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论文_王建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论文_王建军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海则庙学区 王建军

摘要:兴趣是引导学生展开高效学习的关键,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对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等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与素质教育观提倡尊重学生主观情感与多元化教学理念的大背景习惯,教师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发展规律,灵活转变教学模式,使其在良好、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知知识,提高效率,收获学习幸福感。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围绕教学现状对教师教学提出对策性建议,以期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学生主体

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学科兴趣是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与,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展开教学设计。一方面,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结合实际生活等经历去更好感知文本内容,加强理解。另一方面,能够充分激发起学习动力,从而提高课堂参与程度,逐步培养其语文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通过启发与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其逐步形成学科素养,提升综合语文能力。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其主动性

新的教学理念大力提倡学生做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合理转变角色,充分发挥自身教学引导者身份的作用,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另一方面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逐步形成并提升学科兴趣。从当前教学现状来看,小学阶段学生较为活跃,但其并未真正掌握语文这一学科学习的基本内涵与方法,从而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一直跟着教师的思路前进。加之其当前处于思维模式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一种被动式心理,对语文学习产生一种“枯燥”、“厌烦”的感觉,严重影响着其学习兴趣的建立与相关能力的发展。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贯彻新课改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逐步引导来使学生建立主体意识,在掌握学习主动权的基础上逐步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与雷锋相关的人物介绍,并提问学生“你认为当代雷锋价值的内涵是什么?”,通过这样来引出主题,并让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课堂思考,促进其学科思维的发展。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进一步加深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不仅有助于其形象理解文本内容,还有利于其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理念,促进其全方位综合发展。其次,在文本理解过程中,我主要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在多媒体上为学生提供线索式问题,让学生基于对问题答案的搜寻来大致划分文章内容,并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精髓与作者情感,深刻地引发情感共鸣。通过这样,使学生逐步在自主探索中形成主动性意识,并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逐步发展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多元化的教学理念是新时代的发展对教师教学提出的新任务,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践行者,要认真钻研这一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大纲合理展开教学环节的组织、安排与设计,从而保证课堂质量,并引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在以往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往往较为单一,教学方法虽多但不能被有效地连接起来,从而导致课堂气氛较为单调,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提不上对兴趣的培养。在新的教学大背景下,教师要学会教学方法的转化与整合,充分抓住小学学生的独特心理活动特点,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情景互动、课堂表演等多种方式来调动其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其在互动过程中发现语文学习的魅力,收获乐趣,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小壁虎找尾巴》这一课时,我首先通过故事引出文章内容“小壁虎在逃避天敌的追捕时,“扔掉”了自己的尾巴,以迷惑了天敌的视野,从而逃出“魔爪”,那么,没有尾巴的小壁虎能生存下去吗?它应该去哪里寻找它的尾巴呢?……”。以此为前提,引发学生好奇心,让其在小组内围绕这一悬念式结局对“小壁虎的尾巴”展开激烈的讨论,随后,通过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壁虎的图片,并配上相应的文字介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动物,丰富其综合知识。最后,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完文章,我带领学生展开了如下的课堂活动,首先,鼓励学生分段朗读,并模仿不同动物的语气,以加强其阅读体验。其次,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展开表演,依据文章内容安排角色,并在互动过程中进行练习,最后在课堂展示。这样一来,大大活跃了氛围,在符合学生兴趣特点的基础上提高了其积极性。

三、合理利用网络途径,促进教学延伸

网络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发展趋势,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辅助工具也逐渐被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一致好评。因此,在基于提升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的教学目的下,教师可以充分领网络这一途径,一方面丰富教学资源,补充课堂内容,另一方面合理来拓宽学生文化知识层面,进行教学延伸。比如,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从网络上搜集相关资料,整合成教学内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其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还可以以此为“桥梁”,搭建起基于师生间有效沟通的良好师生关系,通过线上方式与学生进行谈心,了解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为其提出针对性改进意见。另外,多多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心理变化,以针对其发展情况合理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并树立自身专业化的形象,通过与学生交朋友来提升自身的教学魅力,有助于学生对教师所教学学科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

结语:综合上文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是保持课堂教学活力的重要前提,也是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关键。在教育信息化与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要充分抓住一切机遇,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情况,对教学形式、手段与方法进行优化与创新,紧密衔接教学环节,保证知识理解的同时融入生动、形象的教学元素,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培养其学科兴趣。

参考文献:

[1]邝雪莲.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探究[J]. 才智, 2018(14):97.

[2]佚名. 如何培养学生小学语文学习兴趣[J]. 东西南北:教育, 2018(4):76-76.

论文作者:王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4

标签:;  ;  ;  ;  ;  ;  ;  ;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论文_王建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