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产业化研究

高速公路产业化研究

樊建强, 徐海成[1]2007年在《高速公路产业化经营及政府规制探析》文中研究说明高速公路产业化经营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其本质是高速公路市场化。高速公路产业具有垄断性、规模经济性、网络性等特点,属于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网络型基础产业。为了保证高速公路产业可持续发展及减少垄断成本,政府部门应该从市场进入、市场结构、收费标准、投资成本、服务质量等环节对高速公路产业化经营进行有效规制。现阶段,应采取多种措施规范高速公路产业化经营,同时建立起与产业化经营相配套的政府规制体系。

王国清[2]2000年在《高速公路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高速公路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积存下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债务负担过重、管理体制不顺、资源配置低效和缺乏发展后劲等方面,对高速公路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探究并找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速公路未来发展道路正是本论文所要研究的主题。 1.高速公路除具有一般公路的属性外,有其自身的生存形态、生存空间、发展动力和发展演变规律。高速公路产业化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和我国高速公路未来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2.在应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我国高速公路产业组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了高速公路企业在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探讨了高速公路产业以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为分析框架及产业组织特征,提出了表征市场结构的资产绝对集中度、通道运量分担率、规模水平,表征市场行为的政府市场规制、企业行为以及表征市场绩效的高速公路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组织技术效率等概念和原理;并分析了制定产业组织政策的内容、依据及原则,给出了高速公路产业组织模型。 3.针对高速公路产业特征,对高速公路产业管理的两个主要内容即产业管理体制和资产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追溯了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在对现状管理体制进行深刻的理性分析和深入探讨高速公路产业化对管理体制内在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高速公路产业管理体制的设计原则和政府宏观调控、专业机构管理、企业自主经营、市场有效竞争和集中统一行政的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高速公路资产的形成出发,分析界定了高速公路资产的特性和经营特点,在深入剖析高速公路资产经营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高速公路资产专业管理机构和高速公路产业集团构成的高速公路的资产管理体系。 4.按照战略研究的思想,研究了我国高速公路产业化的发展战略体系,提出了战略目标、实施步骤、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重点;论文最后提出了高速公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对影响高速公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战略对策。

高建军[3]2003年在《高速公路产业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运用系统的观点,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管理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对高速公路的产业理论、产业环境、经营发展战略、产业化模式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回答了“什么是产业化,为什么实行产业化,和如何实现产业化”的问题,引出了整体化服务系统的概念,对现行的企业运行机制提出了改进方案。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高速公路的概况、特性、发展规划及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第二章对高速公路产业的投入产出函数和模型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产业组织和产业流程,建立了高速公路产业化的理论框架。第叁章运用波特理论对产业环境进行了分析,并综合内部优劣能力,制订了指导产业生存和发展的经营战略。第四章通过介绍我国现行的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体制,引出了政府与产业主体间应该构建的模式,即BOT模式和PPP模式,剖析了产业风险的控制方法,并对最佳经营期限等问题进行了定量研究。第五章以建立人性化的整体服务系统为主线,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从企业的经营理念、服务创新、服务系统组成、服务质量保证等方面,运用服务蓝图,设计了高速公路企业的服务系统。第六章从满足服务需求的角度,论述了高速公路企业在构建运行机制方面所应采取的策略、方案和措施,着重在企业组织设计、收费制式、养护改革方面提出了改进运行机制的方案和措施。第七章以江苏宁沪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评析了高速公路产业化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进方案。最后,论文对全文作了总结。

徐海成[4]2004年在《高速公路产业化经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到2003年底,我国已有高速公路2.98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中国高速公路能有今天的发展成果,主要取决于公路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约束,十几年的经营过程也积累下了许多问题。高速公路的发展呼唤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和制度创新。一、高速

杜纲[5]2008年在《深化高速公路产业化研究 促进中国公路管理体制创新——《中国高速公路产业论》介评》文中指出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正在以世界上罕见的速度发展。到2007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5.36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与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相比,对高速公路这一新兴产业的理论研究,却显得明显滞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高速公路产业正处在从粗放型的快速扩张向集约型的规模化、网络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实践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迫切要求理论的

徐海成[6]2002年在《高速公路的产业属性及发展规律》文中研究说明提出中国高速公路产业化经营问题 ,对高速公路产业化的内涵进行了分析 ;同时 ,就高速公路产业化问题 ,研究了作为其基础的高速公路产业属性及其发展规律

樊建强, 徐海成[7]2005年在《高速公路产业化及其产业属性探析》文中研究说明高速公路产业化可以从多角度来理解,其本质是高速公路市场化。高速公路产业化必然导致高速公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从经济角度分析,高速公路产业具有自然垄断性、外部性、基础性、公益性及网络性等特点,属于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网络型基础产业。

樊建强[8]2004年在《高速公路产业化进程中政府管制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速公路具有有限非竞争性和局部排它性,是一种可以“市场化”的准公共物品,这为其实施收费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公路收费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一项比较成功的经济产业政策,其意义在于建立了一种有效投融资机制,缓解了公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同时公路收费制度的实施也促进了高速公路产业化发展,高速公路产业化本质上就是高速公路的市场化。将高速公路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从经济属性角度分析,其具有自然垄断性、外部性、基础性、公益性以及网络性等特征,属于一种网络型基础产业。由于高速公路产业的上述特征,因此政府在高速公路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应该实施有效的管制政策。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产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管制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管制内容,构建管制体制。结合管制经济学的一般理论,高速公路产业政府管制的内容一般包括市场进入管制、市场结构管制、收费标准管制、成本管制、服务质量管制、市场退出管制、环境污染管制以及其它管制等等。 随着高速公路产业化趋势不断深入,现行管制体制不能适应高速公路产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应该对其进行改革。基本思路是:明确界定高速公路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范围;设置集中、统一的高速公路产业管制机构;建立健全高速公路产业化发展所需的法律法规;建立规范的高速公路经营企业,逐步扩大市场机制作用范围;建立和完善对管制机构的社会参与和监督机制等等。

张建斌[9]2002年在《我国高速公路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高速公路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显示了强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建设经营中面临许多问题。高速公路产业化问题被提到重要位置。本文从我国高速公路经营现状入手,阐述了高速公路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对高速公路的产业属性,我国高速公路产业组织现状以及影响高速公路产业组织的因素做了具体分析。从高速公路的资产特性入手,分析了高速公路产业化经营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高速公路产业化经营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模式。同时对我国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体制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高速公路产业化经营管理体制的设计原则和总体框架。

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欢进[10]2008年在《深化高速公路产业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高速公路正在以世界上罕见的速度发展。2007年前的5年间,我国共建成高速公路2.8万公里,超过过去15年的总和。到2007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5.36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与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高速公路产业化经营及政府规制探析[J]. 樊建强, 徐海成. 经济问题探索. 2007

[2]. 高速公路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 王国清. 长安大学. 2000

[3]. 高速公路产业化研究[D]. 高建军. 天津大学. 2003

[4]. 高速公路产业化经营分析[J]. 徐海成. 综合运输. 2004

[5]. 深化高速公路产业化研究 促进中国公路管理体制创新——《中国高速公路产业论》介评[J]. 杜纲. 经济论坛. 2008

[6]. 高速公路的产业属性及发展规律[J]. 徐海成.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2

[7]. 高速公路产业化及其产业属性探析[J]. 樊建强, 徐海成.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8]. 高速公路产业化进程中政府管制问题研究[D]. 樊建强. 长安大学. 2004

[9]. 我国高速公路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D]. 张建斌. 长安大学. 2002

[10]. 深化高速公路产业化研究[N]. 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欢进. 中国企业报. 2008

标签:;  ;  ;  ;  ;  ;  

高速公路产业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