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子上的乐趣论文_李仕春,郭红梅

袋子上的乐趣论文_李仕春,郭红梅

李仕春 郭红梅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一小A区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3-039-01

新教材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我努力朝着这方向前行。

在一次又一次的学习和实践中,我越来越感觉到部编教材把中华文化,一点点地、不知不觉地渗透于孩子的骨髓里,并且孩子的各项能力也得道了相应的培养。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觉:教材内容简单有趣,孩子学习的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经过这学期的一次《展示台》的教学,我更加感受到新教材的无穷乐趣。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的一个展示台的教学,展示台的内容是巧克力、牛奶、饼干、矿泉水、面包五种食品包装袋(盒),旁边的一个小气泡里出现了一行字:我在食品包装上认识了很多字。这么简单的一幅图展现在我们面前,我相信肯定不是编者的意图,这只是作为一个引子,引导学生走出课堂,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闪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深思教法,带着孩子们走出课堂。

课堂上,我故意说:“孩子们,你们看,这里有几种食品,谁能够告诉我,都是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孩子对我嗤之以鼻:“老师,这个你都不知道,是……”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然后我让他们同桌说一说,接着我抽了几个学习稍有困难的学生,也很快读准了。“老师我还认识下面的小字,是写的生产日期,告诉我们过期的东西不能吃。”我竖起大拇指:“你这么细心,这么小的字,也关注了,还说得那么正确。”孩子得意地坐下。最后我追问:孩子们喜欢吃零食吗?“喜欢——”呼声一片。“你们都认识了哪些字呢?”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一说到认字,多数孩子都哑然了。一个胆子大的孩子站起来:老师,我们吃过,但是没有注意看上面那些字是怎么写的,我见时机成熟,便问题抛给学生:孩子们,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认识更多的字呢?“买东西的时候注意看。”“去超市认识更多的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要用给一个笔记本记下来,老师你说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呀!”……“你们想的方法都很好,可是必须行动才行呢!你们能做到吗?”孩子们兴致盎然,异口同声:“能——”

周末,很多孩子都把和家长一起去超市认字的图片发到了微信群里,图片中的孩子们,有的瞪大眼睛用手指着高出的字张嘴读;有的和家长拿着零食袋大家认真地看着,父母孩子教读;有的孩子把袋子捧在手心会心地微笑……群里的家长互相点赞、鼓励。我也禁受不住他们识字的热情,特意去逛了一趟超市,我发现随着时代的变化,食品的种类更是层出不穷,我拍下一些印有文字的包装袋为上课准备着,准备着。

周一语文课上,一开始我播放制作的PPT,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几乎没有不会认的字。到了第二个环节:自由发言时间,一个叫李予涵的同学的发言让我记忆犹新:“老师,我在超市里认识了很多字,我发现超市里打折的商品,都是快要过期的食品。我们不要就想到买打折的商品。”“老师,我读零食口袋上的小字知道了,不同的零食是用不同的东西做的。”“老师,我还在超市教奶奶认识了很多字哟!”……有个孩子小手举得老高,我示意她,只见她拿着笔记本走上讲台,展示到大屏幕上,俨然一个小老师,学着我的样子考大家她记录的文字。在她的带动下很多孩子都掏出了小笔记本,跃跃欲试……不巧,下课铃声响了,我灵机一动,把孩子们的识字延伸到了课下,他们在“袋子”上找到了无穷的乐趣。我观察着他们的行动,三五成群,有的是同桌,有的是几个好朋友,相互诉说着……

我的思绪在他们的身影中荡漾开去:部编教材设置专门的栏目——展示台,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沟通课堂内外,开拓了多种识字渠道。通过展示交流学习成果,强化生活处处皆语文的理念。在这节课上,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孩子们多认识了几个字,还看到了他们知道了一些生活的小常识,学会了一些小技能,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在学习中不断获得学习语文的成就感,他们能不喜欢语文吗?

是呀,生活即教育,我们是生活中的人,当学习走进了生活,有些枯燥的识字课,便无声地延绵到了生活中,化有形的教学与无形之中,孩子们的学习便也乐在其中,爱在其中了。愿所有的孩子乐学、善学、慧学,学出生命的精彩。

论文作者:李仕春,郭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6

标签:;  ;  ;  ;  ;  ;  ;  ;  

袋子上的乐趣论文_李仕春,郭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