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CD14与冠心病的关系

可溶性CD14与冠心病的关系

米杰[1]2003年在《可溶性CD14与冠心病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炎症反应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炎症反应的始动因素及触发机制成为大家研究的重点领域。CD14作为许多微生物产物的受体,与其配体结合后可激活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等,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上调多种粘附因子的表达,因此很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报导的大部分研究中只是将CD14作为单核细胞的活性标志物,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有Koenig等在他们的研究中探讨了CD14与炎症标记物的相关性,但由于研究对象只限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因此关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体内CD14与炎性标记物之间的相关性还是一个空白。本研究通过对不同阶段冠心病患者体内sCD14水平,sCD14与炎症反应标记物CRP的相关性以及sCD14与内皮功能标志物vWF的相关性的分析,探讨sCD14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测定54例男性冠心病患者和年龄匹配的11例男性对照者血浆sCD14、CRP和vWF水平,将5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叁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9例。分析各组间血浆sCD14、CRP和vWF水平的差异以及血浆sCD14水平与血浆CR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WP=4>血浆sCD14水平与血浆vWF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 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血浆sCD14水平为(12.17±8.03)μg/m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血浆sCD14水平为(9.18±7.49)μg/ml,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稳定型心绞痛组(3.86±2.58)μg/ml和对照组(2.10±0.93) μg/ml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急性心肌梗死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P<0.01, 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P<0.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 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血浆CRP水平为(10.38±6.04)mg/L,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6.48±4.59)mg/L,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者分别与稳定型心绞痛组(2.69±2.24)mg/L和对照组(1.61±1.48)mg/L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急性心肌梗死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P<0.001, 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P<0.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 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血浆vWF水平为(174.35±62.36)%,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为(152.56±35.93)%,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稳定型心绞痛组(97.58±41.72)%和对照组(96.00±25.84)%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急性心肌梗死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P<0.001, 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P<0.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WP=5>照组比较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 血浆sCD14水平与血浆vWF水平的Pearson相关系数r=0.64,(P<0.001)。当排除了年龄、组别、病变支数、血浆CRP水平等因素的干扰后,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0.49,(P<0.001)仍存在相关关系。经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直线关系,直线回归方程为:Y=-3.62+0.082X。5. 血浆sCD14水平与血浆CRP水平的Pearson相关系数r=0.57,(P<0.001)。当排除了年龄、组别、病变支数、血浆vWF水平等因素的干扰后,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0.31,(P<0.05)仍存在相关关系。经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直线关系,直线回归方程为:Y=3.154+0.749X。结论:1.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sCD14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2. 血浆sCD14水平升高与体内炎症反应增强有密切关系。3. 血浆sCD14水平升高与血管内皮损伤有密切关系。

刘颖, 邹艳惠, 李默玉, 陈立涛, 张雪莲[2]2018年在《可溶性CD14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可溶性CD14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0例,按照疾病类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浆内s CD4、CRP、vWF的水平,探究可溶性CD14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AMI组s CD14、vWF、CRP水平分别为(12.24±8.23)μg/mL、(175.25±35.91)%、(10.35±6.15)mg/L,明显高于UA组(9.15±7.58)μg/m L、(153.66±35.91)%、(6.51±4.28)mg/L,但两组间数值差异无统计这意义(P>0.05),而AMI组与UA组明显高于SA组、对照组(P<0.05);将s CD14与血浆vWF、CRP间行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研究,结果发现,s CD14与v WF、CRP之间皆有直线关系(t=0.57、0.31,P<0.05)。结论sCD14的提高可以导致vWF、CRP的升高,前者可以增强体内炎症反应,并使斑块破裂,后者会加速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两者共同作用导致血栓形成,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病率。

黄烨[3]2011年在《冠心病血瘀证目标分子的鉴定、验证及功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课题组前期应用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技术构建了冠心病血瘀证白细胞差异基因表达谱,筛选出FcγRⅢA(免疫球蛋白IgG结晶片段受体Ⅲa)、PKCβ1(蛋白激酶Cpl)、IL-8(白细胞介素-8)、HLA-DQB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β1)、FOLR3(叶酸受体γ3)、PTGDS(前列腺素D2合成酶)6个目标基因。运用基因本体论和显着性通路分析方法,从分子水平阐明了冠心病血瘀证与炎症免疫反应的相关性;进一步通过Signal-Net网络构建,使用网络拓扑技术分析发现差异基因FcγRⅢA. PKCβ1和IL-8在冠心病血瘀证疾病网络中处于关键调控环节,并对其中的目标分子IL-8进行了进一步的临床验证和体内、外功能分析。本课题对另外两个目标分子PKCβ1、FcγRⅢA进行了鉴定、验证,并对FcyRIIIA在冠心病血瘀证形成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纳入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冠心病非血瘀证患者和健康对照者,抽取外周血,分离白细胞,抽提总RNA,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目标分子PKCβ1、FcγRⅢA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发现FcγRⅢA mRNA表达水平与前期基因芯片结果一致。我们进一步从临床血清学水平进行了规模验证,并就其细胞来源进行了相关分析;同时根据FcγRⅢA的功能,结合冠心病、血瘀证病理特点,体外通过构建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脐静脉内皮细胞实验体系,观察FcγRⅢA对单核-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体内以ApoE-/-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FcγRⅢA高表达及抑制其表达后对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以期探索目标分子FcγRⅢA参与冠心病血瘀证疾病过程的可能机制;同时,观察赤芍川芎有效部位对ApoE-/-小鼠FcγRⅢA蛋白水平、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以及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明确活血化瘀制剂对冠心病血瘀证靶标分子的干预效应。本课题研究分为两部分: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1文献综述:本部分分别从血瘀证与炎症反应、FcγR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两个方面进行综述。2实验研究: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研究一冠心病血瘀证目标分子鉴定目的:应用Real-time RT-PCR技术,对冠心病血瘀证目标分子PKCβ1、FcyRIIIA进行鉴定。方法:冠心病诊断参照199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医师学会及美国内科学会(ACP-ASIM)联合协定关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疗指南》、《不稳定性心绞痛、无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疗指南》。同时,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血瘀证诊断标准。筛选符合冠心病、血瘀证、健康人入选标准的冠心病血瘀证组、冠心病非血瘀证组和健康对照组各20例为研究对象。冠心病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于冠脉造影前采血,健康对照者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2 mL,分离白细胞,抽提总RNA,应用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目标分子PKCβ1和FcγRⅢA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冠心病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和健康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且两疾病组在冠心病类型、冠脉病变支数、病程、合并疾病和用药情况方面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①PKCβ1 mRNA表达在冠心病血瘀证组(0.74±0.30)和非血瘀证组(0.96±0.31)均较健康对照组(1.03±0.37)降低,且冠心病血瘀证组较非血瘀证组降低显着(P<0.05)。②FcγRⅢA mRNA表达在冠心病血瘀证组(1.37±0.50)和非血瘀证组(1.37±0.42)均较健康对照组(0.89±0.33)显着升高(P<0.01),且冠心病血瘀证组较非血瘀证有升高趋势。结论:①PKCβ1基因参与冠心病血瘀证过程,但与前期研究不一致,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鉴定。②FcγRⅢA与冠心病血瘀证具有一定相关性,可能在冠心病血瘀证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二FcγRⅢA血清蛋白水平以及冠心病血瘀证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FcγRⅢA血清水平(可溶性CD16,sCD16),验证其与冠心病血瘀证的临床相关性,并分析冠心病血瘀证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如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PR)以及单核细胞参数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冠心病血瘀证、冠心病非血瘀证患者各50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为研究对象。冠心病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于冠脉造影前采血,健康对照者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5 mL,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sCD16浓度,同时对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血脂、hs-CPR以及单核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百分比)进行检测。结果:冠心病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和健康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且两疾病组在冠心病类型、冠脉病变支数、病程和合并疾病方面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①血清sCD16在冠心病血瘀证组(3.67±0.98 U/mL)和非血瘀证组(2.80±0.80U/mL)均较健康对照组(1.58±0.47 U/mL)显着升高(P<0.01),且冠心病血瘀证组较非血瘀证组升高显着(P<0.05)。②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冠心病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均较健康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或0.01),且冠心病血瘀证组较非血瘀证组有升高趋势;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冠心病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较健康对照组显着降低(P<0.01),且冠心病血瘀证组较非血瘀证有降低趋势。③hs-CRP水平在冠心病血瘀证组(2.91±1.98 mg/L)和非血瘀证组(1.43±1.29mg/L)均较健康对照组(0.56±0.09 mg/L)显着升高(P<0.01,0.05),且冠心病血瘀证组较非血瘀证组升高显着(P<0.05)。④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在冠心病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单核细胞百分比在冠心病血瘀证组(6.40±1.17%)和非血瘀证组(5.35±1.62%)均较健康对照组(4.99±1.81%)升高,且冠心病血瘀证组较非血瘀证组升高显着(P<0.05)。结论:①血清sCD16与冠心病血瘀证具有相关性,从蛋白水平验证了目标分子FcγRⅢA与冠心病血瘀证密切相关。②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特别是hs-CRP和单核细胞百分比显着相关。研究叁FcyRIIIA来源分析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CD16+表达以分析目标分子FcyRIIIA来源,并分析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CD54)在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单核细胞CD14+CD16+表面的变化,同时检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炎症相关因子[可溶性CD14(sCD14)、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血清水平。方法:冠心病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于冠脉造影前采血,健康对照者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CD16+表达及其表面CD54平均荧光强度;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sCD14、M-CSF、TNF-α和IL-1血清水平。结果:①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CD16+表达在冠心病血瘀证组(11.24±7.73%)和非血瘀证组(9.96±3.66%)均较健康对照组(5.64±2.49%)显着升高(P<0.01,0.05),且冠心病血瘀证组较非血瘀证组有升高趋势。②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CD16+表面CD54的平均荧光强度在冠心病血瘀证组(1760.60±457.60)和非血瘀证组(1089.27±426.76)均较健康对照组(849.00±100.91)显着升高,且冠心病血瘀证组较非血瘀证组升高显着(P<0.01)。③炎症相关因子sCD14、M-CSF、TNF-α和IL-1血清水平在冠心病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均较健康对照组显着升高(P<0.01),且冠心病血瘀证组较非血瘀证组升高显着(P<0.05)。结论:①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单核细胞处于活化状态。②冠心病血瘀证患者高水平血清M-CSF能刺激单核细胞CD14+CD16+高表达,进而促进单核细胞CD14+CD16+表面CD54表达升高并产生大量TNF-α和IL-1前炎症因子,从细胞来源方面再次鉴定了目标分子FcyRIIIA与冠心病血瘀证密切相关。③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体内炎症水平特别是单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因子处于较高水平。研究四FcyRIIIA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脐静脉内皮细胞粘附中的作用分析目的:研究FcyRIIIA对人单核细胞-脐静脉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对其进行体外功能分析。方法:①分离、鉴定并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实验分为单核细胞(MC)组:单核细胞培养18 h;M-CSF组:重组人M-CSF刺激单核细胞培养18 h;免疫球蛋白IgG (IVIG)组:IVIG提前干预单核细胞30 min后再加重组人M-CSF刺激培养18 h,流式细胞术检测叁组单核细胞CD14+CD16+表达情况。②分离、.鉴定并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脐静脉内皮细胞,实验分为MC组:单核细胞培养18 h;M-CSF组:重组人M-CSF刺激单核细胞培养18h; IVIG组:IVIG提前干预单核细胞30min后再加重组人M-CSF刺激培养18 h。叁组细胞消化后再与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1 h,Bradford法检测叁组单核-内皮细胞粘附率。结果:瑞姬染色显微镜下细胞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术单核细胞CD14鉴定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细胞形态学观察和Ⅷ因子相关抗原间接免疫荧光方法鉴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①经重组人M-CSF刺激培养18 h后单核细胞CD14+CD16+表达较未刺激前显着升高(P<0.01);提前给予IVIG干预30 min后,单核细胞CD14+CD16+表达较重组人M-CSF刺激培养18 h显着降低(P<0.01)。②经重组人M-CSF刺激培养18 h后单核-内皮细胞粘附率较单核细胞未刺激前显着升高(P<0.05);提前给予IVIG干预30 min后,单核-内皮细胞粘附率较重组人M-CSF刺激培养18 h显着降低(P<0.05)。结论:①重组人M-CSF在体外能刺激人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CD16+表达,IVIG能抑制该作用。②单核细胞CD14+CD16+能介导人外周血单核-脐静脉内皮细胞粘附。研究五FcyRIIIA对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作用评价目的:研究目标分子FcyRIIIA高表达和抑制其后对ApoE7-/-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影响。方法:66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分为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10 w,ApoE-/-小鼠+腹腔注射免疫球蛋白IgG组(IVIG组):连续腹腔注射IVIG 5 d+高脂饲料喂养10 w, ApoE-/-小鼠+辛伐他汀组(Sm组):Sm灌胃每日一次+高脂饲料喂养10 w,每组各22只。与ApoE-/-小鼠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C57BL/6J小鼠22只作为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10 w。①主动脉组织病理学观察:主动脉根部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发现有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的切片进行Masson染色评价斑块胶原含量,a-actin和CD68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评价斑块平滑肌细胞含量和巨噬细胞含量,主动脉根部组织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评价斑块脂肪组织含量。②血液学指标检测:生化法检测血脂并计算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CD16+表达;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和sE-selectin水平。③MMP-9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检测:Real-time 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主动脉MMP-9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④相关性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CD16+表达、主动脉MMP-9基因表达和血清TNF-a水平在模型组、IVIG组和Sm组的相关性分析。结果:①模型组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含有大量脂质成分、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且胶原成分增多。IVIG能通过减少斑块内脂质含量、减少巨噬细胞聚集和平滑肌细胞增殖而发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该作用与Sm相似。②模型组小鼠血脂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CD16+高表达,血清TNF-α、IL-1和sE-selectin水平较对照组显着升高(P<0.01,0.05);上述指标在IVIG组有不同程度改善且作用与Sm组相似。③模型组小鼠主动脉MMP-9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显着升高(P<0.01),上述指标在IVIG组有不同程度改善且作用与Sm组相似。④相关性分析发现,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CD16+表达在模型组、IVIG组和Sm组均与主动脉MMP-9基因表达和血清TNF-a水平呈显着正相关。结论:①FcyRIIIA介导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炎症相关因子释放增加。②FcyRIIIA一定程度上影响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研究六赤芍川芎有效部位对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干预效应研究目的:研究赤芍川芎有效部位(赤芍总苷、川芎总酚)对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干预效应,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靶点。方法:64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分为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10w, ApoE-/-小鼠+Sm组(Sm组):Sm灌胃每日一次+高脂饲料喂养10w, ApoE-/-小鼠+芎芍胶囊(XSC)大剂量组(XSCH组):大剂量XSC灌胃每日一次+高脂饲料喂养10 w和ApoE-/-小鼠+XSC小剂量(XSCL)组:小剂量XSC灌胃每日一次+高脂饲料喂养10 w,每组各16只。各组进行血液学指标、MMP-9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比较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①XSC对TC、TG、LDL-C水平和AIP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同时能降低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CD16+表达,不同程度降低血清TNF-α、IL-1和sE-selectin水平,对ApoE-/-小鼠体内炎症水平的改善作用XSCH与Sm相似。②XSC与Sm类似均能降低ApoE-/-小鼠主动脉MMP-9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稳定作用,但对MMP-9基因表达的降低作用XSCH较Sm显着(P<0.05)。③相关性分析发现,经XSC干预后,主动脉MMP-9基因表达和血清TNF-α水平下降均与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CD16+表达降低呈显着正相关。结论:①赤芍川芎有效部位能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改善主动脉粥样硬化。②赤芍川芎有效部位抗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靶点与FcyRⅢA有关。

李艳[4]2004年在《炎性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新近的研究证实,炎性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病理学基础)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粥样硬化斑块区的脂质核心及破裂斑块的“肩区”,可以观察到大量的免疫细胞如单核细胞源性的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这些免疫细胞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全过程。当血管内皮因各种因素受损后,局部发生炎症反应,一方面表达多种粘附分子(如E-选择素),介导单核细胞和T细胞的滚动、粘附、迁移和聚集;另一方面又分泌致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这些致炎因子在内皮下使单核细胞转变为巨噬细胞,摄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进一步分泌TNF、IL-1等致炎因子,进而趋化、招募炎性细胞,增强局部炎症反应,使粥样斑块病变逐渐趋向于复杂化,增加AS斑块的不稳定性。因此,炎性因子在介导炎症反应所致血管内皮损伤—修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性因子存在基因多态性,而且,这些炎性因子基因多态性可以通过影响自身及其他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生物学活性,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鉴于炎性因子在介导炎症反应所致血管内皮损伤—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课题选择TNF家族、IL-1家族、E-选择素(E-selectin)叁个重要的细胞因子,进行炎性因子基因多态性与CHD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本课题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mpl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AFLP)、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叁种炎性因子的基因型,并用基因测序技术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通过对湖北地区汉族人群中CHD组和对照组的不同炎性因子TNF家族、IL-1家族、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并对两组间炎性因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进行关联分析,进而确定CHD的危险因子或易感基因;同时,应用ELISA、免疫比浊法等免疫学技术检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血脂水平,并结合其基因型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炎性因子基因突变位点与炎性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关联程度,从而达到为筛选汉族人群CHD的易感基因或致病基因和探讨炎症致CHD发病机制的目的。 本课题分叁部分进行:各部分以CHD为研究对象,探讨汉族人群TNF、IL一1、E一selectin各基因突变位点的基因型与CHD的关系,并观察CHo及CHD亚组血清TNF、IL一l、E一seleetin水平的变化,分析下NF、IL一1、E一seleetin各基因型对血清水平的影响,其研究结果如下:第一部分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咒 1.在汉族人群中均存在INF一aG一238A、G一308A、C一857T、C一863A、T-103lC及TNF一pG十252A、c+804A基因突变位点,各基因位点均存在不同的基因型,并且各基因型分布率在不同种族和地域间存在显着性差异,提示各种族间存在自然分离。 2.携带TNF一a一863位点CC基因型、C等位基因患CHD的危险性分别是CA或AA基因型、A等位基因的1.83倍和1.66倍:而TNF一p+804位点携带AA或CA基因型、A等位基因患CHD的危险性分别是CC基因型、C等位基因的1 .704倍和1.468倍。结果表明,州F一a启动子区域一863和TNF一p第4外显子十80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CHD呈高度相关性,其中TNF·p十804*A等位基因可能是汉族CHD人群的易感基因。第二部分白细胞介素一1(ILI)家族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1.在汉族人群IL一l家族基因存在IL一laC一889T、IL一lpC一sllT、IL一lpC+3953T、IL一IRaT+8006C、IL一IRaVNTRS个突变位点,其基因型的分布与其他种族和地区存在差异。 2.携带IL一laC一889T的CT或TT基因型的汉族CHD人群患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3.19倍,提示IL一laC一889T突变为CHD新的危险因子。 3.IL一laC一889T、IL一IRaT+8006C和IL一IRaVNTR基因突变可影响血清IL一la和IL一IRa的水平。血清IL一la、IL一IR叭L一lp比值的变化能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可用于CHD疾病的病情监测。第叁部分E一sclec如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在汉族人群中存在着E一selectin S128R、E一seleetin+G98T基因多态性,并且在不同种族及地区间各基因型分布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显着性差异。 2.E一seleetin S128R多态性与CHD具有相关性,SR基因型患CHD的风险约是55基因型的2.12倍,提示R等位基因可能是CHD的危险因子之一;而E一selectin+G98T基因多态性与CHD严重程度相关,携带GT基因型患者患心肌梗死的风险约是GG基因型的2.73倍,提示T等位基因可能是CHD的危险因子。 3.CHD组SR基因型携带者E一selectin血清水平显着高于55基因型,提示基因突变导致氨基酸改变可能间接地影响血清E一selecti

刘臻华[5]2011年在《四逆散合真武汤对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及抗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验证四逆散合真武汤加减方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的中医药优势,从少阴病的理法方药探讨糖尿病心肾同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揭示其抗微炎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西药常规治疗下,治疗组加服四逆散合真武汤加减方,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不服用中药,两组均连续治疗。评价两组综合疗效以及主要症状积分变化,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sCD14变化。并观察CRP、FIB、心电图、尿微量白蛋白、BUN、Scr、甘油叁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糖化血红蛋白、血分析、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78.1%,对照组有效率为60.0%,两组对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2)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显着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评价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6%,组间对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改善;(3)两组治疗后血清sCD14均有显着下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着性差异;治疗前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sCD14明显高于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P<0.05);两组治疗后糖尿病肾病Ⅲ期和Ⅳ期患者的sCD14分别较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其中治疗组Ⅲ期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4)治疗后两组CRP、FIB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FIB组间比较也有显着性差异(P<0.05);(5)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6)治疗后两组尿微量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也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Scr显着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BUN无显着性差异(P>0.05)。(7)两组治疗后TC、TG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LDL水平均未见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HDL显着升高(P<0.01),两组治疗后ApoA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组间比较也有显着性差异(P<0.05);(8)两组血分析和肝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无显着改变(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心肾阳虚,少阴枢机不利是糖尿病心肾同病的主要病机,根据病机治以温肾助阳,疏通气机,活血利水为法。(2)四逆散合真武汤加减方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心肾同病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的水平,减少尿微量白蛋白,从而具有减轻血管炎症反应、保护心肾功能的作用。(3)四逆散合真武汤加减方能显着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减轻DM患者血液高凝、高粘、高聚倾向,从而改善微循环,从而防止各种血栓性疾病的发生。(4)四逆散合真武汤加减方能辅助改善血脂,能显着升高载脂蛋白a的水平,临床使用安全。(5)四逆散合真武汤加减方能明显缓解糖尿病心肾同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贾雪芹, 陈海滨, 邱清华[6]2015年在《血清可溶性CD14和肌酐在冠心病评估中的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外周血清可溶性CD14(sCD14)和肌酐(Cr)在冠心病(CHD)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CHD患者154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组,5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B组,6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C组,40例)叁组;冠状动脉造影术正常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D组)。根据首次血清Cr浓度分为E组(106μmol/L≤Cr≤194μmol/L,82例)和F组(Cr<106μmol/L,72例)。乳胶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氧化酶法分别测定并比较各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sCD14和Cr水平。结果 A、B组血清CRP、sCD14和Cr浓度均高于C、D组,A组亦高于B组(P<0.05);C组Cr浓度高于D组(P<0.05)。E组血清CRP和sCD14浓度均高于F组(P<0.05)。血清sCD14、Cr与CRP呈正相关(r=0.717、0.623,P<0.01);血清sCD14与Cr呈正相关(r=0.568,P<0.01)。结论血清sCD14和Cr水平均能够反映CHD的严重程度,且与CHD,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可能存在密切联系的炎性机制。

朱京伟, 刘成玉[7]2010年在《可溶性CD14和HCMV感染与冠心病病情变化关系》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可溶性CD14(sCD14)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冠心病(CHD)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120例CHD病人血清sCD14和HCMV-IgG的浓度,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病人各40例,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MI、UAP与SAP组sCD14和HCMV-IgG的浓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意义(F=132.94、49.07,q=9.70~27.58,P<0.01)。AMI、UAP与SAP病人sCD14和HCMV-IgG比较,差异有显着性,且以AMI病人增高最明显(q=2.92~17.88,P<0.05、0.01)。结论血清sCD14浓度升高和HCMV感染程度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预测价值。

李雷, 张葵, 邱方, 顾光煜, 罗浔阳[8]2007年在《江苏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分化抗原14启动子C(-159)T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江苏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分化抗原14基因启动子C(-159)T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08/2005-09南京市鼓楼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至少有一支管腔狭窄大于50%)193例。同时间随机抽取参加南京市鼓楼医院门诊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体检者225名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冠心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白细胞分化抗原14基因启动子-159位点多态性。并采用生化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研究对象的血脂和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水平。结果:所有受试者完成测试并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DNA抽提均成功。①血脂和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水平:冠心病组血清总胆固醇、叁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白细胞分化抗原14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②基因型分布:健康对照组和冠心病组CC,CT,TT基因型分布分别为20.90%,55.10%,24.00%和15.00%,49.20%,35.80%,健康对照组高于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7,P<0.05)。③等位基因频率:健康对照组和冠心病组C,T等位基因频率则分别为48.40%,51.60%和39.40%,60.60%,健康对照组高于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8,P<0.05)。④冠心病组CC,TC和TT基因型人群之间血脂水平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水平差异无显着性(P均>0.05)。结论:白细胞分化抗原14基因启动子C(-159)T位点多态性与江苏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存在相关性,它可能是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的遗传学易感因素。

朱京伟[9]2008年在《CD14和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冠心病病情变化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可溶性CD14(sCD14)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在冠心病(CHD)不同发展时期的变化。并进一步揭示感染、炎症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可能的新的依据。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20例CHD病人(CHD组)血清sCD14和HCMV-IgG的浓度变化,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病人各40例,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CHD病人sCD14和HCMV-IgG的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t=15.75,14.50,P<0.01),AMI、UAP与SAP病人sCD14和HCMV-IgG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F=132.94,49.07,q=9.70~27.58,P<0.01),AMI、UAP与SAP病人sCD14和HCMV-IgG比较,差异有显着性(F=132.94,49.07,q=2.92~17.88,P<0.01,0.05),且以AMI病人sCD14和HCMV-IgG增高最明显。AMI组sCD14与HCMV-IgG的浓度呈负相关(r=-0.45,P<0.01)。结论血清sCD14浓度升高和HCMV感染与冠心病病情变化密切相关,对冠心病的程度有预测价值。

胡蓉[10]2006年在《CD14单核细胞受体基因C(-260)→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CD14基因启动子区C(-260)→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技术检测218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230例正常人(对照组)CD14基因C(-260)→T多态性,即CC型、TC型及TT型分布频率。结果基因型分布如下:CC型、TC型及TT型频率在冠心病病例组中分别为22%、26%、52%,对照组分别为51%、17%、31%,冠心病组TT型明显高于对照组(52%与31%,OR值4.79,95%置信区间为3.31~7.44,P=0.0004)。T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中分别为65%和49%(OR值3.22,95%置信区间1.95~4.31,P=0.002)。所有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数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CD14基因C(-260)→T点突变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CD14基因启动子区突变纯和子可能是引起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的遗传性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可溶性CD14与冠心病的关系[D]. 米杰. 河北医科大学. 2003

[2]. 可溶性CD14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J]. 刘颖, 邹艳惠, 李默玉, 陈立涛, 张雪莲. 中外医疗. 2018

[3]. 冠心病血瘀证目标分子的鉴定、验证及功能分析[D]. 黄烨.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1

[4]. 炎性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相关研究[D]. 李艳. 武汉大学. 2004

[5]. 四逆散合真武汤对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及抗炎机制研究[D]. 刘臻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6]. 血清可溶性CD14和肌酐在冠心病评估中的价值[J]. 贾雪芹, 陈海滨, 邱清华. 江苏医药. 2015

[7]. 可溶性CD14和HCMV感染与冠心病病情变化关系[J]. 朱京伟, 刘成玉. 齐鲁医学杂志. 2010

[8]. 江苏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分化抗原14启动子C(-159)T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J]. 李雷, 张葵, 邱方, 顾光煜, 罗浔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9]. CD14和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冠心病病情变化的关系[D]. 朱京伟. 青岛大学. 2008

[10]. CD14单核细胞受体基因C(-260)→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D]. 胡蓉.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可溶性CD14与冠心病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