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角度看中欧关系_欧盟论文

从战略角度看中欧关系_欧盟论文

从战略高度看待中欧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欧论文,高度论文,战略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与欧洲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欧盟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联合体,中欧合作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加强中欧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以及环保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发展中欧全面伙伴关系,不仅有利于中欧双方长远的利益,也有利于整个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目前,欧盟人口总数为3.77亿,已超过美国和日本。近年来,欧盟在内联外扩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其“硬实力”和“软实力”均得到显著增强。

从经济方面来看,随着统一大市场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建立,欧盟的国际经济竞争力大大加强。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已与美国不相上下,更远远超过日本。根据经合组织统计,2001年美国的GDP为90835亿美元,欧盟为99417亿美元,日本为56422亿美元。随着波兰、捷克、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入盟,欧盟成员国有望在2004年由目前的15国增加到25国。届时,欧盟以人口、产值和市场为背景的规模优势将更为显著。此外,在资本输出以及商品输出方面,欧盟均显示出强有力的竞争实力。欧元问世后,其内部汇率风险消除,为欧洲建立规模大、流动性强、覆盖面广的金融市场创造了基本条件。鉴于此,欧元在国际贸易、投资以及国际储备中的地位也将会进一步提高。

从政治方面来看,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和作用正在日益增大。首先,就单个成员国而言,英国和法国本身就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又都是核大国,对国际战略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英国战后以来还通过“英美特殊关系”,对美国政府施加影响。其次,随着“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逐步实施,欧盟作为整体的政治潜能正日益发挥出来。在科索沃战争的刺激下,1999年欧盟15国首脑决定,在2003年前建立一支6万人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赋予欧盟在没有美国参加的情况下独立解决地区武装冲突和执行维和任务的能力。这将进一步减少对美国在安全上的依赖程度,从而增大外交政策的独立性。第三,欧洲多数国家过去曾是殖民大国,至今仍同与其有关的一些地区和国家保持着广泛联系。如英国与英联邦国家、法国与非洲法语国家均通过援助等手段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来看,欧盟作为多极中的一极,在50年的欧洲一体化实践中,不仅造就了一个崭新的国际实体,而且也形成了一套具有欧洲特色的整合方式。由于欧洲的联合过程是一个成员国不断合作,同时也是不断谈判、讨价还价和相互妥协的过程,因此欧盟尤其重视在国与国之间通过接触、对话与合作来扩大共识和解决分歧,不搞硬性对抗。同时,欧盟又是一个由许多中小国家组成的集团,其所有决定、政策都是集体讨论作出的,因此欧盟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十分重视并寄希望于“多边主义”,强调共同利益、权力分享和遵守有约束力的共同游戏规则等。这些主张对于后冷战时代塑造新型国际关系以及建立新型地区合作模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近年来,欧盟利用其独特优势,在发展欧亚关系、巩固非加太传统关系、援助发展中国家以及环境、人权、地区稳定等一系列国际事务中日益改变美国“冷战小兄弟”的地位,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正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欧洲联盟于1993年底正式成立。自诞生之日起,欧盟就一直注重对华关系。尤其是1995年,欧盟通过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与欧盟关系长期政策》报告。这既是欧盟有史以来制定的第一个全面对华政策文件,也是欧盟调整对华政策、将中国置于优先位置的重要标志。文件指出,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正使其在世界政治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中国的崛起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机会和挑战,鼓励并保持中国当前的经济与社会改革进程符合欧洲的利益”。同年12月,欧盟15国外长审议并批准了该报告。《审议结论》更加明确指出:“中国正在进行的前所未有的发展表明,它不久将成为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世界强国。因此,同中国建立一种同其在世界和地区的现实和潜在的影响相称的关系,是欧洲的优先考虑。”1998年,欧盟又通过了《同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政策报告,进一步提出应“将同中国的关系提升到欧盟与美国、日本和俄罗斯同等重要的水平”,并建议依照欧盟与美、日、俄首脑会晤机制,与中国也建立领导人定期会晤制度。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在日内瓦联合国人权会议上还是其他方面,欧盟对华政策与美国均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欧盟发表“1995年报告”时,正是中美关系因美同意李登辉访美而降至建交以来最低谷。2001年欧盟发表对华关系新报告时,也正好是中美关系因撞机事件而处于相当困难时期。这也许仅仅是时间上的巧合,但却反映出欧盟在发展对华关系上受美国影响确实较小。

欧盟积极的对华政策得到了中国政府的积极回应。近几年,中欧领导人互访不断,双方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了广泛的共识。由于双方都从战略上高度重视,中欧关系取得了很大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欧盟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伙伴之一。据中国海关统计,2001年,中欧贸易总额达766亿美元,占中国全年外贸总额的15%,欧盟已成为日、美之后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199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对东亚地区出口大幅下降,但对欧盟的出口却保持了上升趋势。2000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超过美国和日本。欧盟还是中国引进技术和设备最多的地区。截至2001年底,中国引进欧盟设备数目为13495项,合同金额为671.7亿美元。

其次,欧盟已成为中国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合作力量。法、德等国虽是美国的盟友,但对美建立单极世界的做法十分不满,双方在诸如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京都议定书》、对所谓“无赖国家”政策等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今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抛出“邪恶轴心”论后,大西洋两岸的公开论战几乎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鉴于欧美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广泛经济、文化联系,在可预见的未来跨大西洋联盟将得以维持。但随着欧盟实力地位的不断上升,欧美关系中竞争的一面将会日益突出,这无疑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第三,随着欧盟在东亚地区影响力的增大,中欧的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宽。与美国相比较,欧盟在东亚地区的影响一直较弱。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亚经济的飞速发展,欧盟及其成员国对该地区的兴趣和重视程度显著增大。1994年,欧盟发表《走向亚洲新战略》,提升了东亚在其全球外交战略中的地位。中国是欧盟对亚洲新战略的中心。1996年3月,首届亚欧首脑会议在曼谷召开,并决定每两年举行一次。亚欧会议将经贸合作、政治对话、文化交流作为两大洲合作的“三大支柱”,通过一系列积极的“后续行动”,加强了欧盟在整个东亚的影响力,也为中欧合作提供了新的重要渠道。

毫无疑问,欧盟加强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考虑是经济利益。但是,也并非像一些美国学者和官员所说的完全是受商业利益所驱动。欧盟十分重视中国在“全球和地区安全及全球经济稳定”等方面的作用。2001年,欧盟在其通过的《新亚洲战略文件》中再次强调了加强对华关系的重要性,指出中国已“牢固”地确立起其作为地区大国的地位;“大量海外投资和技术的流入使得中国经济在技术上升级迅速”,加入WTO必将进一步增大中国经济的效率和竞争力;经济实力的增强将使中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更加重要。事实上,近年来欧盟在发展对华关系的过程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拥有世界1/5的人口,中国的发展不仅对欧盟有利,而且对整个世界都有利。欧中广泛而深入的合作符合双边以及欧盟各国的根本利益。

江泽民主席最近指出,目前中欧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国一向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的角度来看待中欧关系。我们一定要抓住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不断发展的历史机遇,推动中欧关系在新的世纪里取得更大的进展。

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与投资是发展中欧关系的首要任务。欧洲经济基本上是出口型经济,而入世后中国的市场潜力对欧洲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2001年欧盟最新对华政策报告指出,经过20多年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七大贸易伙伴。2000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国。“在诸如电讯、运输、能源及环境等方面正在或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市场”。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和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欧盟在中国出口、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中国加入WTO为中欧双边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中国实行公开、透明、平等的竞争,遵守WTO规则,将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使欧洲投资者更有信心和稳定感,这一切均有利于中欧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认为,按照近年来的发展势头,欧盟将有可能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和经济合作伙伴。

加强政治、安全对话与合作是推动中欧关系全面深入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和欧盟国家历史、文化、价值观念、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在人权等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是正常的。中欧保持定期的人权对话,增大了相互了解和理解。近年来,随着中欧对全球问题关切程度的加大,双方均对政治与安全对话采取积极的态度。目前,双方多层次政治对话机制已基本建立。在双边方面,欧盟一些主要成员国如法国同中国已建立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部长以及外交部各级别的定期会晤机制。中法领导人还设立了热线。在多边方面,除亚欧首脑会议及中欧领导人定期会晤外,还有欧盟“三驾马车”(指现任、下任轮值主席国和欧盟委员会代表)与中国的定期对话机制。在2001年9月举行的第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中,双方领导人特别强调,“应加强相互政治对话,通过更经常性的高官与专家会议在各层次就中欧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及地区安全问题更深入地交换意见和进行磋商,包括讨论不扩散、军控及裁军问题”。中国与欧盟同属欧亚大陆,加强在打击恐怖主义、非法移民、跨国犯罪、毒品走私、洗钱,维护欧亚大陆稳定和繁荣方面的进一步合作符合双方共同的利益。

中欧双方还应重视扩大民间交往,加强相互了解。鉴于媒体对中欧相互认识和了解对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需加强媒体的交流。加强体育界的交流也势在必行。在双方各有优势的领域交流运动员和教练员,取长补短。为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方面中国可加强与欧洲国家的合作。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扩大定期文化交流项目非常重要。更多地派遣反映现代中国风貌的文化使团到欧洲各国访问,同时接受更多的欧洲文化使团来华,以加深彼此间的进一步认识,共同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当前,中国和欧盟都进入了新的重要历史发展阶段,国际形势也在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中欧同为世界上正在上升的力量,具有广泛、一致的战略利益。中欧双方都反对国际事务由某一国说了算,主张改革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共同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双方都立足于和平与发展,主张通过对话与互信来加深双边关系,反对对抗,反对动辄制裁。因此,中欧双方今后在根除恐怖主义根源、加强南北关系、发挥联合国作用、塑造未来全球经济秩序以及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消除贫富差距拉大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调。同时,要加强双方在重要国际机构和组织中的磋商与协作,使中欧全面伙伴关系长期稳定地向前发展。

标签:;  ;  ;  

从战略角度看中欧关系_欧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