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学教学照亮特教学生的心灵论文

用数学教学照亮特教学生的心灵论文

用数学教学照亮特教学生的心灵

文/王旭

摘要: 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目的在于通过教育教学打开生理上有缺陷的孩子们的心扉,启迪他们的心智,教给他们一技之长,树立起他们走向社会、独立生活的信心。目前,特殊教育学校所开设的各学科课程,无不承担着这一教学任务,数学学科当然也不例外。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结合特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使其“掌握适应社会、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缩小他们与正常人的差距,使他们更有意义地生活下去。

关键词: 特殊教育学校 数学教学 学生发展 具体方法

特殊教育学校是生理上有缺陷的学生们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开设的各学科课程打开了学生们尘封已久的心门,启迪了他们的心智,让他们认识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特教学校虽然在学科设置上大体与普通学校相似,但是从教学目的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等方面来看,他们这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就数学课而言,普通学校的教学目的是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做准备;而特殊教学学校开设数学课,目的是为了培养残障学生的基本数学概念和理解能力,发展学生基本的数学思维,学生只要掌握初步的数学知识即可,不再做过高的要求。在内容选择上普通学校既要求广度也要求深度,而特殊教育学校选择的数学教学内容要浅显易懂。基于此,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师就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探索促使学生能听懂、愿意学、能学会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提高特教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缩小他们与正常人的差距,用数学照亮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更有意义地生活下去。

一、基于学情选内容、定方法,保证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们能听懂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因为生理缺陷的影响,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要比正常的同龄人迟缓一些甚至更多。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程度来选择适宜的数学教学内容。所谓适宜,就是要求教学内容既不能过于简单,那会让敏感的残障学生们认为数学教师轻视他们,导致他们更加自卑;同理,教师选择的数学内容也不能过难,让学生无法企及,那样就会失去教学的意义。比如聋哑部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可以“削减孤立的加、减、诚、除、乘方、开方的繁复演练;精简关于式的运算、变形、求值的内容和单纯解方程(组)训练的内容;削减繁杂的求函数定义域和用描点法画复杂函数图像的内容。借助计算机(器)的强大功辅助学生进行计算、绘图、动态演示等。”在日常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任教班级学生残障部位和程度的不同,将教学内容门类化。对于智商较低的学生,数学教师可以将简单的运算和简单的图形认识作为教学内容;聋哑学生虽然听不到说不出,但是他们的智力发育是没有问题的,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教师可以将内容设计的更丰富一些,难度也要稍微高一些。尤其是对于那些在数学运算思维和逻辑抽象思维方面有特长的聋哑学生,数学教师更要多设计一些难度强的数学内容,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数学特长,让这部分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获得正常人的认同与尊重,让数学成为他们打开社会之门的钥匙。对于盲生来说,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通过正常学习也能够顺畅获得,因此有关数的教学内容必然要包含其中。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还要根据盲生的实际需求将有关形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通过学习引领他们感知平面图形、立体图形,让这些图形深深植根于他们心中。总之,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代数初步知识、规律和有他们反映出来的基本的常用的思想方法,以及对简单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使用有关作图工具(三角尺、圆规、量角器等)相关内容巧妙地分散到高中三年的学习当中。

选定了教学内容,数学教师们还需要基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们的学情来确定合适的教法。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当前我国许多特殊教育学校沿用的教学方法与普通学校大体相同,即教师主观判断学情,在明知学生在认知能力、思维模式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的情况下,故意忽视这些差异的存在或者是设计不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于是就把不同层次或者说不同梯度的学生置于相同的教学背景下。对于特殊教育学校而言,这样的教学方法只能出现两种后果,一是满足一小部分智力发育稍好的学生,他们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但大部分的残障学生根本听不懂、学不会;二是一部分智力发育缓慢的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学会了简单的数学知识,但相对较好的残障学生却原地踏步。这样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只会使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产生消极心理暗示,削弱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说,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其定制一套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方法。大量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特殊教育学校,用“以学定教”“以生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数学课堂教学最合适不过。它既应该是数学老师们开展教学遵从的和原则,也应该成为数学课堂的真实写照。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于智力发育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多采用以实践为主,趣味性较强的项目教学法,即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任务驱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总结方法,夯实巩固”这一系列的教学环节设计,让学生经历感悟、想像、操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从而形成用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本领。比如笔者在引领聋哑部的高一学生学习“基本图形画法·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这部分内容时,在导入环节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让学生直观感受锐角、钝角、直角以及由它们构成的物体的造型之美,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石膏模型加深学生对锐角、钝角、直角的理解,激发学生自己构图的强烈愿望(导入激趣);然后,教师可以示范演示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过程,注意要边讲边示范,并且语速要稍慢一些(示范引导);第三个环节就是让学生经历自主练习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使学生在大量的实际操作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自行出题,在同学间相互传阅,相互探讨。这种阶段性明显的教学方式能够防止学生在学习时由于跨度太大而丧失信心。而对于那些智力发育迟缓的残障学生而言,数学教师就可以多采用直观演示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方法,降低学习强调,放慢教学速度,让更多的残障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还可以通过创设残障学生习惯的情境,放松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以愉悦地心里状态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能够促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通过数学在心智方面有所发展。

从目前的形势上看,从信息化到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演进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数据进行统计、问题分析与监控等方面的构建。并在此基础上,提升竞争优势,完成相关的排列组合。具体的实践参见表2。

二、基于学情搞活动,激兴趣,保证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愿意学

不管是对于普通学校的学生来说,还是就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而言,兴趣永远是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之一。只有当它们对数学知识感兴趣或者是充满渴求的时候,他们的学习态度才会端正,学习行为才会更加有效。笔者通过多年的特教数学教学经历发现,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讲,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首先要从师生的情感交流上挖掘。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都是来自不同家庭的残障青少年,家长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活得更有尊严、更加精彩,选择了把孩子送到特殊教育学校学习的途径。全封闭的学习环境是的这些孩子们只能两周才与自己的父母亲人见面,所以他们对于亲人关爱、家庭温暖的渴求是非常强烈的。因此,数学教师要想让自己的学生爱上数学课,首先就要加强与学生情感上的沟通,做学生的“知心人”。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特教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笔者建议教师们在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尊重的原则。很多残障学生因为自身生理上的缺陷而深感自卑,情感极端敏感。他们需要的是教师把他们当做正常人来对待,而不是把他们当做弱者去同情。所以,数学教师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课堂上,都要和学生就具体问题进行对等的谈话,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即使学生的观点或者答案不太正确,教师也不要急于纠正,要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时间。二是信任的原则。越是自卑敏感的学生越需要教师的信任。信任能够让他们打开尘封的心门,敞开心扉接纳教师、同伴,进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全发展。所以,教师不管是在生活还是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相信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实际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绝不要插手。总之,师生的感情基础好,数学课堂氛围就会融洽、民主、活跃,学生就会学得愉快、学得扎实。其次,数学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辅助设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说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介入,会让较为抽象、艰涩的数学问题变得具体、生动。它可以调动残障学生多感官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促使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达成。

针对CT产生剂量的表述,主要包括三种[2]:其一为CT剂量指数(CTD1),该剂量指数主要经由一次CT轴位扫描完成测量,将吸收剂量的所得积分相除总射线的束宽度所得。CTD1基于理论来讲能够对扫描容积区域的平均剂量估算得出;其二为剂量长度乘积(DLP),为了能够对CT给定扫描方案中,代表产生的总能量,CTD1vol能够基于扫描长度积分,对剂量长度成绩加以计算得出;其三为器官剂量及有效剂量。其中有效剂量作为一种能够对非均匀照射加以反应,实现归一照射至全身的有关剂量参数。能够运用于具备照射归一至全身照射。

总而言之,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的特定性。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研究,了解和掌握特教最前沿的动态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用自己专业的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以及顺利地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特殊教育学校)

标签:;  ;  ;  ;  ;  

用数学教学照亮特教学生的心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