声除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差异外(p>0.05),余超声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减低(p<0.05),16节段前壁基底部、后间隔中部圆周应变减低;前间隔中部前间隔心尖部、前壁基底部中部心尖部、侧壁基底部中部心尖部、后壁中部、下壁基底部和后间隔基底部纵向应变减低(p<0.05);前壁基底部径向应变减低(p<0.05)。结论:通过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能够发现MYBPC3基因突变患者左室整体与局部收缩功能受损。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3D-STI)技术评价MYBPC3基因突变致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和同步性的早期改变。方法:利用靶向外显子捕获测序方法对274例HCM患者的96个与遗传性心肌病相关基因进行全部外显子扩增和高通量测序,确定相应基因型,同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资料、常规二维超声及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结果:20例患者携带MYBPC3截短突变,19例患者携带MYBPC3错义突变;截短突变患者发病年龄较早,进行改良Morrow术式的患者较多,且1例患者猝死;二维超声参数,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三维应变截短突变患者左室纵向应变(GLS)与径向应变(GRS)减低明显,同步性参数纵向及径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和最大差值(TLS-SD%、TRS-SD%、TLS-diff%、TRS-diff%)显著延长(P<0.05)。结论:3D-STI技术能够发现MYBPC3截短突变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和同步性早期改变,可为临床HCM危险分层和治疗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孙凯, 王虎, 邹玉宝, 宋雷, 王继征[5]2008年在《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4229T>C新突变致肥厚型心肌病》文中研究指明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以不对称性的左和/或右室肥厚为特点,室间隔最常受累,是一种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要方式的遗传性心肌疾病。肥厚型心肌病从无症状的良性病程到严重的心力衰竭、猝死,其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也是造成青年人猝死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寻找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鉴定国人特有的热点突变并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相互关系。在10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以及120例健康对照者中进行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突变筛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基因功能区外显子片段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在3例HCM患者中发现MYBPC3基因第6号外显子第4229位碱基由T转换为C,结果导致第236位的丝氨酸(Ser,S)转变为半胱氨酸(Cvs,C),正常对照组相同位置未发现异常。三例HCM患者心肌肥厚程度不重(左室平均厚度为15.7 mm),但两例患者有左室流出道梗阻,其中之一出现过晕厥。心电图均显示ST-T改变,皆无异常Q波。发病年龄变异大,最小发病年龄为20岁,最大为56岁。该突变在西方人中未见报道。我们首次在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发现MYBPC3基因S236C突变,该突变在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所占比例约为3%,是中国人HCM的热点突变之一。

谢文丽[6]2005年在《中国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突变的筛查、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背景基因对表现型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肥厚型心肌病(HCM)是指在无明显诱因下患者表现为心室肥厚、晕厥、胸闷、胸痛、心律失常、猝死为特征的疾病。其中约有50%以上有家族病史。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散发性病例逐渐增多。现已经报道的与该疾病有关的致病基因主要为10 多个心脏肌小节基因,总计有几百个突变位点。目前这些资料均来自国外,中国有100 万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但遗传学基础目前还不清除,有关中国人群的HCM 的基因分布及基因突变数据库目前尚未作系统研究。因此,研究我国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分布、探询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以及影响表现型的各种因素的作用,对病人进行早期的危险分层,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生存质量及延长患者的寿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部分: 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的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突变的筛查、及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研究目的:有关HCM 的遗传学研究,目前已经明确发现10 个心脏肌节蛋白的基因的致病突变,但资料显示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MYH7)基因突变所致的HCM 约占病例总数的30%-50%。我们以MYH7 为候选基因,对10 个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家系先证者的基因组DNA 进行直接测序,了解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的MYH7 基因突变情况。方法:1. 研究对象: 10 个无血缘关系的汉族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家系,分别来自河南、河北、黑龙江、湖南、安徽、北京、浙江。10 例先证者男5 例,女5 例,年龄(9 个月~73 岁),均为汉族; 28 例散发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男18 例,女10 例,23~87 岁,平均54.8±15.3岁,均为汉族)。所有患者均经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其家族中至少两人以上发病。临床资料包括体检、心电图、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诊断标准:超声心动图检查室间隔或心室壁厚度≥13mm, 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心肌肥厚的心血管疾病和全身疾病(诊断依据WHO/ISFC 1996

刘亚欣[7]2014年在《肥厚型心肌病和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家系的致病基因及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是由于单基因突变而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左心室和(或)右心室及室间隔不对称肥厚、心室腔变小、心室顺应性降低。是青少年和运动员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最常见原因,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病,有显著的家族聚集性,家族性发病者占全部病例的50%,年死亡率约为1%-2%,具有发病年龄、发病程度和猝死风险等临床表型多样性的特点。研究发现:相关突变基因主要定位在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心脏肌钙蛋白T基因等肌小节蛋白基因以及相关的线粒体基因与修饰基因上,超过900种不同的基因突变类型与HCM发生发展以及临床表型有关。目前在已经明确导致HCM的基因中发现至少1400个突变位点。指南中8个明确导致HCM的基因为p肌球蛋白重链(MYH7)、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3)、肌钙蛋白T(TNNT2)、肌钙蛋白I(TNNI3)、a肌球蛋白(TPM1)、肌动蛋白(ACTC)、调节轻链(MYL2)和基本轻链基因(MYL3)。其中p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7)、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及心脏肌钙蛋白T基因(TNT)是最常见的3个HCM致病基因,由这些基因突变引起的HCM约占75%。传统的Sanger法测序是遗传病分子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将已知候选基因进行逐一排查耗时、费力及价格昂贵,特别是HCM基因比较多而且复杂。第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Next generation squencing, NGS)以高通量、速度快、低成本为主要特征,可直接通过聚合酶或连接酶进行体外测序合成。运用NGS方法,不仅能检测到遗传性疾病的致病基因突变,而且能够发现新的基因或突变,全面地勾勒出基因组上的变异图谱。研究目的对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第二代测序和家系验证,来分析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的致病基因及突变位点,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及预后的关系。研究方法应用二代测序方法对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家系的先证者进行基因检测,根据测序结果设计目标基因片段的引物,对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第一代Sanger测序,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其功能区外显子片断,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分析该家系中所有患者的临床表型特点,并对其进行临床随访。研究结果1个肥厚型心肌病家系的先证者经第二代测序检测发现MYH7基因的18号外显子上c.1987G>A突变,导致精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即Arg663Cys (R663C)。对其家系中其他成员进行基因筛查,全部进行p肌球蛋白重链(MYH7)18号外显子的目的基因片段的筛查,其中有4个家系成员同时有Arg663Cys突变,而正常对照组在同一位置未见异常。该家系患者临床表现为活动后胸闷伴晕厥或猝死,呈恶性表现,先证者进行了改良的Morrow外科手术,术后症状消失,临床随访2年,患者恢复良好,无活动后胸闷胸痛不适,超声心动图未发现进展性改变。另外1个肥厚型心肌病家系的先证者经第二代测序检测发现MYBPC3基因的14号外显子上新的移码突变c.1374delC,移码在465号氨基酸终止,终止密码(TGA),即p.Arg458ArgfsX8(p.R458Rfs),该突变为世界上首次报道。对其家系中其他成员进行Sanger测序,其中有3个家系成员同时有p.R458Rfs突变,而正常对照组在同一位置未见异常。该家系患者临床表现和预后有异质性,先证者及其弟弟表现为活动后胸闷,先证者的母亲和小姨已猝死,而其妹妹和女儿仅为突变携带者,无临床表现。结论p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的18号外显子突变Arg663Cys是家系1的致病突变。Arg663Cys所致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症状出现早,多合并左室流出道的梗阻,容易出现晕厥、猝死等不良事件,预后较差,但是积极地进行手术治疗可缓解症状并能改善预后。家系2的致病突变是MYBPC3基因的14号外显子上新的移码突变c.1374delC突变,p.R458Rfs,该突变为世界上首次报道,该突变的表型有异质性,预后不同。研究背景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左室非对称性肥厚为特征的原发性心肌病,其主要并发症有心房血栓、心律失常、心衰和猝死,但合并左室血栓的肥厚型心肌病临床报道较少,本研究分析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0年间有左室血栓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研究目的探讨经心脏核磁证实合并有左心室血栓的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2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病人中经心脏核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证实有左室血栓的HC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临床随访。研究结果经心脏核磁证实有左室血栓的HCM患者共6例(血栓组),无左室血栓的HCM患者共284例(无血栓组),血栓组的家族史比例、室性心律失常、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和室壁瘤明显高于无血栓组(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和流出道梗阻比例明显低于无血栓组(p<0.05)。有左室血栓的患者接受华法令抗凝治疗,随访17~59月,未发现血栓栓塞,2例复查血栓消失,3例死亡,1例进行了全心脏移植。结论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左室血栓见于有室壁瘤或左室射血分数低下的患者,多合并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差;可发生栓塞事件,华法令可有效治疗左室血栓。背景: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是由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突变所致的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神经肌肉疾病,又称为杜氏或贝克肌营养不良(Duchenne's or Becker's muscular dystrophy, DMD or BMD),是以缓慢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萎缩为特点的遗传性肌肉病变,其中DMD病情严重,预后差;BMD病情进展相对缓慢,可累及心脏。目的:总结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伴心脏扩大患者家系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基因诊断、分析和治疗及预后,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方法:对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伴心脏扩大的先证者和家系成员进行血清肌酶、肌电图、心电图、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及心脏核磁等临床检查,并采用Sanger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突变的检测,同时对100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群进行该位点的基因扩增测序,以排除所发现的突变为未知人群多态位点的可能。对确诊患者根据病情进行对症治疗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先证者符合BMD诊断,基因检测结果提示先证者携带dystrophin基因突变(c.4998_5000Del GCA,p.1667delAla,为首次报道)。家系成员中检测出3例患者携带以上突变,携带者均表现为四肢近端肌肉萎缩、无力,双侧腓肠肌假性肥大,血清肌酶的水平显著增高,心脏均受累,先证者表现为晚期心衰,并进行心脏移植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基因检测可为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明确诊断;对于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伴心脏扩大引起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心脏移植术是治疗晚期患者可行有效的方法。

李敏[8]2009年在《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和预后分析及候选基因突变筛查》文中研究指明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以心室肌非对称性肥厚为特征。HCM的临床表现多样,可无症状或轻度胸闷、胸痛、心悸,并发房颤、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等。HCM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且为单基因致病。目前,至少已发现20个基因的400余种突变与HCM发病相关。尽管多数HCM患者可长期存活,但亦可发生心源性猝死、心力衰竭死亡及致死性脑卒中等严重不良事件。其中,心源性猝死约占年轻人猝死原因的50%。因此,识别影响HCM预后的危险因素对预防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十分重要。目前,研究认为HCM相关死亡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包括确诊时的年龄、临床症状、是否存在左室流出道梗阻、特殊基因缺失等。但不同种族在遗传特点和基因型-表型关系方面存在差异,目前资料大多来自国外,不一定适合中国人群。因此,有必要探索我国HCM患者临床预后及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对病人进行危险分层,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改善HCM患者的预后。第一部分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和预后分析研究目的探讨中国HCM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及影响HCM预后的危险因素,为HCM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依据。对象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6年3月期间收入院的234例HCM患者的病史资料,并对其中获得随访的199例患者的随访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全部患者男158例、女76例,发病年龄女性(53.7±17.1岁)高于男性(49.4±14.6岁)(P<0.05),女性心房颤动发生率高于男性(32.9%对14.6%,P<0.05)。绝大多数患者(93.6%)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为胸闷、胸痛、心悸等,仅15例(6.4%)患者无临床症状,例行体检时检出该病。绝大多数患者(93.6%)ECG表现为非特异性ST—T改变,心肌肥厚累及心尖部者胸前导联见巨大倒置T波,仅少数患者(15例,6.4%)ECG未见异常;女性患者(25/76,32.9%)较男性患者(23/158,14.6%)更易发生心房颤动。共231例患者在我院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另3例患者外院诊断为非梗阻性HCM,因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入住我院。UCG显示,梗阻性HCM者30例(13.0%),非梗阻性HCM者201例(87.0%);心尖HCM 57例(24.9%),男:女=3.4:1;肥厚累及右室6例;心室壁平均厚度为(19.5±4.6)mm。另3例患者外院诊断为非梗阻性HCM,冠状动脉造影有>75%的狭窄者16例(15.5%)。长期治疗中,接受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或比索洛尔)和(或)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治疗者194例(82.9%),起博器植入者18例,经皮化学消融者6例,左室流出道疏通术5例。院内发生猝死事件(室速/室颤)者5例,其中3例患者经电复律或药物复律后存活,2例复苏失败死亡。234例患者中,199例(85%)患者获得随访,35例(15%)患者失访,获得随访的患者的基本资料与失访患者基本相似。平均随访时间为(31.7±22.6)月,由确诊到随访结束时间中位数为35个月。随访中21例患者死亡,其中19例患者被确认为HCM相关性死亡,包括:心脏骤停11例(57.9%)、心力衰竭死亡7例(36.8%)、脑卒中死亡1例;另有2例患者分别因意外事故和急性胰腺炎死亡。患者自确诊后第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96.7%、94.7%、94.7%、93.6%、89.0%。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心功能分级、合并心房颤动、持续或短阵室速、左房增大、左室流出道梗阻、HCM家族史7个变量与HCM预后相关;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持续或短阵室速(RR=2.234,P<0.001)、心功能Ⅲ级以上(RR=1.964,P=0.003)是影响HCM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脑事件死亡患者中,超声心动图表现以MaronⅢ型为多见(14/19,73.7%),仅1例患者表现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5.2%)。对心脏骤停者和心力衰竭死亡者进行分析显示,7例(63.6%)心脏骤停者发生在60岁以下的患者中(P=0.12,但仅1例患者小于35岁),5例(71.4%)心力衰竭死亡者发生在60岁以上的患者中(P=0.22);仅2例心脏骤停者和1例心力衰竭死亡者存在静息状态下左室流出道压差;7例(63.6%)心脏骤停者和2例(28.6%)心力衰竭死亡者合并阵发性室速;心脏骤停者与心力衰竭死亡者的室壁厚度分别为(20.4±4.7)mm和(22.7±6.3)mm。结论中国HCM的发病年龄较国外偏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女性比男性发病年龄偏大,且更易发生心房颤动;心肌肥厚以非梗阻性HCM最为常见(204/234),心尖HCM约占1/4,男性多于女性;绝大多数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住院转归良好。其中长期预后相对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89%,以心肌肥厚仅累及心尖部者预后最佳;持续或短阵室速、心功能Ⅲ级以上是发生HCM相关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脏骤停可发生在各年龄段,对其预防在年轻和中老年患者中同样重要。第二部分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肌球蛋白连接蛋白C基因突变的筛查及其与表现型关系的研究研究目的研究中国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肌球蛋白连接蛋白C基因(MYBPC3)突变的特点,进一步阐明基因型-临床表型的关系。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为105例无血缘关系的汉族肥厚型心肌病先证者,其中家族性HCM20例、SHCM 85例。对照组为120例健康志愿者,均为汉族,性别、年龄均与患者相匹配,各项检查均未见异常。取外周静脉血,EDTA抗凝,采用QIAGEN公司试剂盒,从白细胞中提取肥厚型心肌病先证者及正常对照组的基因组DNA。根据文献报道设计MYBPC3基因2~35号外显子含侧翼内含子序列的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基因组DNA,将扩增的外显子的PCR产物按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进行测序反应(美国ABI公司3730XL测序仪),应用Vector NTI 8.0分析软件分析测序结果。并与GenBank中的标准序列进行比对,确定可能的突变位点后,应用先证者发生突变的外显子的扩增引物序列扩增对照组相关基因片断,除外基因的多态性。与GenBank中收集的突变进行比对确定新发现的突变点。如确定为突变位点,则采用上述方法对先证者家族成员进行突变筛查。结果105例患者中,在10例(9.5%)患者中检出7种突变,分别位于第5、12、16、17、25、31、32号外显子,而120例正常对照中未发现相同突变。携带MYBPC3基因突变的10例患者中有3例为FHCM家系的先证者,占20例FHCM的15%;另2例患者的子女与患者携有相同位点突变,但目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HCM表现;其余5例患者为散发病例,占85例散发患者的5.9%。在7种MYBPC3基因突变中,1种为错义突变,6种为移码突变,分别为3810delG(Pro 186fs)、7420-7421insCGGCA(Arg346fs)、10739 delC(Pro459 fs)、10966G>A(Gly507Arg)、16096-16098delAAG(Lys 814fs)、20700-20701insG(Tyr1119fs)和21078delC(Pro1208fs)。各突变的发生频率不相同,有1种突变(Pro459fs)见于4例先证者中,2例先证者的子女携带有相同的突变,但目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HCM表现,2例先证者为散发患者;其他6种突变分别见于6例先证者中,其中Pro186fs、Lys814fs、Pro1208fs突变携带者为家族性HCM,Tyr1119fs突变携带者有可疑家族史,Arg346fs、Gly507Arg突变携带者为散发患者。Pro186fs、Pro459fs、Tyr1119fs突变为首次发现,国内外尚未见文献报道;Gly507Arg、Pro1208fs突变为国内首次报道,国外有过文献报道;Arg346fs突变仅国内有过文献报道;Lys814fs突变国内外均有过文献报道。携带MYBPC3基因突变的10个家系中,15个成员携带MYBPC3基因突变,11个成员已发病,4个成员携带目前无HCM临床表现,外显率73.3%。45%的患者35岁之前起病,63.6%患者(7/11)合并室速/室颤/左室流出道梗阻/充血性心力衰竭。结论MYBPC3基因是我国HCM患者常见的致病基因,在FHCM中占的比例较高。MYBPC3基因突变的外显率较高,半数患者年轻时起病,并不像既往文献所报道的是HCM患者预后较好的因素,多数携带者的临床预后同样不良。Arg346fs、Pro459fs突变为我国HCM患者热点突变;Lys814fs为HCM患者的热点突变。第三部分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肌钙蛋白T(TNNT2)基因突变的筛查及其与表现型关系的研究研究目的研究中国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肌钙蛋白T(TNNT2)基因突变的特点,进一步阐明基因型-临床表型的关系。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为95例无血缘关系的汉族肥厚型心肌病的先证者,其中家族性HCM16例、SHCM 79例。均经过MYBPC3基因突变的筛查,未发现MYBPC3基因突变。对照为120例健康志愿者,均为汉族,性别、年龄均与患者相匹配,各项检查均未见异常。取外周静脉血,EDTA抗凝,采用QIAGEN公司试剂盒,从白细胞中提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基因组DNA。根据文献报道设计TNNT2的第8、9、10、11、14、15、16号外显子含侧翼内含子序列的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基因组DNA,将扩增的外显子的PCR产物按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进行测序反应(美国ABI公司3730XL测序仪),应用Vector NTI 8.0分析软件分析测序结果。并与GenBank中的标准序列进行比对,确定可能的突变位点后,应用先证者发生突变的外显子的扩增引物序列扩增对照组相关基因片断,除外基因的多态性。与GenBank中收集的突变进行比对确定新发现的突变点。如确定为突变位点,则采用上述方法对先证者家族成员进行突变筛查。结果16例FHCM患者及79例SHCM患者均未发现TNNT2基因的错义突变、移码突变、剪接突变,仅在9号外显子检出一同义突变,为ATC→ATT,均编码异亮氨酸(Ile)。结论TNNT2基因不是我国HCM患者的主要致病基因。第四部分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肌钙蛋白I(TNNl3)基因突变的筛查及其与表现型关系的研究研究目的研究中国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肌钙蛋白I(TNNl3)基因突变的特点,进一步阐明基因型-临床表型的关系。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为95例无血缘关系的汉族肥厚型心肌病的先证者,其中家族性HCM16例、SHCM 79例。均经过MYBPC3基因和TNN2基因的8、9、10、11、14、15、16号外显子突变筛查,未发MYBPC3基因和TNN2基因突变。对照为120例健康志愿者,均为汉族,性别、年龄均与患者相匹配,各项检查均未见异常。取外周静脉血,EDTA抗凝,采用QIAGEN公司试剂盒,从白细胞中提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基因组DNA。根据文献报道设计TNNI基因第3、7、8号外显子含侧翼内含子序列的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基因组DNA,将扩增的外显子的PCR产物按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进行测序反应(美国ABI公司3730XL测序仪),应用Vector NTI 8.0分析软件分析测序结果。并与GenBank中的标准序列进行比对,确定可能的突变位点后,应用先证者发生突变的外显子的扩增引物序列扩增对照组相关基因片断,除外基因的多态性。与GenBank中收集的突变进行比对确定新发现的突变点。如确定为突变位点,则采用上述方法对先证者家族成员进行突变筛查。结果16例FHCM患者及79例SHCM患者均未发现TNNI3基因的错义突变、移码突变、剪接突变,仅在7号外显子检出一同义突变,为GAG→GAA,均编码谷氨酸(Glu)。结论TNNI3基因不是我国HCM患者的主要致病基因。

李志立[9]1999年在《心肌MyBPC基因突变致肥厚型心肌病的作用机制》文中指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单一肌节蛋白基因突变即可致病。至今自FHCM家系中通过相关分析已确定7种不同的疾病基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其致病机制,但有两种致病学说:(1)突变基因能够表达出异常蛋白,作为“肽类毒剂”干扰正常蛋白功能,即“显性负作用”;(2)作为“无效等位基因”,不能表达或表达的蛋白不稳定,不能掺入肌丝结构,造成结构蛋白绝对数量缺乏。 鉴于新近发现的肌凝蛋白结合C(MyBPC)第10功能区能与肌凝蛋白结合,本实验旨在:(1)克隆出正常人心肌MyBPC cDNA;(2)制备和表达出缺失、插入、重复等不同类型突变的MyBPC;(3)比较正常、突变MyBPC和肌凝蛋白的结合功能。 首先使用~(32)PdCTP标记的MyBPC核苷酸探针自人心肌cDNA文库中克隆正常的MyBPC基因,得到含有MyBPC全部表达序列(33—3858)的Pbluescript载体。设计含有突变且末端重叠的成对引物,重叠PCR法制备5种不同突变(2405InG、2896△CT、3774 D_(18)、1383 C、3223 S_(140))的cDNA片段,选择相应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使之插入到正常MyBPC pbluescript中,继之重组入PMW172载体。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序证实突变序列存在。1PTG诱导法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

孔德华[10]2010年在《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MYH7、MYBPC3基因突变的综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以心室壁心肌非对称性肥厚为特征的特发性心肌疾病,是我国年轻人心源性猝死的首要原因,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明显的家族性,称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目前在构成心室壁心肌肌小节相关蛋白的十几种基因如MYH7、MYBPC3等中,已发现400种以上不同类型的致病性基因突变,且与FHCM的发病相关。目的:在既往我们对FHCM致病基因研究的基础上,对安徽汉族FHCM家系MYH7、MYBPC3基因进行进一步筛查,发现了一些国内尚未见报道的致病性基因突变,并讨论了后者与FHCM发病的相互关系及机理等,以便为今后FHCM的诊断、分型和防治做出有意义的贡献。方法:在对我科收集的6个无血缘关系的汉族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家系进行MYH7、MYBPC3筛选中,我们发现其中5个家系存在着相关外显子突变,5个家系(成员共计56人)均来自安徽地区,5例先证者中3例为男性,2例为女性,年龄44-63岁。每例先证者的家系中均有超过2人以上发病,5个家系中患者组总人数为16例。对照组为80例健康对照。按规定完整填写临床资料调查表及知情同意书。用碘化钾法或蛋白酶K法常规提取外周静脉血白细胞中的基因组DNA。根据文献设计MYH7、MYBPC3基因相应扩增片段的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2组的基因组DNA,将扩增产物按双脱氧末端终止法直接进行荧光自动测序,再对测序图详尽分析并与PUBMED所列的基因序列核对,以确定致病性突变位点及其与本病的关系,同时讨论发病机理。结果:在FHCM患者组中,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可发现MYH7基因中存在突变⑴⑵⑶⑷⑸类突变,在MYBPC3基因中可发现⑹⑺⑻⑼⑽类突变;外显子方面,在对5个家系的先证着筛查中发现4种突变,其中3个家系(A, B, C)中分别携带MYH7基因外显子突变3种(Arg663His⑴,Arg723Gly⑷,Arg736Thr⑸),另外2家系(D, E)中同时携带1种MYBPC3基因外显子突变(Val896Met⑼)。对阳性结果者家系中其他患者筛查时发现同样突变。5个家系中,每个家系均有一个主要的致病相关外显子突变在代间遗传并引起后代发病,而健康对照组同一位置测序时未见异常。因此认MYH7、MYBPC3基因的上述外显子突变(⑴⑷⑸⑼)可能也是安徽汉人肥厚性心肌病的家族遗传性的主要致病性基因。另外,5家系中还伴有其他内含子(⑵⑶⑹⑺⑻⑽)突变,后者可能对患者发病起协同作用。所有患者的FHCM诊断均符合本论文规定诊断标准。结论:1、肥厚型心肌病患者MYH7、MYBPC3突变为安徽汉人最常见的突变基因2、MYH7基因中18号、20号外显子突变可能是安徽地区FHCM的最常见突变位点之一;其中家系A的18号外显子的Arg663His错意突变家系外显率100%,家族成员中有类似晕厥史。与既往研究相比,既有相似也有不同之处;家系B的20号外显子突变Arg723Gly的家系中无明确猝死病史,与既往报道病例相比,该家系表型也具有外显率高(100%)、临床症状出现较早,进展较快,易发生心力衰竭的特点,未见猝死病例,预后相对较好,恶性程度要低于既往报道;另一家系C的20号外显子突变Arg736Thr家系突变与既往研究结果明显不同,其恶性程度较低,但外显率高(100%),临床症状出现较晚,但进展快。3、家系D、E的MYBPC3基因Val896Met突变所致肥厚型心肌病外显率也较高(5/6)、临床症状出现较晚、进展缓慢、出现明显的年龄依赖性特点,为一种良性突变。

参考文献:

[1].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Tyr842Ter突变致肥厚型心肌病表型及随访研究[J]. 罗晓亮, 吴桂鑫, 王虎, 杨瑶瑶, 孙筱璐.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17

[2]. 中国汉族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致病基因的突变研究[D]. 施鑫. 苏州大学. 2015

[3]. 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功能的临床研究[D]. 张红菊.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2

[4].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MYBPC3基因突变患者早期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D]. 张相空. 宁夏医科大学. 2017

[5].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4229T>C新突变致肥厚型心肌病[C]. 孙凯, 王虎, 邹玉宝, 宋雷, 王继征. 国际心脏研究会(ISHR)中国分会第十届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文集. 2008

[6]. 中国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突变的筛查、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背景基因对表现型的影响研究[D]. 谢文丽. 河北医科大学. 2005

[7]. 肥厚型心肌病和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家系的致病基因及临床研究[D]. 刘亚欣.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4

[8]. 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和预后分析及候选基因突变筛查[D]. 李敏. 复旦大学. 2009

[9]. 心肌MyBPC基因突变致肥厚型心肌病的作用机制[D]. 李志立. 第四军医大学. 1999

[10].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MYH7、MYBPC3基因突变的综合研究[D]. 孔德华. 安徽医科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  ;  

心肌MyBPC基因突变致肥厚型心肌病的作用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