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感体验论文_朱向宏

例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感体验论文_朱向宏

朱向宏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娄庄中心小学 江苏 泰州 225506 

一、体验语文教学中的整齐一律

黑格尔说:“整齐一律一般是外表的一致性。”语文教学中的整齐一律体现在文本本身时,它是以自然、生活和艺术等的存在所呈现的宁静、纯洁、雄浑等的美感。如描写自然风光、叙写美好生活、介绍文化艺术类的文章,它们让学生感受到了自然的美感与力量。王一川在《美学与美育》中说:“当整齐一律体现在规模宏大的对象上时,会表现出一种气势,如江河的一泻千里、大海的一望无垠,让人感到雄浑有力的美。”当这样的文章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时,教师不需要过多的讲解与启发,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能获得审美体验,朗读时也能把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表现得足够充分。

二、体验语文教学中的对称均衡

我们知道,中国语言有一个传统的美学特点,就是讲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诗歌辞赋不用说,即使是散文,也多有这个特点。出现这种情况,自然与汉语的音韵特点相关,还反映了古人在语言上刻意追求文字布局对称的美。刘知说过:“其为文也,大抵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短取均,奇偶相配,故应一言蔽之者辙足为二言,应以三句成文者必分为四句。”

除了古诗词,教材中对称的形式比比皆是,如词语词串结构的对称、排比句等整齐的句式以及整齐的构段方式等。整齐的构段方式诸如总分总的结构、前后照应的写法、复沓的写法、承上启下的过渡等。这些对称均衡形式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获得了完美整体的语感体验,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也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实,语文课上随处都有对称均衡之美。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分角色朗读、课堂板书、教具设计、课件设计甚至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无不体现着对称均衡的理念。这样的设计是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只有学生喜闻乐见的才是最适合的。

三、体验语文教学中的节奏韵律

自然界中的一切无不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运动,显示着无穷无尽的节奏美。节奏和音乐、舞蹈、诗歌的关系最为密切。在中国律诗中,四声平仄有规律地出现,形成了抑扬顿挫的节奏。

韵律是由节奏的有规律变化、重复而产生的一种情调。韵律是对节奏的深化,使形式产生情趣,富有抒情意味。“押韵”是汉语言的独特创举,是古典诗词最独具传世魅力的艺术特征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语教材中选编的70余首诗词,切合小学生年龄特征,虽风格各异,但都韵律自然、浑然天成,适宜诵读。有的读来如秋叶飘落、怨妇夜泣,忧忧怨怨;有的读来如兵铁交鸣、烈马长啸,慷慨激越。小语教材中选编的70余首古典诗词,虽然题材风格各异,但它们从不同的旋律中共同典型地表现出古诗词这一文学体裁可颂性强的艺术特征,是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语言感受力的极好材料。

当然,语文教学中的节奏韵律还体现在其它方面。如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词语、句子、课文的节奏韵律,注意语调变化、语气轻重、语速快慢等,做到抑扬顿挫、有缓有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再如写字教学也体现了节奏韵律。宋代书家姜夔说:“余尝历观古之名书,无不点划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书写不是简单的笔画组合,也不是类似于绘画作品的图像。构成汉字的基本语汇是线条,每一根线条的头尾、每一组线条的连接,都具备了一定的运动轨迹。在正楷字中,这些笔画的连接并不能直接看出来或表现出来,给人的感觉是藕断丝联、笔断意连、顾盼生姿,上一笔画和下一个笔画之间可谓去有往处、来有迎处,笔画之间眉目传情、楚楚动人。这就是汉字书写的灵动之美。指导学生写好字就要让学生掌握运笔的轻重快慢、停顿转折,让学生感受到笔画书写的运动过程,体会书写的节奏。

四、体验语文教学中的多样统一

“多样”,是指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形成因素的差异性;“统一”,是指这种差异性的彼此协调。多样统一的基本形态是对比与调和。对比是各种对立因素之间的统一,调和是各种非对立因素之间相联系的统一。对比手法的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很常见,教材中有对比,课堂上有对比,如对比朗读、作业评改、学习评价等,在具体的比较中让学生认识各种事物的真善美,形成正确的认识观。运用对比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以曾经听过的《蚂蚁和蝈蝈》一课的教学实施为例。整节课教者紧扣“和”,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进行体验阅读,进行语言训练,通过“夏天”和“冬天”的对比、“蚂蚁”和“蝈蝈”的表现的对比体验教材折射的生活哲理,实现情感归宗。1.复习词语时,作者抓住隐含故事情节的主要词语,复习词语的同时引导体会“夏天”和“冬天”的不同感受,并让学生用上这些词语讲讲这个故事,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蚂蚁和蝈蝈在这两个季节里的不同表现,在环境和人物对比中粗略地感知了课文内容。2.指导学习夏天蚂蚁和蝈蝈的不同表现时,教师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学习文本,通过观察拓宽了文本,通过描述蚂蚁的种种表现,体会蚂蚁的勤劳和协作精神。此教学环节的设计使语言实践和情感体验有机地融为一体。对比蚂蚁的辛勤劳动,蝈蝈的表现如何?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插图体验蝈蝈的种种表现,对比中学生很容易感受到蝈蝈的懒散与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这样对比鲜明,学生的体验非常深刻。3.对比夏天两种昆虫的不同表现,冬天里体验蚂蚁们生活的温暖与幸福和蝈蝈的度日艰难已是水到渠成的事。教者根据插图让学生说说蚂蚁和蝈蝈洞里的不同表现,学生对蚂蚁的辛勤的赞美之情和对蝈蝈的懒惰的唾弃之情会油然而生,生活态度应取谁舍谁以及人生观的价值取向一定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田里埋下了种。这是一种无声的感染,是“润物细无声”的情感交融。

论文作者:朱向宏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7月总第18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7

标签:;  ;  ;  ;  ;  ;  ;  ;  

例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感体验论文_朱向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